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冬冬
自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首次使用“文化产业”概念,并从国家层面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以来,我国文化产业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与产业实践的飞速发展相呼应,近年来国内文化产业学术思想和学术体系建设不断深入和完善,涌现了大批文化产业研究的成果。从2018年国内出版的文化产业研究著作来看,紧密贴合新时代的文化发展要求,细致梳理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与发展经验,聚焦新问题、新业态、新模式、新特征是其基本特点。但文化产业是一个包含众多内容的社会生产部门,从2018年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文件《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8)》来看,文化产业包含了9大类43中类与146小类,因此就理论层面而言,其在对象和问题域上都是庞杂的,为避免过于分散,本次盘点将以文化产业类学术著作为主要对象,在关注文化产业一般研究的同时,也将旁及具体行业的相关研究,力图从宏观上呈现2018年国内文化产业研究的总体动态。
对文化产业的运行现状进行梳理是文化产业研究最为基本的内容。作为一种文化经济部门,文化产业与市场、消费、技术、政策等因素密切关联,这就决定了它始终是动态的、变化的,无论是企业、政府,还是学术研究者都必须把厘清产业发展实践放在首要地位。从总体上看,2018年对文化产业现状的研究著作主要围绕产业报告、评论与观察三个层面展开。
《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2017)》(叶朗,北京大学出版社),聚焦2016—2017年(含2016年全年和2017年年初)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主要从行业报告、专题报告、案例分析三个层面展开考察。由于报告的时效性质,该书在内容上不仅体现了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进行年度盘点的特色,还体现了对我国文化产业进行跟踪研究的特点。从行业层面看,该书聚焦于出版、电影、广播电视、演艺、动漫、游戏、新媒体、艺术品、会展、旅游、教育、创意与设计服务等,这些行业分报告均在梳理现状的基础上,注重问题的阐发、趋势的预测以及对策的提出等。在专题和案例层面,该书一方面以翔实的数据和鲜明的问题意识考察文化产业不同部门在近年来面临的重要问题,如“自贸区3.0:国家试验与打造中国文化对外开放的新优势”“‘一带一路’文化贸易发展研究”“‘互联网+’时代电影产品差别定价及层级市场的构建”等;另一方面则选取不同行业的代表性企业、品牌、产品进行分析,重在对运营特色与经验的梳理。
相比之下,《2018中国文化产业年度报告》(范周,知识产权出版社)虽属于同一题材,但却根据新的产业发展实践进行了适时调整,如选取了创意城市、文化贸易、文化艺术服务、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业、文化休闲娱乐服务、文化产业园区、文化产业与人工智能融合、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老旧厂房改造等。在行业选择上,该书并不聚焦传统以内容生产为标准的行业分类,而更多地关注不同领域的热点问题、新兴业态发展趋势以及文化与相关产业的融合趋势,涉及信息、内容、传播、服务、运营等多个层面。可谓既有宏观政策解读与微观行业观察,也有对年度新问题与新现象的思考。《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年鉴(2018)》(李季,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也是对2016—2017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的总体概述,总体上看此书仍然是报告汇编的形式,但基于“年鉴”属性,文化产业细分行业的发展仅占全书六分之一左右的篇幅,更多的笔墨则耗费在重点区域、重点城市、文创园区、重点企业、特色小镇、港澳台文创等专题研究上,在体例上比以上二者要丰富、完备得多。不仅如此,在全书的最后一部分,更是选编了15篇文化产业领域知名学者的论文,这些文章分别从商业模式、市场、资本大数据、文化旅游等不同层面论述了当前文创领域的重点问题,对把握当前的文创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如果说以上著作侧重宏观层面的考察,那么以某个问题为中心展开考察也是一个重要现象。文化产业作为同时具备商业性和审美性的应用经济部门,及时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但有助于产业本身结构调整与资源的优化配置,对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求更具有直接作用。《中国文化产业供需协调检测报告(2018)》(王亚南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是立足这一目标,从学术层面进行的回应。此书基于以1996—2016年间的文教增长,以扩大人民群众文教消费需求和促进城乡、区域共享为目标,检测了2016年全国城乡文教消费需求总量应有的空间,得出实际总量仅为27013.59亿元的结论。[1]因此,文教需求不力导致文化生产供给增长不足,中国文化产业的增长必须从增强“内生动力”中拓展出来。此书是全国唯一以文化消费需求侧增长空间反推文化生产供给侧发展目标的量化分析检测评价指标体系,发现并揭示了全国及各地文化消费需求“积蓄增长负相关律”,对于逐年检测文化生产发展实际落实到文化民生增进之上具有特定意义。
