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 素
(贵州省惠水民族中学 贵州 惠水 550600)
高中数学是人生学习的重要的时期,在这个阶段,学生处于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阶段,其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和各项基本技能和能力的培养的重要的阶段。高中数学知识点的深度和广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有不少学生学习起来会感到吃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对学好高中数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为了学生的未来发展,为了新课程改革步伐加大,加强高中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能力是很好举措,所以我们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促使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形成。
在如今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由于受到高考指挥棒的影响,教师的教学主要是围绕高考进行,在当今时代,社会发展迅速,人才竞争激烈,学生的学习目标比较明确,就是学好各科知识,能够得到高分,所以,教师在教学时的重点也是放在使学生能够得到高分为前提。所以,教师教学重点关注的是如何使学生能够在紧张的高考中最大限度的得到分数。而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关注不多。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就是要培养学生不要过度局限于传统的思维模式,要能够采用新颖的独特的思路和创意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而高中数学的知识的难度较大,题型较多,考察的角度不断发生变化,所以我们在教学中需要逐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也能够灵活应对题型的变化和考察方向的变化。因此,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
在传统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主要以教师的讲解为主,教师按照自己的思路设计和进行教学,主要让学生接受教师所讲解的知识,学生不用过多的思考,以能够听明白教师的讲解为主要学习目的,但是在新课程改革的时代,学习的目的已经不在限于学习知识,而是要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要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提问,提出自己的见解,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总结,在学生质疑,解疑的过程中,就潜移默化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让学生能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的猜想,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方法,突破自己的思维定式,从独特的角度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要把自己学过的知识灵活运用,和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相联系,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不要局限于学习知识,还要增加自己的知识面,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增加其课堂教学的活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培养学生的担当意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使学生以后进入社会之后能够在自己的工作领域里独当一面,成为自己工作领域里的领军人物。
在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教材为依据,根据教学内容,对所教学的内容进行深挖和探究,通过分析、探究、归纳、总结等思维过程,对不同的题型进行归类整理,总结方法,并且要让学生对所学过的知识及时的运用,对知识进行整合,把知识系统化。要赋予传统教学内容以新的活力,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和积极性,形成使学生真正处于主体地位的教学氛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已有的数学应用软件,制作图片式的程式化的课件,把传统意义下的学习数学变成研究数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教学中教师要合理指导学生学习,提高创新能力。学生都有强烈的好胜心理,如果在学习中屡屡失败,会对学习失去信心.教学中教师应创造合适的机会,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产生于思维,而思维又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在教学中,教师应恰如其分地出示问题,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让问题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引起认知冲突,引发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学生因兴趣而学习,提出新质疑,自觉地去解决去创新。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教师要帮助学生弄清出现错误的原因,从而让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去承认并且改正错误.教师要从客观上保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要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和支持,对学生的正确行为或好的成绩表示赞许。教师应对学生正确行为表示明确的赞扬,使学生明白教师对他们的评价,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学生看到自己成功的希望。同时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好奇是学生与生俱来的天性,好奇是思维的源泉、创新的动力。因为好奇,学生有了创新的愿望,这种欲望就是求知行为在学生心灵中点燃的思维火花,是最可贵的创新性心理品质之一。因此,只有教师的合理指导,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总之,高中数学教学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为了改变这种现状,高中数学教师必须在观念和教学方法上进行一定程度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