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八一小学 张国祥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学科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培养这种实践能力的方法就是组织学生开展课堂实践活动。然而,在设计实践活动时,怎样能让教学效果更好则是一个难题,若对课程目标的把握不够准确,偏离了语文学科的立场,则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强。学者肖家芸认为教学意义上的活动是指语文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参加的,以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内在需求和认知规律为基础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促使学生终身发展实践活动。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基于该观点调整了课堂实践活动的策略,以求能更好地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学者王荣生认为合适的教学活动是好课的底线。因此在设计课堂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要从学生的角度入手,牵引出靠近教学活动的主问题,然后再根据教学目标将主问题细分成若干小问题,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学习和思考的方向。我在教学中聚焦重点目标,用问题拆解的方式细分教学目标,进而提高优化课堂实践活动效果的目的。
《秦兵马俑》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学会怎样有条理地介绍事物。我在教学中就围绕此教学目标设计了相关的实践活动。我鼓励学生争当博物馆或者是景区的导游,然后尝试模仿课文的形式撰写导游词,介绍该博物馆的文物或者是该景区的景点。在设置了主问题后,我还拆解了该任务,分解成若干小问题,包括:“采用总分总的方式是否能更好地介绍事物呢?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方法呢?”“怎样才能详略得当地介绍事物呢?”“若有某一件事物是重点介绍对象,要怎样设计导游词呢?”“怎样让导游词的语言既生动,又严谨呢?”这些问题围绕结构、选材、语言等不同角度入手,不同写作能力的学生都能找到突破口和思考的方向,这样学生实践活动的效果就会有所提升。
在拆解问题的过程中,我还十分注意坚定学生本位的立场。所拆解的问题不仅围绕教学目标展开,而且还呈现出层次性,让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探究方向,这样学生开拓实践活动的效果就会更好。
在展开课堂实践的过程中,常常会发现学生仓促展开活动,不能游刃有余地展现自己想法的情况。针对这个问题,我尝试给予学生充足的时空,促使学生在张弛有度的学习空间中。在这样的调整后,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能展开思考,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自然能得到提升。
在学习《三打白骨精》的时候,我设计了课堂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展开课本剧的表演,并尝试分析作品中各个人物的内心世界。在组织实践活动时,我没有匆匆带领学生完成表演,而是给了学生充足的时空,让学生能充分阅读课文,了解人物的性格,展开剧本改编。我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就文本中人物形象的问题进行讨论,尝试说说唐僧、孙悟空等人物的特点,思考怎样在编写剧本时展现出这些性格特点。此外,我还鼓励学生在课后搜索相关资料,通过阅读原文等方式进一步有所感悟。在下一堂课上,我再组织学生进行表演和交流。这样就给了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能更为深入地体会人物形象。同时,由于时间充足,学生剧本改编的效果也会更好。
在组织学生开展课堂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我给了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促使学生努力去学会,在安排活动项目的过程中,我尝试设置张弛有度的活动,让学生能充分参与其中,体现出主体性。
学者于漪认为语文教学的着重点就是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要让学生的头脑充分开动起来。在教学中我尝试调整提问的语言,避免随意连续提问和简单提问,而是提出一些具有深度的问题,让学生在开展课堂实践的过程中能深入下去,涵咏语言,体察自己的实践过程,从而获得思维能力的提升和发展,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黄果树瀑布》一文的语言十分有特色,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品味作品的语言,我设置了一个读写结合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将自己想象成作者,体验作者的创作过程。我调整了提问的语言,并辅助多媒体课件,将学生带入到了黄果树瀑布的意境中:“大家看到了这样的美景,听到了瀑布的声音,是否情不自禁地想要描绘它的美呢?那么,又要从什么地方开始写起呢?”这样的问题避免了简单提问,而是给学生创设了一个体验作品文字的情境,能促使学生更深刻地涵咏作品语言。此后我又提出问题:“看到三叠瀑布,你觉得最合适的比喻是什么呢?”“除了描写瀑布的形,描写瀑布的声音是不是也很重要呢?要怎样描写呢?”最后我鼓励学生展开仿写活动,将自己想象成作者,展开创作。
我常常用一些有分歧的问题搅动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激发探究的兴趣,导致学生深入涵泳作品的语言,体验作品的情感,进而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时要积极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努力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充分参与进去,这样就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能更好地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