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刚/MENG Gang
1 列奥尼多夫(图片来源:https://thecharnelhouse.org/wp- content/uploads/2013/05/leonidovvvis.jpg)
被柯布西耶称为“俄国构成主义诗人”的伊万·伊里奇·列奥尼多夫(Иван Ильич Леонидов,图1)出生在俄罗斯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小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的绘画才能被一位圣像画师发现,便留下做了学徒。1919 年他进入正规艺术学校学习,1921 年进入著名的苏联国立高等艺术与技术工作室(简称呼捷玛斯,俄文名Вхутемас,英文名Vkhutemas),就是在这里,他从绘画转向了建筑。
列奥尼多夫不仅是他那个时代的明星,还持续影响着后人。1960 年代,身为记者的雷姆·库哈斯多次去苏联旅行。正是在那里,他了解到列奥尼多夫的思想观念,于是下决心转行学习建筑。
只有共产党是既反对现状而又坚决一贯地支持工业化运动。实际上,这是从根本上摧毁既有的所有权关系。在这一方面,其他的政党没有如此激烈。没有一个政党“热心工业”到那种程度的。
——密洛凡·德热拉斯 《新阶级》
列奥尼多夫所处的年代正是社会剧变时期,大工业是时代关键词,它正让全世界日新月异。苏联的工业化肇始于1925 年12 月,在苏维埃政权执政的第98 个月,“十四大”宣布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接着工业化开始全方位渗透进社会生活,而1927 年大学毕业的列奥尼多夫恰好站在了它的起点上。他跟同时代的建筑师和艺术家一起,顺应并推动着潮流。
显而易见,建筑领域的工业化要以发达的重工业为前提,而当时重工业恰恰是苏联的薄弱之处。因此自工业化方针宣布过了至少20 年,在重工业技术完成了足够积累之后,苏联的建筑工业化才真正开始显山露水。那时列奥尼多夫已经度过了创作旺盛期,所以他并没有真正参与其中。即便如此,他的作品仍然大量反映了自发的工业化思想与手法。
列奥尼多夫跟其他苏联先锋建筑师一样,保持着对技术变革的敏感,正因如此他们才能站在思想的最高处。
他们首先注意到了工业社会中信息传播技术的变革,即媒体的工业化。报纸、广播、电影和电视等传播工具体现着工业化的基本原则——规模化、标准化,大量标准化信息通过新媒体加工传递给大众。
建筑师们对新媒体的有效利用反映在不同以往的信息制作与加工上。比如,拍摄建筑照片时选择更有冲击力的角度,以及利用相机镜头呈现强烈透视效果,使之有别于人们的日常视觉;再如,在刊登建筑照片之前预先进行一些修饰工作,就像今天人们发自拍喜欢修图一样。对工业化新媒体的利用为建筑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方便,建筑因此获得了更多关注,让建筑师受益匪浅,列奥尼多夫也是其中一个。
列奥尼多夫对工业化的热爱还通过图纸上添加的视觉符号表现出来。那时还算新奇的航空技术带来了新视角,由于这个原因列奥尼多夫比传统建筑师更偏爱鸟瞰图的表达方式,以模拟飞行器上的主观视角。甚至他还多次在建筑图中直接画上了飞艇和飞机,歌颂机器大工业(图2)。直白坦诚到如此程度的技术崇拜,在建筑师中也不算常见。
列奥尼多夫善于以富有时代特色的工业技术应对建筑功能需求,这在他1927 年的毕业设计作品列宁学院中就有显著表现。
列宁学院(图3)是一座大型综合建筑,包含图书馆、博物馆、会堂等内容。其中图书馆预期藏书量为1500 万册,设5 个500~1000 人的大型阅览室。在这里,列奥尼多夫考虑以机械自动化技术辅助借阅行为,革新功能流线,提升使用效率。他设想读者先在目录厅选择图书,然后书籍通过垂直、水平方向的机械化传送系统被传递到阅览室。