除去报告类著作外,评论和观察类著作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的重要呈现。《中国文化产业评论(第26卷)》(胡慧林等,上海人民出版社),从理论研究、传媒产业、乡村振兴、文化遗产、公共文化、战略管理、会议综述等层面审视了近年来的文化产业发展。不过与报告相区别的是,该书以问题和案例评论为主,属于论文集性质。《文化产业观察第3辑》(钱伟,知识产权出版社)则以文化遗产保护、文化空间营造与产业发展新动向为框架收罗了相关领域的研究论文。文化产业构成的复杂性以及市场、政策、行业的迅速变化,使得必须及时把握好产业的发展现状,并对一些重要问题展开分析、评论,这对于政府和企业把握产业发展趋势,及时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战略是极为有益的。
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良好的政策和市场环境。随着全球化的逐步深入,数字技术与文化生产的日益整合、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以及消费市场变化频率的加快,当今文化产业面临的外部环境日趋复杂。在这种条件下就需要有适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理论体系。《文化产业发展的中国道路:理论·政策·战略》(胡慧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以“把一个什么样的中国带入21世纪”为主题进入,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历程的每个节点遇到的重大理论现实问题入手,汇集了20年对中国文化发展跟踪研究的成果,搭建了颇具特色的文化产业理论架构。全书主要处理了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政府、市场与科学技术化,文化产业发展的时空结构、生态建构,文化产业的正义、规划,文化产业发展与国家文化安全,文化产业发展的世界关系、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发展的“数字话语权”等问题,共48个论题,围绕着理论、政策、战略三个维度展开具体的论述。在胡慧林看来,以创新为灵魂,全面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文化产业体系,是克服和解决当前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中各种矛盾和问题的重要战略选择,而在经历了快速发展和爆炸式发展的十余年后,中国文化产业的时空特征已经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又一次处在变革的十字路口。
《文化创意产业20年》(钟婷等,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则是以“靠前大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思考”为主题,主要研究发达国家及靠前大都市的文创产业发展缘起、进展与表现,最后落脚于上海市,力图通过经验梳理为上海的文创产业发展和城市的总体发展提出适当建议。相较于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中国文化产业尽管在近年来取得了飞速发展,但比较之下,仍然存在差距。陈桂玲在《日韩文化创意产业国际化发展经验解读及启示》(经济日报出版社)一书中指出,相较于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我国文化产业在国际化方面仍然存在四个层面的不足:首先,目前国内相关企业、投资者甚至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挖掘尚浅;其次,与日韩文化产业的国际化发展经验相比,我国在相关政策与法律法规等层面依然不完善,特别是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不够,这将使我国文化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再次,以日韩文化产业的发展来看,当其发展到一定规模将会形成成熟的产业链,并带来一定的社会效益和公益效益,与之相比,我国文化产业的产业链不够完善和深入,各产业之间的相互协作程度不够,因此文化产业尚未形成有效的资源共享机制。[2]通过对日韩文化产业的发展政策、法规、战略以及市场特征进行系统性分析,此书为中国文化产业的经营者、管理者、研究者提供一个了解、借鉴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的窗口和实证。
经验借鉴还离不开对典型案例的剖析。《世界文化创意产业案例选析》(杨剑飞,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立足国际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围绕国际文化产业的发展历史、体制机制、特色园区、创意改造、城市文化建设等热点话题,选取了典型案例进行了深入剖析。其中,创意改造、文化CBD建设、创意城市、人工岛创意等部分是全书最具借鉴意义的内容。近年来,随着文化创意产业跨界融合运动的不断深入,固有的以内容生产为主导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开始改变,文化产业日益整合进遗产保护、地产开发、城市建设进程之中,文化产业不断扩容、越界,已不再是单纯的文化生产部门,而是以文化为整合力和驱动力的社会生产部门。因此有效利用好文化产业,把握好其发展方向,对推动经济建设与社会治理均能起到重要作用。
