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大学是一个探索先进知识,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场所,以其专业性、学术性特征区别于其他机构。大学学术管理是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的核心问题,《中美大学学术管理》以比较教育研究视角拓展了高等教育研究领域,为创办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强国目标提供了学习借鉴经验。
关键词:《中美大学学术管理》 别敦荣 大学学术管理 世界一流大学
教育部研究制定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指出面向教育现代化要“发展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教育;提升一流人才的培养与创新能力;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强调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必须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大学是一个探索先进知识,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场所,具有专业性、学术性的特征。作为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的核心问题,大学学术管理的研究无疑拓展了高等教育研究的领域,对我国教育改革有着现实的启示意义。
一.内容概述
在中国建立世界一流的大学,必须体现中国特色。善择履者行必远,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需要借鉴世界经验。别敦荣教授于2000年出版了其独著《中美大学学术管理》,该书围绕“学术管理”的主题,通过比较教育的研究方法,探讨了中美大学学术管理的发展历史、组织原则、组织机制和管理内容等一系列核心问题,总结了中美大学学术管理比较的启示。最后依托政府与大学、大学与社会、大学内部多对关系视角,为中国大学学术管理改革战略提供了有针对性的建议。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是高校管理的两大权力。学术管理和行政管理是高校的两项重要职能。推进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必须以高校学术管理为重点,真正促进高校学术自由,促进高校学术繁荣。
二.理论与方法
(一)比较研究的逻辑起点
《中美大学学术管理》比较研究的逻辑起点是布鲁贝克提出的“认识论哲学”和“政治哲学”两种高等教育哲学。其中,认识论的高等教育哲学代表了大学的学术价值,政治论的高等教育哲学代表了大学的社会价值,这也正是大学的两大理想。认识论和政治论的大学理想与大学管理密切相关。高校管理体制的构建是基于不同的大学理想观念。大学理想观的差异体现在大学学术管理的差异上。高校管理在内容上可分为非学术型和学术型,在层次上可分为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本书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研究大学管理。
(二)比较研究的参照体系
《中美大学学术管理》比较研究的参照体系是:美国大学学术管理和中国大学学术管理,参照内容为两国大学学术管理发展史、组织原理、组织机制、管理内容。在发展史比较上,美国大学学术管理经历了以“哈佛建院”、“达特茅斯学院案裁决”、“大学教授协会建立”为标志点的三个时期,中国大学学术管理经历了晚清、民国、新中国三个发展阶段。在组织原理比较上,美国大学的突出特点是: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教授治校、政府控制与市场调节结合,中国大学坚持党的领导、政府集权管理、民主管理和“双百方针”,但中国大学自主办学权呈现有限性。在组织机制比较上,从宏观、微观对中美两国大学政府管理机制、大学内部管理机制和政党与社会参与机制进行了比较。在管理内容比较上,选取中美大学的招生管理、教学管理、科研管理、教师管理。参照体系的建立使得大学学术管理的比较研究具有直观性和系统性。
(三)比较研究的视角方法
《中美大学学术管理》比较研究的视角方法包括历史与现实、原理与机制、宏观与微观、一般与具体多视角比较研究和“描述——解释——归纳——演绎”四步比较研究模式。“历史与现实”的视角主要体现在中美两国大学学术管理发展史与现实大学学术管理的比较中,“原理与机制”的视角主要体现在中美两国大学学术管理组织原理和组织机制的比较。“宏观与微观”、“一般与具体”的比较视角在所有内容里均有体现。本书学习和借鉴了国内描述、归纳的方法以及国外埃德蒙·金的“三级水平、五个环节”理论,乔治·贝雷迪的“四阶段”理論,康德尔的“四步骤”理论等,最终确定的比较方法是“描述——解释——归纳——演绎”的“四步骤”模式。“描述”是对中美两国大学学术管理的真实描述;“解释”是分析中美两国大学学术管理的主要特征和影响因素;“归纳”是在“描述”与“解释”的比较基础上进行的一般概括和抽象提炼;“演绎”的最终目的在于对中国大学学术管理改革战略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综上所述,《中美大学学术管理》比较研究的逻辑起点、参照体系、视角方法都极大地启发了大学学术管理的后续研究。教育如同一域汪洋,教育的寒士、旅居者、漂泊者都无法到达彼岸,唯有具备工匠精神的朝圣者才能收获成功,同样教育研究要真正做到作用于又反作用于教育实际,这些都是此书带来的启示。