旁边醒目的球形建筑是一个大会堂,最大容量为4000 人。显然这个倒圆锥网架结构支撑的球体很难在技术上实现,只能作为一种结构设想,但列奥尼多夫应用工业技术的迫切之情溢于言表。
标准化既是媒体工业化的基本原则,也是建筑工业化的技术基础,它在设计中以一种工业化方法来体现。列奥尼多夫自成体系的工业化思想中大量包含着标准化的设计手法。
2 列奥尼多夫建筑图中的飞行器
3 列宁学院模型
4 列奥尼多夫的马格尼托哥尔斯克规划方案(图片来源: https://thecharnelhouse.org/wp-content/uploads/2015/08/ ivan-leonidov-linear-city-magnitogorsk-proposal-19302.jpg)
5 居住方格平面与住宅单体平、立面及室内(图片来源:http:// socks-studio.com/2016/04/12/ivan-leonidovs-competition- proposal-for-the-town-of-magnitogorsk-1930/)
6 不同等级的方格网(绘制:孟刚)
7 莫斯科文化宫方案总平面及单体屋顶平面(图片来源: http://www.utopia.ru/english/e_leonidov/e_index.htm)
1930 年苏联举行了一次马格尼托哥尔斯克(Magnitogorsk)城市规划竞赛,目标是将马格尼托哥尔斯克建设成一个钢铁中心城市。
列奥尼多夫团队提交的方案是一个由方格网限定的狭长线性城市,它直线延伸25km,并且具有鲜明的模块化特征。城市沿长边两侧是公共活动方格,比如体育馆、运动场、动物园、植物园等等,中间则是居住方格,包含托儿所、幼儿园等功能的儿童活动方格均安排在两个居住方格之间(图4)。
每个居住方格设想居住人数为250 人左右,建筑包括8 个住宅单体(轻型结构、预制构件),每个单体两层,共16 间,可居住32 人,中间为公共餐厅,靠外侧则是阳光室、浴室、健身、休闲等房间(图5)。
从城市、街区,到建筑和室内外装修,列奥尼多夫建立了一个从10m 级到1m 级再到0.1m 级的模数方格网系统(图6)。它规定了这个重工业城市的各级空间,也规定了市民趋同的生活模式。城市可以按简单逻辑以同样的模数不断向远处延伸,仿佛不再需要建筑师。
但马格尼托哥尔斯克市位于乌拉尔山麓,地形并非毫无变化、一马平川,没有几个建筑师敢于无视这一条件。所以可以这样说,工业化征服了列奥尼多夫,他又想用它征服一切。而且正如标准化技术需要的是标准化的使用者,列奥尼多夫也希望通过方格网的运用,创造富有集体主义色彩的新型社会形态。这时他的追求与国家的发展方向是契合的。
这种追求还反映在同时期的莫斯科文化宫方案中,列奥尼多夫同样使用了3 个级别的方格网体系,用以限定城市区块、街区内空间及建筑细节(图7)。
无论是马格尼托哥尔斯克城市规划还是莫斯科文化宫方案,列奥尼多夫在设计中体现了以标准化、模数化为特征的工业化方法,充分利用了工业技术在“复制”操作上的优势,将城市建设和建筑建造在概念上与工业生产融为一体,并且使其呈现出近似于福特主义流水线的特征。
列奥尼多夫的工业化方法与后来苏联大力推广的建筑工业化保持一致。而所有类型的建筑工业化都建立在预制装配技术之上,以生产工厂化、部件产品化作为初步目标。这种区别于传统现场建造的离场制造在强调标准化的同时,也为建筑的灵活可变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同时带来了更多可能性。换言之,在建筑的多样化与可变性方面,工业技术既是问题的制造者,又是问题的终结者——它推动了大量新型需求的产生,同时又为建筑适应它们准备好了技术手段。