尽管文化产业是一个在历史中不断拓展和变异,且包含复杂内容的文本,但我们仍然可以从宏观上将其区分为两个层面:作为哲学政治观念的“理论——意识形态文化工业”和作为经济制度、发展模式的操作性、应用性文化产业。前者注重从哲学、美学、政治文化等维度分析文化产业,而后者则直接从文化产业的实践中总结问题,倾向于对文化产业的生产、流通、传播等过程的探讨。[3]高字民《拟像、景观审美和当代文化创意产业》(人民出版社)从美学角度对作为哲学观念的文化产业进行了考察。近年来视觉文化及其审美问题一直是美学、文艺学、文化研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从根源来看,视觉问题的凸显与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有着直接关联。虽然我们不能说文化产业的生产与消费就是关于图像的生产与消费,但我们却无法否认图像的生产与消费(影视、广告、摄影、旅游、视频、演艺等)是当代文化产业的重要促成部分。高字民将审美文化在文化创意时代的嬗变,拟像审美与影视艺术的内容生产,景观审美与戏剧文化的产业革新等问题关联起来,既注意到了审美文化产业化的现实,又注意到了文化的产业化进程所造成的视觉审美扭曲、变异等现象对主体精神的异化。在考虑到这一矛盾同时,充分考虑到了从视觉审美到视觉文化产业的革新,以及视觉审美对文化产业的促进作用,无疑对理解文化产业与视觉审美之间关联具有启示意义。
与哲学、美学层面的批评相呼应,对文化产业实践的理论思考则是文化产业理论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向。从2018年的出版情况看,这方面的著作呈现三大特点:
其一,对文化产业运营中的某个问题进行学科性检讨。如《文化产业策划学》(刘玉平等,山东人民出版社)、《文化产业创意学》(王万举,花山文艺出版社)等。他们以学科的视野分别考察了文化产业中的策划问题和文化创意问题,对其理论基础、问题域、特征、功能、案例、方式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初步构建了一套具有普遍性的学科理论构架。
其二,直接从理论层面探讨文化产业运营中所遇到的问题。《文化创意产业的经济效应》(周永根,中国纺织出版社)以文化创意产业的资本属性与经济增长机制、价值链与产业关联作用以及对就业的直接影响与波及效应为基础,分析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持续创新的经济动力,如何实现对经济效率、产业关联与就业增长的促进作用。《创意社区——艺术型创意产业集聚区研究》(李伍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则从对创意社区活动(特别是艺术型社区)所涉及的理论问题(创意社区的定义、发展、场所、规划原则、共同体生态以及创意社区与创意集群的关系等)进行了系统梳理,对我国构建适合自身发展需求的创意产业集聚区具有理论指导意义。《中西部地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机制研究》(喻汇等,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同样是讨论文化产业的集群问题,但其重点在于如何推动中西部文化经济欠发达、创新人才匮乏、产业基础薄弱地区的集群优化路径。《文化创意产业动态及其空间效应: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马仁锋,浙江大学出版社)则将注意力转向了文化产业动态与城市——区域关系重塑问题。国际经验与中国的现实表明,新兴产业动态与城市——区域关系重塑是全球城市地区发展的重要动因,而文化创意企业空间动态和城市——区域关系之间也存在着交互影响机理。作者以城市地理学与文化经济学理论相融合的方法所提出的“趋向创意城市区域的文化创意产业治理”结论无疑是对文化产业治理问题的进一步开拓。
其三,考察文化产业在新的政治、经济、技术语境下的定位与发展。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区域间合作的加强、数字技术的变革以及互联网文化的兴盛,文化产业又再一次走向了变革的当口。《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中文化产业作用机制研究》(赵铁,人民出版社)聚焦于文化产业在区域间合作中的作用问题。在作者看来,文化产业是推动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重要动力,是维系和平的纽带,促进合作的基石与实现共赢的载体,因此必须健全中国—东盟文化产业合作交流机制,推动文化产业“走进东盟”,这就需要政府、市场、社会等多层面的共同努力。而颜聪所著的《新媒体视阈下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研究》(中国纺织出版社)着力考察了新媒体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多重关系,以及新媒体视阈下如何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问题。在作者看来,文化科技融合是当代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语境和契机,它推动了文化创意产业的业态革新。而实际上,新媒体艺术已经与文化创意产业深度整合在一起,前者为后者提供新鲜血液,后者为前者提供资金和市场支撑,二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的。[4]
不管是审美变革与文化产业之间的互动,还是对协同创新、集聚区、产业融合等问题的讨论,他们的落脚点虽然是从理论层面探寻维护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的路径,但其出发点却与产业实践不可分割。这表明只有立足于产业实践的发展,文化产业才能在理论层面常释常新并取得进步。