三.背景与不足
《中美大学学术管理》的研究背景包括高等教育管理研究背景和本书的出版背景。高等教育管理研究背景。虽然大学学术管理是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的核心问题,但是20世纪90年代高等教育学避谈学术性,高等教育管理尚未成为研究热点引起重视。出版背景。作为《华中理工大学文科学术丛书》的重要书目,《中美大学学术管理》专著的问世致力于推动理工科大学学术研究,提高华中理工大学文科建设水平。
从研究背景来看,本书的不足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大学学术管理概念界定较广,大学学术管理内容研究不足。一是大学学术管理的概念界定广泛。《中美大学的学术管理》将学术管理的概念定义为学术活动和学术事务的管理。学术活动的管理主要包括教学、科研、招生、学位授予和证书颁发、出版、知识服务等,学术事务的管理因素主要包括教师工作、学术发展规划等。本书概括的大学学术管理的概念,即除后勤管理和总务管理之外的学术管理研究。二、大学学术管理内容研究不足。在比较分析部分,教师职称评定只研究关注了教师晋升审议程序,对于大学生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等学术管理研究不够充分。在中国大学学术管理改革战略方面,本书阐述了政府与大学、大学与社会、大学内部学术管理体制改革战略内容,却忽视了政党、行政人员与教师等细节分析。
正如别敦荣教授写到:“这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这个课题的研究可以说只是一个开始。”导师潘懋元教授也认为,“作者可以继续加深研究,更多的学者也可能给予高等教育管理领域更多的关注,开展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四.大学学术管理研究现状
国内以“大学学术管理”为主题的文献大多出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设定研究范围为中文核心、CSSCI期刊以及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设定研究对象为近十年所发表文章。以“大学学术管理”为检索词,在CSSCI、中文核心期刊以及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到中文核心69篇,CSSCI期刊130篇,博硕士学位论文182篇。对中文核心、CSSCI期刊以及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进行可视化分析,三类数据库发文量总体均呈现下降趋势,其中所发中文核心峰值集中在2011年和2015年,所发CSSCI期刊峰值集中在2010年和2011年,所发博硕士学位论文峰值集中在2012年。
國内大学学术管理研究的总体趋势是“小、新、实、深”。依据中文核心、CSSCI期刊以及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共有发文量提取共同关键词,包括“学术权力”、“学术委员会”、“行政权力”、“现代大学制度”、“大学治理”、“学术治理”,所发文章主题主要集中于大学学术管理的弊端、成因及其对策。文章主题研究视角多样化,除去上述内容还包括“教授治学”、“学术越轨”、“科层化”、“大学章程”、“去行政化”、“权力制衡”、“学术自由”、“研究型大学”、“大学教师”和“学术宽容”等。例如,杨树子解释了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工作规定(试行),阐述了“党委领导、行政管理、教授治理”,提出了“教授治理”的具体内涵与要求。王恩华、冯向东从学术越轨概念出发,联系中国大学实际问题,对学术越轨与大学学术管理两对概念进行了研究分析。马廷奇分析了大学管理科层化的局限性与形成原因,提出打破大学管理科层化实践困境是要建立既有效率又符合大学组织特性的大学管理制度。《中美大学学术管理》作为最早的大学学术管理研究,体现了20世纪90年代别敦荣教授在高等教育管理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智慧,“大学学术管理”未来研究正是得益于此。
能深思者虑必远;常登高者望必远;善择履者行必远。作为高等教育管理领域的经典之作,《中美大学学术管理》以一种跨文化思维意在教人“善择履”以至“行必远”,推动我国创办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强国目标。
参考文献
[1]别敦荣.中美大学学术管理[M].湖北: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2]杨叔子.论教授治学——兼议《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工作条例(试行)》[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01):1-6.
[3]王恩华,冯向东.学术越轨与大学学术管理[J].高等教育研究,2005(07):72.
[4]马廷奇.大学管理的科层化及其实践困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01):33-38.
基金项目:湖北大学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基于案例教学的师范类本科公共教育学教学改革与模式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1708)阶段性成果
(作者介绍:霍梓君,湖北大学教育学院本科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