可变性是每个研究工业化的建筑师必然面对的课题,它带来的多样化结果丰富了功能、空间和视觉效果,弥补了标准化的先天缺陷。全方位关注建筑工业化的列奥尼多夫自然也注意到了这一新问题。早在自己的毕业设计列宁学院方案中他就已尝试了可变性手法,其中4000 人容量的球形会堂,已经设计成使用灵活可变的墙体,按需要分隔成相应规模,最小单元可以少至250 人。而且安装投影屏以后,配合合理的分隔布置,这里还可以作为科学剧场、天文博物馆等功能使用(图3)。类似地,莫斯科文化宫方案中也有一个半球形会堂(图8),根据列奥尼多夫的介绍,会堂中的座椅可以收进地板从而形成一个开敞空间,甚至月牙形前厅也可以平移进主体,而整个会堂亦可以分割成几个小单元。列奥尼多夫更进一步考虑到平面灵活变化可能带来的功能冲突,为保证餐饮服务,他分散设置厨房,并使用了餐车供餐。遗憾的是,这些对建筑可变性的追求只保留在他的文字里,没有更多图纸说明。
可变性也曾作为主题元素出现在列奥尼多夫的设计中,比如1929 年的莫斯科工业大厦方案,它以5m×5m 的面积作为空间单元,初始平面只做柱网不设隔墙,以适应灵活变化(图9)。使用前空间需要经过二次分隔,才能符合具体功能要求。这是在标准化中实现可变性的最基本手法,也最具可操作性。
列奥尼多夫和他的老师亚历山大·维斯宁都是构成主义建筑师,并且都是构成主义团体OSA 的核心成员。构成主义和建筑工业化,一个关注造型逻辑,一个关注建造逻辑,重点不同但它们具有共同的还原论本质——前者从形态上将建筑还原为基本图形,后者从技术上将建筑还原为各种部件,都是以标准化为基础,用有限的模块化单元组成无限单体。
列奥尼多夫的造型手法就是基于既有限又多样的标准化单元,他选取纯粹几何形为基本要素,即圆形、矩形、三角形等,通过组合变化取得多样化结果。他有不少总平面图看上去就像在做平面构成(图10)。
这些建筑总平面,把它们放在一起就像用标准零件拼装的设备,圆形、正方形、普通矩形、长条形、胶囊形组合成一切。图11 左为列宁学院、电影工厂、哥伦布纪念碑,右为莫斯科文化宫、新社会俱乐部、某行政总部大楼。它们也代表了一种常见的标准化设计策略——将基本单元进行高度标准化处理,而将变化交给组合逻辑,以此满足多样化要求。
列奥尼多夫遵守技术上最合理的正交原则,以对称基本形组合成不对称建筑,即每个图形单元各有正交双向对称轴,通过离散分解,最终形成具有非对称双向轴的建筑形 体。他让我们看到,数量多样而又个性鲜明的基本单元,通过标准化操作,可以做到在变化中统一,在统一中变化。
列奥尼多夫总是喜欢把视线对准未来,将目光望向远方。他及其身边的构成主义建筑师,一直被人们指摘脱离技术现实,而这样的指责并非空穴来风。
例如,他在毕业设计列宁学院中,用倒圆锥形网架结构支撑球形大会堂,已经明显突破了当时的技术限制,以致到今天也只能当作模型被欣赏。这个倒圆锥形结构及诸多表现图中与建筑无关的飞艇、飞机,表达了他意欲摆脱重力的强烈愿望,也就是说他的确不想“脚踏实地”。
其他人的质疑并不能阻止列奥尼多夫继续他的技术畅想。比如在新社会俱乐部方案(图9)中,飞艇和飞机已经不能满足他,他直接飞向了太空——富有表现力的平面图看上去就像星球和它们的运行轨道,列奥尼多夫以此展现着自己的雄心。
更加意味深长的则是他职业生涯最后几年倾心其中的太阳城方案,通过一系列表现图显示出来的,完全是有别于地球环境的纯净太空(图10)。所以,人们说列奥尼多夫脱离现实并没有说错,而他因为热情拥抱工业化而对技术持高度乐观态度,才会超前应用工业技术(比如航空、航天工业技术),他头脑中的工业化图景远比现实中的建筑工业化更加宏伟远大。
出生于1902 年的列奥尼多夫赶上了他热爱的大工业时代,算是幸事。但他也被时代形势所左右,他的工业化理想最终只是建造了自己的乌托邦。1930 年代斯大林上台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逐渐占据主流,构成主义则因其西方色彩而受到抨击。列奥尼多夫和他的团队显得与社会格格不入,批判者甚至给他们戴上了“列奥尼多夫主义”的帽子。而更为糟糕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此时爆发,列奥尼多夫本人于1941 年走上了战场,1943 年他负伤回国。当他再次拿起绘图工具时,不得不放弃自己喜爱的构成主义。直到1959 年去世,他得以建成的作品也只有重工业委员会疗养花园大台阶这一个。