除了总体性或者国家层面的研究之外,区域文化产业研究也是2018年文化产业出版著作的一个重要维度。区域文化产业研究的凸显一定程度上是各省市及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呈现。这些研究大部分聚焦于综合研究或业态研究,主要植根于各省市的文化产业发展实践及地方特色文化,以总结出产业发展中的问题以及未来的趋势。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推出的蓝皮书系列《四川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18)》(向宝云等主编)、《深圳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18)》(王为理主编)、《天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17—2018)》(谢思全主编)、《湖北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18)》(黄晓华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18)》(荣跃明主编)以及中国戏剧出版社《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重点和难点与对策研究报告》(赵玉忠)等著作皆是对各省市过去一年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的总结。在体例上,这些著作也颇为相似,主要由总体发展报告、行业报告、专题报告等内容构成,其中总报告阐述总体发展特点、难点、问题、趋势、对策等;行业报告聚焦于自身特色且发展较好的行业,在体例上也大致可以分成现状、问题、趋势、对策等几部分内容;专题报告则聚焦于近年来自身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或者案例。
而《中国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李炎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则以更为宏观的区域视野替代了省市视野。该书以2015—2017年中国文化产业区域发展为对象,分析了环渤海、长三角、东北、东南、中部、西南和西北七大区域的文化产业发展,并对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进行评估,对区域文化产业的研究成果和重要事件进行了梳理。总的来看,区域文化产业稳定发展,长江三角洲地区持续领跑是我国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现状,虽然总体上的文化娱乐消费持续高涨,但区域差异也较为明显,不同的区域应当采取不同的对策。如粤港澳大湾区的深化区域合作战略,长三角地区的提高“服务化”策略以及构建“西北文化旅游产业圈”策略。
除了研究报告这类宏观性著作外,另一类区域文化产业研究著作则是以具体问题为核心的。《杭州文化创意产业政策效应研究:以产业政策支持、效用、评价及知识产权制度供给为中心》(谌远知,经济科学出版社)考察了杭州的文化创意产业政策效应和知识产权制度实践,提出了如何通过知识产权来构建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链,如何搭建以版权为核心的基本制度等颇具创新性的问题。《河北太行山文化产业带构建与发展策略》(杜浩,人民出版社)从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品等层面考察了构建河北太行山文化产业带的问题、原则、重点、策略等问题。《中国沿海地区旅游产业结构与旅游产业集聚》(刘佳,经济科学出版社)聚焦于对旅游产业结构与集聚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机理剖析,提出了优化结构和产业集聚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的观点。《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研究——以北京文创产业为例究》(赵玉宏,经济日报出版社)认为,文化创意向各行业的渗透以及文化产业各部门之间的协同、融合是文化产业不断转型升级的重要表征,同时也是重要动因,而不断推动融合发展(技术的、产品的、企业的、市场的)也是构建创新型经济的重要手段。
文化产业分行业研究也是2018年文化产业出版著作的一大特点。这些研究既有对行业发展现状的讨论,也有理论层面的建构,其范围主要集中在动漫游戏、电影、出版、旅游、视频、设计等六大行业领域内。
第一,动漫游戏产业。2018年的新著集中体现为动漫游戏新业态的考察。蔡湫雨《电竞经济:泛娱乐浪潮下的市场风口》(人民邮电出版社)指出,电子竞技目前已经与泛娱乐主义思潮密切整合在一起,不仅是一种带有强烈虚拟体验色彩的产业形态,更是一种吸人沉浸的文化现象,因此必须从产业经济角度对其进行立体分析。如果说蔡湫雨注重对电竞经济的产业链、商业模式、新业态(直播、VR等)进行考察,那么王萌等著的《电竞生态:单子游戏产业的演化逻辑》(机械工业出版社)则注重对电竞历史变迁的考察,二者可谓相互补充,共同为电竞经济的理论阐释提供了一条探索路径。陈海燕《网络文学与动漫产业互动发展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关注的是网络文学如何与当代动漫和游戏构建良性的互动发展关系。书中尤其考察了网络文学IP通过何种途径高效、有序、高质地转换为动漫、游戏产品,准确呈现了数字技术与文化生产之间的互动态势。
