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炜花
(江苏省海门市实验小学,江苏海门 226100)
由美国作家理查德·洛夫著、自然之友王西敏翻译的《林间最后的小孩》一书中提出一个概念——“自然缺失症”,指孩子们被高科技所包围,丧失了亲近自然的本能而感到悲伤。自然界是丰富多彩的,科学课中的许多观察活动都要在大自然中进行。因此,科学教育也在于如何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与自然的不同体验活动中,不断感悟内化,珍爱生命[1]。
学校的校园环境优美,植物种类繁多,但平时学生对此都很冷漠,对许多花草树木更不知其名,对大自然中的植物知之甚少。所以一些学生就表现出对花草很淡漠,随意采摘花朵,践踏草坪。对于这些不和谐的现象,学校结合科学课的特点并与学校德育教育进行了有机整合,以便激发学生热爱校园、热爱生命的情感[2]。
抓住三年级(上)册《我眼里的生命世界》这个单元的教学契机,笔者发动学生对校园里有生命的物体做一个了解,比比谁认识得多,比比谁生物名片设计得好。一开始学生有些茫然,于是笔者建议他们对不知名的花草树木可以采用查资料、请教苗圃师傅等方法去认识它们,谁的生物名片设计得好,学校就聘他为设计师,采用他的设计,直接挂在这棵植物上。学生一下子兴致高涨,一段时间后,学生不仅知道了植物的名称,而且对它们的生长习性也有所了解,校园里的每棵植物也就有了属于自己的亮丽名片。
学生在不断地接触了解中,明白了每一棵植物都是有生命的,增进了对校园的情感,在后续的活动中他们都乐于做校园的护花使者,观察着、爱护着……
《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教师》一文中写道:“人是大自然中走出来的。长期远离大自然,使我们的很多天赋与灵感甚至生存智慧都日渐衰微了,因此,效法自然,回归自然,应是教育的一种大智慧。”
现在很多父母一心望子成龙,导致各种补习班、兴趣班占据了孩子的大部分空间和时间,让孩子接触大自然的机会少之又少。而笔者所在学校大多数学生从小生活在城市,对种植的知识了解得不多,动手能力也比较差。
在实验室西侧有一块空地,如果把它利用起来,开辟出一块属于学生的天地,种上一些蔬菜或者植被,学生自己一定会兴趣十足,而且这样的种植活动契合了学生的年龄特点,既能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又能让他们目睹生命的成长过程,感受生命的神奇力量!
“快乐种植园”活动就这样开展了,学生们积极性很高:植物园内种上了自己最喜欢的花和一些蔬菜(如青菜、玉米……),并给它们挂上“户口本”,上面写上该植物的名称,所属的目、科、习性等,并写上班级和日期。空余时间,会发现他们跑到这些“小伙伴”旁,除除草、松松土,说着“悄悄话”……
一段时间以后,学生的手中都有了一本厚厚的观察日记本,记载着他们的观察情况,积累了一些种植经验,有些学生还在自己家阳台开辟了一处种植园。同时他们在科学课的学习中,大方自信地介绍种植经验,让那些没有经历过种植的学生听了都心动,都想尝试体验一回。这样一来,学生不但学到了有关种植的知识,亲眼看见了一株植物的成长过程,还培养了观察能力,从而喜欢上了科学课。另有一些学生课后也进行了观察,并记录在了自己的自然笔记中。
自然笔记1:2018.10.22番薯地
行走在一片郁郁葱葱的番薯地里,突然发现了一种异样的颜色——紫色。好奇心使我蹲下来一瞧,一朵形似喇叭状的野生牵牛花开得正艳,为它出现在这里大为赞叹。正准备顺藤寻找更多的牵牛花,居然发现原来那朵花正是长在番薯藤上的,难道是番薯花,还是发生了变异?
呵,手机百度后,发现还真有番薯花,第一次见到它,感到由衷的兴奋。番薯是旋花科植物,与空心菜、牵牛花等属于同一个科,所以它的花也跟我们常见的喇叭花差不多。它是短日照作物,开不开花,主要取决于光照周期,每天日照时数在8-10小时范围内,能诱导红薯开花结实。
自然笔记2:2018.3.4江海文化公园北门
在杂草中看到了一串串蓝色的小球球,像蓝色的小葡萄,又像小小的蓝莓。我不由自主地摘下了一颗,放在手中,哇!还真像一颗蓝色的宝石,在阳光下还闪烁着光辉呢!第一次看到还有这样蓝色的植物,很特别,于是我又摘下来几颗,瞧,每一颗都好像在闪着蓝光,越看越喜欢,于是我把它们装在口袋,带回了家。
原来,它是麦冬的果实。麦冬是许多园林建设中都喜欢种植的绿化植物,它的叶子一年四季常青,开的花和薰衣草很像,也很美,而且它还是一种非常好的中药材。
蚕,对于城市里的孩子而言,是一种陌生的小动物。大多停留在书本知识或浅显的印象中,而现在的小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缺乏意志力,因此,科学教育也要对学生进行不怕困难、有恒心的科学情感教育。
四年级上册正好有《蚕的一生》这一课,于是笔者结合我校学生的特点,提前准备了蚕宝宝,组织学生来领养蚕宝宝,认真记录蚕宝宝的真实生活。
当笔者第一次把蚕卵拿到课堂上时,每个学生都睁大了眼睛,发出了好奇的惊呼声。这样新奇、有趣的小动物,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他们提出了很多问题。面对学生的这些提问,笔者没有马上回答,而是采用了“拖”,告诉他们共同来查找答案。
学生纷纷领养了属于自己的蚕宝宝带回家观察,用自己的方法记录观察结果。通过观察活动,他们已经喜欢上了蚕宝宝。发现小小的蚁蚕在桑叶上咬出一个一个如针孔大小的洞,随着它的长大,饭量也逐步加大,后来咬出了如小米粒大小的洞,还能听到它们“沙沙”地啃桑叶的声音;不同的蚕宝宝吃桑叶的姿势也不同:有的在桑叶上先咬出一个弧形,换一个方向再咬成一个不规则的圆形;有的咬几下后就成了一个多边形。有时候蚕宝宝会喜欢同一片桑叶,它们还会共同吃,有时候则寸土不让;蚕宝宝的粪便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一开始就像小小的粉末,后来逐渐变大;蚕宝宝的生长速度非常快,短短几天就长了很多;有一次,它一动不动,我还以为死了呢,原来是在睡眠……学生的这些发现都在证明他们都是一个个出色的发现者、研究者。
有了饲养蚕宝宝的经历,学生对小动物也更加关注,有一位学生在自己的观察日记中写道:浑身长满绿刺毛的小家伙,今天居然一个都不见了。龙爪槐树下、香樟树下,连个影子都没有。可就在昨天还看见好多躺在地上呢,可能这群小家伙正在进行又一次的变身,我十分期待与它们重逢。这些小家伙叫洋辣子,俗称痒辣子。
种树养根,育人养心。学生科学素质的提高,并不都是简单的说教所能达到的,而是渗透在实践活动的每个环节中。在教育的整个过程中,教师只有智慧地引导,学生才能逐步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和价值观。拥有一颗爱心,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去保护大自然、保护生命,那么我们的地球必将是一幅和谐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