机械工业时代那些勇于创新的人们,都对新兴的工业文明寄予厚望,视其为改造世界的法宝。以致不惟技术领域,扩而大之到人文领域,都能看到工业的介入。例如,以抽象为特征的现代艺术,就出自被工业化的现实土壤。
当时具有泛工业化思想的建筑师有很多,列奥尼多夫并不是其中最著名的。他并没有真正介入苏联的建筑工业化建设,但他对工业化的热情超越了技术本身,以更广泛多样的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他对构成主义造型手法的热衷,侧面反映了对工业色彩的还原论逻辑的认可,而这种逻辑在技术上直通建筑工业化。在他的设计里,以造型为出发点的形态标准化,以及利用装配技术达到灵活可变目的的设计思路,正是工业化建造的根本。
列奥尼多夫自发的泛工业化思想,反映了建筑师对新技术的敏感。然而美中不足的是,他经常将工业技术推到至高无上的位置,对非技术环境(如社会形态、政府管理等)关注不足,决定了他不可能属于任何一个“现在”,而只能属于未来。事实上,无论当初的建筑工业化,还是今天的新型工业化,抑或将来的智能建造等等,建筑从来都不可能摆脱非技术因素的制约。它必然会突破行业边界,与社会现实相互作用,并最终成为后者的一部分。近年国内由政府推动的装配式建筑的爆发式发展就是最好的说明。
可以说,那些列奥尼多夫所完成的,主要属于技术畅想。今天的我们依然可以这样畅想,但更需要超越他的工业乌托邦,如此才能让畅想回落到物质实体上,不再只是空中楼阁。□
8 莫斯科文化宫方案中的半球形会堂平面
9 工业大厦方案平面(图片来源:https://i.pinimg.com/origin als/1b/91/52/1b9152975fd6d25723e4788423b186d9.jpg)
10 明显具有构成主义倾向的总平面
11 列奥尼多夫的平面造型元素(绘制:孟刚)
12 新社会俱乐部概念(图片来源:https://thecharnelhouse. org/wp-content/uploads/2015/08/ivan-leonidov-architectural- blackprint-for-a-club-of-the-new-social-type.jpg)
13 太阳城方案草图(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LEONIDOV A, GOZA A. LEONIDOV I. The Complete Works[M]. New York, Rizzoli International, 1988.
[2] HONDA A. A New Vision in Architecture: Ivan Leonidov's Architectural Projects between 1927 and 1930[J]. 早稲田大学高等研究所纪要, 2016(8): 79-94.
[3] BLANCIAK F. Revolutionary Objects: Pure Forms and Disorder in Ivan Leonidov's Work[J].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8.2 (2014): 135-142.
[4] BIANCHINI P. Icone e geometrie nell'opera di Ivan Il'Ich Leonidov[D]. Università degli Studi di Napoli Federico II, 2008.
[5] 吕富珣. 构成派建筑师——列奥尼多夫[J]. 世界建筑, 1990(1): 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