第二,电影产业。2018年国内电影产业著作基本上围绕着产业现状研究与电影产业理论探索两个层面展开。在产业现状方面,陈岩主编的《中国电影产业发展趋势报告》(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从近年来中国电影产业的大环境、营销创新与媒体/技术融合、消费者研究以及产业发展趋势的角度,剖析了电影产业发展的动因和电影媒体的营销价值。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编著的《2018年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中国电影出版社)从政策、投融资、制片、产品、制作、院线经营、市场与票房分析、营销、网络电影等多个层面呈现了2017—2018年间中国电影产业的总体发展情况。而卢斌等著《全球电影产业发展报告(201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则放眼全球,将北美、欧洲、亚太和中国作为4大研究视域,聚焦了全球电影产业的潮流与热点。值得注意的是,此书树立了“大电影产业”的视野,特别注重电影与娱乐产业之间的融合、协同发展问题,以及互联网给电影产业带来的冲击与改变。在理论探索方面,欧阳云玲《中国电影产业制度变迁研究》(科学出版社)立足历史视野对新中国成立前、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后、融媒体时代的不同电影产业制度进行了分析。司若等《短视频产业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考察了微电影、短视频产业模式、产业链建构,在此基础上对短视频与微电影加以区别,并对未来短视频的发展进行了预测。
第三,出版产业。这方面著作以《数字出版产业链研究》(曾元祥,武汉大学出版社)、《版权产业经济贡献调研指南》(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人民出版社)、《2017—2018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张立主编,中国书籍出版社)等为代表。从类别上看,这些著作仍然是建立在对出版产业实践问题的回应上的。从目前的产业构成来看,数字出版已经成为出版业业态创新的生力军,其规模截至2017年年底已经达到18.25亿元[5],其中网络游戏、在线音乐、原创网络文学等领域均迎来了较高的增长。《2017—2018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张立主编,中国书籍出版社)指出,未来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将迎来内容为王的时代,其生产创作将逐渐专业化、知识变现方式将更加多元化、专业分工将精细化,同时IP价值潜能也将得到充分释放。[5]《数字出版产业链研究》(曾元祥,武汉大学出版社)一书阐述了数字出版产业链的形成与演化基础,并对数字出版产业链的基本构造、运行机制、运行效益等问题进行了系统审视。《版权产业经济贡献调研指南》(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人民出版社)系统介绍了版权产业经济贡献调研的新进展,包括涉及的基本理论、法律概念、模式、方法、工具等。值得注意的是,该书提出了调研工作的核心内容——计量程序,并对具体的使用方法进行了介绍。不可否认,版权产业经济贡献调研(涉及对国家的GDP、就业、薪酬、对外贸易等指标的贡献程度)对了解版权产业自身发展状况以及版权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具有重要意义,本书的引入无疑可以为相关测度提供一个理论参照。
第四,旅游产业。2018年旅游产业研究主要关注的是特色小镇建设、旅游产业的发展与创新路径、旅游产业的历史演变及其影响等问题。特色小镇是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融合产业、旅游、文化、社区功能的创新创业发展平台,是目前旅游产业的最新形态。陈可石《美丽中国——特色小镇规划与设计》(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分门别类地介绍了特色小镇的设计背景、理念、过程、图纸等,展示了中国特色小镇的建设成果。《智慧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刘军林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一改以往智慧旅游研究偏重于智慧景区、智慧城市等单维度的弊端,从宏观性的产业角度分析了智慧旅游所涉及的金融服务与消费互动、旅游电商、智慧乡村休闲、智慧旅游公共服务、智慧景区、智慧旅游规划、智慧旅游管理及应急系统等问题,呈现了旅游产业高度融合性的内在逻辑。相比之下,《旅游城镇产业集群动态转变研究》则考虑的是跨界融合之后的旅游产业集群问题,注重的是旅游产业的规模化效应的内在形成逻辑,即旅游城镇产业集群如何由单个集群向多个集群衍生再到区域旅游系统的过程。
第五,设计产业。设计产业既是文化产业的重要门类,也是文化产业化的重要手段,是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的源头。《中国创新设计发展报告(2017)》(王晓红等编,人民出版社)在全球产业革命和制造业变革,以及创新发展驱动战略下全面分析了我国创新设计取得成就以及面临的问题和制约因素,并给出了适当的对策建议,如从完善创新设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相关财税融资政策、加快探索设计人才体制机制创新、优化创新设计发展环境、推动设计服务业交流合作与对外开放等。在理论探索方面,《节约型包装设计》(严晨等,清华大学出版社)以理论和图片相结合的方式介绍了节约型包装的设计理念、规范节约型包装的设计原则,并分层次地讲解了节约型包装的设计方法,力求从设计的角度倡导节约型消费观念。《时尚与文化设计——消费社会中时尚与文化产业的理论思考》(王文松,知识产权出版社)从消费社会的规范视野出发,将时尚与文化产业在文化设计的规范效能中关联起来。作者不但对现代时尚在大众文化、身体、奢侈等多个领域的呈现进行了考察,还对中国现代文化产业开发中的古城设计、博物馆设计进行了哲学思考。
