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燕君
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地域相邻、文化相融,人员交流和经济往来密切,形成了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交流机制,具备了一体化发展的良好条件。2018年,《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发布,定位长三角地区为“成为全球资源配置的亚太门户,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被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目前,由国家发改委牵头编制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已经出台,上海、浙江、江苏和安徽三省一市的协同合作将进入“快车道”。
在此背景下,进一步发挥标准的“国际通用语言”作用,推动长三角地区协同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将是整体提升长三角区域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这就需要对如何构建国际标准化长三角协作平台,如何形成长三角国际标准化工作的有效机制,如何实现长三角国际标准化工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作思考和探索。
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探索区域间的协作成为了三省一市新时期的主要任务,这需要长三角各方以更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一体化发展,通过不断创造新经验与新模式,为未来长三角地区在跨省产业布局和区域融合方面提供有益探索。国际标准化协作平台的建立,将吸纳长三角地区在国际标准化工作方面有一定基础的政府机构、行业组织和企业,形成定期会商协商机制,分享国际标准化经验,积极探索国际标准化合作新模式,探讨国际标准化合作契机,进一步促进国际标准化成果的形成,在主导国际标准制定、推动其他国家采用中国标准、承担ISO国际标准化课题等方面取得新的成果,为区域产业协同提供技术支撑。
当前我国产业发展模式从高速增长逐步转向高质量增长,长三角协作将注重推动三省一市间创新发展,通过打造长三角未来发展示范区,为跨省市产业布局和区域融合发展探索新模式。国际标准化长三角协作平台的建立,将集中打造长三角国际标准化人才智库,组建国际标准化长三角协作平台专家库,积极探索国际标准化创新实践,不断拓展国际标准化合作新领域,利用和发挥标准化优势,与产业研发和技术充分对接,在技术突破、模式创新和企业转型等方面,实现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为新时期的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打开崭新的局面。
当前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面临近巨大挑战。国际标准化长三角协作平台的建立,将有助于长三角地区达成共识、合力推进国际标准化工作,推动长三角乃至中国标准向国际标准转化,提升中国标准在国际上的推广和应用,以标准“软联通”打造合作“硬机制”,助力中国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国际标准化长三角协作平台的建立,将更有利于长三角区域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以长三角标准“走出去”带动产业“走出去”,在区域内培育出更多产业发展引领者、技术方案提供者,实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更高质量的合作。
近年,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都在积极推进国际标准化工作,依托各自产业和技术优势,聚焦了程度不一的国际标准化工作资源。经国家标准委批准,上海和江苏还分别建有国际标准化上海协作平台和国标标准化江苏协作平台。其中,国际标准化上海协作平台建立于2011年,经过多年运作,协作平台的工作机制逐步健全,机制效应充分显现,有效服务和推进了上海优秀组织及专家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有效提升了上海国际标准化工作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目前,上海共承担ISO/IEC技术机构秘书处6个,主要涉及中医药、内燃机、船舶和电线电缆等领域,国际标准化组织国内技术对口单位数十家,IEC注册国际标准化专家近160人,6位专家任国际标准化组织TC/SC主席或副主席,1位专家在全国范围内首次获ISO杰出成就奖,多名专家获IEC1906奖。上海主持制定的国际标准达70余项,在研国际标准40余项。这些都是建立和有效运作国际标准化长三角协作平台的坚实基础。
探索建立的国际标准化长三角协作平台,将由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三省一市的国际标准化组织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承担单位、国际标准化组织国内技术归口单位、有国际标准化工作基础和潜力的单位为主要成员,并聘请相关国际标准化专家担任顾问,实行核心单位轮值秘书处制度。平台主要功能拟为开展国际标准化形势研究,组织国际标准化工作交流研讨,开展国际标准化工作培训培育,为区域内优势和潜力产业及相关单位提供国际标准化工作技术支撑。这种区域平台机制,有利于共享原本分布于各地,并因地域分治未能共同充分利用的国际标准归口管理资源,进一步畅通长三角区域国际标准化工作渠道;有利于在某些战略性新兴领域,依托长三角区域内完整的产业链和充分的技术应用实践,形成更有力的国际标准制定主导权和话语权,进而放大长三角区域改革创新的叠加效应,提升长三角区域能级和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