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文
(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第二实验小学 山东 广饶 257300)
小学科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所以,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对于提高小学科学教育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使得教学方法的选择也更加重要。下面,我就粗浅地谈谈自己对小学科学教学方法的几点认识:
教学是一种艺术,科学课堂中,游戏也是学生欣喜若狂的一项活动,因此,我很重视寓教于乐,充分体现游戏的趣味性。
如教学《玩磁铁》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伊始,我先给同学们带来了精彩的魔术表演——会飞的蝴蝶。学生一听是魔术,立马兴趣盎然。首先我展示一张竖放着的白纸,对着学生的一面纸放上玩具蝴蝶,背着学生的一面纸,用磁铁吸引着蝴蝶,开始慢慢移动磁铁,使蝴蝶来回随意飞舞。此时,趁机问学生:“你们看看这只漂亮的蝴蝶不但不会掉下来,而且还在翩翩起舞呢?多么神奇呀!”我更加强调了“神奇”两个字。这下,同学们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了,一双双渴望的小眼睛紧紧盯着老师,表现出急切的神情。此刻,我不紧不慢地把纸的背面反过来,让学生们看到我是用吸铁石遥控着飞舞的蝴蝶。同学们惊奇的瞪大了眼睛,连连发出惊叹声!我又趁热打铁,进行补充:“蝴蝶自如地飞舞的奥妙在哪里呢?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就会从中找到答案了。”短短2分钟的魔术表演,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让他们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接下来的学习便是游刃有余了。
著名科学家牛顿曾经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作不出伟大的发现。”质疑是创新的源泉,教学时,要抓住有利时机,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鼓励学生大胆的质疑。
2.1 给予学生勇气,鼓励大胆质疑。大胆猜想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前提,科学课上的猜想更注重科学依据,不能停留在“胡思乱想”上,而更要有理有据。这样,在课堂上就有很多同学害怕说错,不敢举手,此时老师要给予积极鼓励,赞扬他敢于提问的勇气,再给予点拨和启发,告诉学生每个人都可以提问,也只有在大家彼此质疑的过程中,自己的思维才能够得到发散。
2.2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提问。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有强烈的好奇心,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引导学生发问,对培养学生的发创造能力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如教学《摸一摸》时,我课前制作了一个百宝箱,课上让学生做“蒙眼摸物”游戏。一名学生蒙住眼睛,伸手摸一摸里面的东西,不能说出是什么,只能用语言来描述这个物体的特征,然后让其他同学来猜一猜。此时学生热情高涨,跃跃欲试。但是摸一摸的结果让学生产生了疑问:这个物体是硬的还是软的?摸上去光滑还是粗糙呢?同学们的问题提出后,我组织学生小组商议,学生就自主的根据出现的种种现象进行推想,直到该同学揭晓谜底,验证同学们的猜想。就这样,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自然而然地产生疑问,又主动展开推理,化解疑问。
良好的课堂环境就像一个“活的磁场”,它每时每刻都能带动同学们去探索神秘的科学之旅。
3.1 借助实物,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科学课是一门直观性很强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根据教材内容,有时采用实物教学,教学中的实物主要指实物、模型、标本等。如教学《放大镜》一课时,我给每个小组的同学一个放大镜,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放大镜的结构组成。放大镜是学生知道,但没有仔细观察过的实物,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3.2 借助实验,创设快乐的课堂氛围。科学实验是同学们最期待的教学活动,打造实验教学氛围,科学课简直就是天时地利人和啊。如教学《走进科学课》一课时,先让学生在纸上画一条小鱼,然后将装水的杯子按从左往右的顺序慢慢移动到小鱼面前,学生观察到鱼头和鱼尾改变了方向,学生被这一新奇的现象吸引住,不禁充满了疑问。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实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
我认为科学课最大的亮点就是通过动手实践探索出新知识,实践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最好途径。一堂精彩的科学课堂,一定少不了学生的大胆想象,给学生创设的“动手做”的探究环境,最重要的是使学生从实验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科学探究要注重学生的“体验”,只有亲自去实验了,才会有成就感,学生的探究兴趣才能被点燃。
所谓“教学有法,贵在得法”,要让学生喜欢科学课,热衷于实验,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有效地运用教学策略,这样才能使自己的科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有效地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长此以往,我们的科学课堂一定魅力永存、芳香馥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