第六,演艺产业。从构成来看,演艺产业仍然可以细分为舞蹈、戏曲、话语、相声等诸多门类,但从2018年的出版著作来看,主要集中在院团和舞蹈两方面。《中国演艺市场发展报告》(李小牧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认为,2016年以来中国演艺产业呈现了市场效益连续增长,各类演出渐趋特色化、院团与剧场经营优化、演艺与互联网双向融合、资本投资不断增加、市场整合速度加快等特点。[6]除了对国内演艺市场的分析,该书还格外注意演艺产业的对外贸易情况。2016年演艺对外贸易虽然在创作、主体发展、发展支持政策、平台建设等各方面保持着积极的发展态势,但也面临着优秀品牌缺失、现代企业制度不完善、外向型演艺经营管理人才匮乏、行业融资环境不完善等问题。[6]在作者看来,演艺产业让观众在愉悦和欣赏中获得情感认同,是实现对外文化传播的智慧途径,必须加快制定措施促进演艺产业的“走出去”。作者在2018年出版的另一部著作《中国演艺院团改革发展:现实与出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则从系统考察了中国演艺院团经营和管理中的诸类问题,树立了以改革推动演艺产业发展与“走出去”的视野。由张朝霞主编的《中国舞蹈创意产业发展报告》(中国城市出版社)则勾勒了在国家相关文化及教育政策推动下的中国舞蹈创意产业2015—2016年间发展现状与趋势,描述了相关政策的发展轨迹及其实施绩效,特别是针对国内知名舞蹈团(如中央芭蕾舞团、中国东方歌舞团、广州芭蕾舞团、北京当代芭蕾舞团等)以及重点城市的舞蹈演出市场进行了调研。
在文化产业跨界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尽管并非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能进入产业化开发环节,但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文化产业的内容选择、商业模式构建等层面的推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而随着文化产业的不断深入,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越来越呈现为通过产业化的形式进行(生产性保护),如此既可以解决资金问题,又可以提供市场,甚至为非遗保护提供创新性路径。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的双向互动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综观2018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主要集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门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研究两个层面。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为了更好地传承,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说,学术层面的梳理、挖掘、介绍也是一种传承。卢杰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濒危评价及数字化保护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综合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濒危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各层级因子指标的权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数字化保护的对策。曹德明主编《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与启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以4册的体例,讨论了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美洲五大洲38个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验与方法。其中,诸多文献是首次出现在国内研究领域(特别是部分非洲、美洲国家),对国内,无疑在资料上弥补了相关的空白,对我国综合吸收各国的经验,提升自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能力和水平具有重要价值。
在非遗保护方面的另一重要著作是谭东丽所著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在作者看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能仅仅诉诸行政和人民自觉,还应当诉诸法律。从内容上看,作者主要讨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模式问题,并辅以典型的案例,在调研考察北部湾地区部分非遗项目之后,提出以地级市为基本单位,完善地方立法,并从行政、知识产权与综合保护等三种模式相结合作为主要方法。而由马振所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生产性场域研究》则是从开发性保护层面着手的。全书以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个案,通过旅游对“西兰卡普”“女儿会”“摆手舞”影响的考察,一方面肯定了现代旅游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对旅游所带来的某些消极影响进行了梳理,并尝试提出了解决对策。
