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丁嘴中心小学 张 萍
朗读能力是小学生学会勇于表达的基础。一个学生优秀的表达能力和其扎实的朗读以及阅读水平是分不开的。教师应该从具体的教学内容着手,并关注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结合当前学生朗读的情况,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朗读空间,在明确学习目标和要求的情况下,为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提供准备和支持。同时,教师要对教学氛围进行优化,保证学生对小学语文朗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对于课文的朗读让学生加深了对文章的认知,使教师后续教学不至于难以进行,还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自信心和主动表达的能力,因而朗读能力的培养实际上是互惠的。学生更好的理解有助于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而教师水平的提高会给学生带来更好的课堂,从而实现共同进步。该文对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朗读能力提出了几点策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该以此为切入点设计教学方案。比如说在对《白鹭》这篇文章的教学设计中,就可以提前找好视频和音频资料供学生熟悉。在小学生眼中,这可能是陌生的事物,视觉和听觉的直观刺激可以大大提高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从而侧面激发了他们探索文章的兴趣,就能更加主动地朗读。这样最开始的目的就达到了——学生有足够的兴趣和热情,课堂也不至于死板,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教学质量一定会大大提高。
小学阶段正是一个人心智发展最为活跃的时期。学生尚未成熟且每个学生都有着不同的特质。因此,教师应当根据不同的学生特质和阶段设计与之相匹配的课程教学方案,并根据课文的篇幅长短选择合适的朗读教学方式。比如在对《雪梅》这首古诗的朗读教学中,对于较为低龄或是接受度较低的学生就可以采用按句跟读的朗读教学,先让学生对古诗熟悉起来,再进行强化、反复朗读,以加深对古诗的熟知度。而对于较高年级或是接受度良好的学生,这种篇幅较短的古诗就可以整首教学,继而让学生自行朗读加之教导。篇幅较长的文章,比如《普罗米修斯》这篇文章,就可以先带学生朗读文章中的生字词,接着让学生尝试自行朗读,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自主学习的能力就得到了较好的锻炼,由少至多循序渐进,学生会在这种朗读教学过程中受益无穷。
在一篇文章的学习之前,学生必然是非常陌生的。而对于篇幅长的文章,单独朗读不一定能达到预期效果。在学习之前,学生要对文章有大概的了解和一定的认知,才能更好、更熟练地朗读文章,也能更好地理解文章,从而提升自己的朗读水平。比如在《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教学中,为了达到较为良好的课堂效果、加深学生的理解,比较充裕的课堂阅读时间就必不可少。教师可以提前预留一些问题,鼓励学生去预习。学生为了更好地理解就会自主预习,锻炼了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积极思考的习惯。有了良好的准备和认知,学生必然会更加主动地进行朗读,从而更好地推进课堂进行。
小学生的思维是极其活跃的,因此要加深学生的课堂印象就离不开充满感染力和吸引力的课堂,教师如何采用更加好的教学方式来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就是关键所在。情境教学法在这里就展现出了优势,图画的直观刺激和学生的切身参与一定会给他们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例如:在学习《雪地里的小画家》时,教师可以做一份生动的PPT,让学生观看多媒体中的内容,将自己想象成一个小画家,让学生自己画作并提供奖励。学生会在这个过程中分享成果,这时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被点燃,同时也会对学习的文章充满兴趣。有了这些前提,学生对于文章的朗读会更加声情并茂富有饱满的情感,因为他们已经置身其中。
小学语文课本是基于小学生定制的,其中有丰富的体裁。而分类训练朗读能力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在面对不同文本时可以采用不同的朗读方式,这个能力的培养不是短期过程,应当作为一个长期目标来训练。教师应当具备专业的能力和素养,在面对不同的文本时教授学生不同的朗读方式和风格。比如在诗歌的朗读中更加注重情感,在古诗的朗读中更加注重沉稳,在文章的朗读中更加注重流畅,多种方式相结合,才能比较综合地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
黑格尔说过:“教师是学生心目中最完美的偶像。”总的来说,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离不开教师的带领和指导。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的实践与探索中,我们还有很大的空间去不断提升与完善。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不同的朗读教学策略和针对性帮助。学生朗读能力必须通过不断的反复训练才能实现发展和提升。教师将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还要不断地进行总结与创新,争取使朗读能力培养的教育效果达到最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