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的是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技能、知识体系、表演、表现形式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场所等。不仅如此,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受到地域、族群等因素的制约,在构成上是极其复杂的。从2018年国内的门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来看,大致有宗教、技艺、武术、艺术、体育、节庆等六个层面。主要包含《中国宗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与保护研究》(田青编,文化艺术出版社)、《萨满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陈佳,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传统武术的现代化发展》(王琼,中国纺织出版社)、《宁化客家艺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张桃,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广西卷)》(陈小蓉等,甘肃教育出版社)、《中国节庆文化与节庆文化产业》(范建华等,云南大学出版社)、《手工技艺保护论集》(邱春林编,文化艺术出版社)、《走近非遗:历史、祖先与苗族女性服务变迁》(聂羽彤,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等九部著作。这些著作无疑从不同领域推动了非遗保护工作的具体化,他们既注意到了不同种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特色以及保护手段上的不同,也注意到了当代文化产业对非遗保护的冲击与渗透。这也提醒我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而对于作为文化产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哪些种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产业化或需要产业化,哪些不能产业化,以及能适应何种形式的产业化等问题都需要在详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实行。
总体上看,2018年国内文化产业研究保持着迅猛的发展态势,在理论构建研究和产业实践研究层面都有大量著作问世,体现了强烈的现实关怀与问题意识。
具体来看,这些研究呈现了三个层面的特点:从研究特色上看,文化产业的史论研究进一步深化,产业类别逐渐细分,区域性研究逐渐增多。从研究性质上看,不管是文化产业的总体研究还是行业研究,在注重产业现状分析的同时,亦注意到了理论层面的建构和反思。从研究内容上看,传统业态研究持续强势,新兴业态研究开始显现。尽管从出版层面看文化产业研究在总体上是趋好的,但我们仍然不能忽略其中存在的问题。首先,多数著作是从文化产业的经济属性层面考察问题的,而忽略了文化层面,更少了文化的批判与反思。其次,对文化的内容研究和创新研究不够。最后,对文化新业态关注不够,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意转化研究也不充分。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文化产业作为一个时效性极强的研究文本,多数问题还未来得及呈现在学术专著的研究方面(实际上多数新问题研究是以学术论文形式呈现的)。随着十九大报告将“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作为主要发展新目标,文化产业研究也将面临更多新问题。文化产业著作在紧跟产业实践的同时,还应当做好理论的深化和提升工作,如此才能发挥更大的社会效应。
注释
[1]王亚南编.中国文化产业供需协调检测报告(2018)[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封底.
[2]陈桂玲,牛继舜等.日韩文化创意产业国际化发展经验解读及启示[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18:前言.
[3]金元浦编.文化创意产业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
[4]颜聪.新媒体视阈下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14.
[5]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课题组.《2017—2018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解读[J].出版参考,2018(8):5—8.
[6]李小牧,朱克宁等.中国演艺市场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1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