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恩艳 贵州城市职业学院体育学院
通过对贵阳市中小学大课间开展情况以及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利用的情况了解,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贵阳市中小学大课间开展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可操作性的对策。为现阶段贵阳市各中小学开展符合本地特色的大课间活动拓宽思路,更重要的是为贵阳市中小学制定及完善大课间活动实施策略提供理论参考。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对中小学开展大课间的情况及中小学大课间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分析研究。
本文就当前贵阳市中小学大课间开展的情况及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利用的情况对相关的专家、教师等进行访谈。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在学校教育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及在传统课间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活动时间长,活动内容及组织形式灵活等,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目前贵阳市各中小学大都积极开展着大课间,但是的开展情况不是很乐观,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如有的中小学观念陈旧,仅流于形式;内容单调乏味,形式过于简单;场地、器材设施利用不合理,甚至很多地方学校的场地、器材等缺乏;大课间活动锻炼的实效性、广泛性较差,不能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激发不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与兴趣等,使中小学大课间失去了它原来的本性,严重阻碍了大课间在贵阳市中小学的开展。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各式各样,种类繁多,特别是在贵州这个少数民族众多的省份,对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学校的开展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就目前的文献资料显示,民族传统体育在贵州的各类学校中开展的情况并不理想,除了在部分高校中开设得有这门课程外,在中小学中开设的情况更是不乐观,更别说是在大课间开展了。所以,贵阳市中小学大课间对于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开发利用几乎处于边缘化状态。
根据国家教育部颁发的《教育部关于落实保证中小学每天体育活动时间的意见》,学校不仅要将大课间体育活动纳入课表按时进行,而且还要积极探索,不断丰富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因此,贵阳市中小学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身心发展特点,重要的是结合贵阳当地的民俗等,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入大课间,作为大课间内容。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入中小学大课间具有可行性,这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实用性、普及型、传承性及趣味性等,能够满足中小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吸引更多的中小学生参与到大课间活动中来,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1.做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收集、整理工作
要将民族传统体育引入到贵阳市中小学大课间,必须做好民族传统体育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因为民族传统体育有很强的区域性,要将它们原原本本地引入开展还是有一些难度,所以必须做好它的收集、整理工作。
2.熟悉掌握各类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为了更好在大课间活动中引入民族传统体育,教师应该熟悉掌握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并将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运动的一些相似之处以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活动方法与规则介绍给学生,让学生更快更好地了解掌握这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通过相关知识的学习,增大学生的兴趣,促进他们积极参与到大课间活动中来,
3.改良创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事物只有不断地创新才会有生命力。所以我们应该根据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对现有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创新,例如可以通过简化规则、降低难度等方式,还要根据学校的条件,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改良创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形成自己学校的大课间活动的特色。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体育课的延伸与补充,它的开展不仅可以调节学生在室内紧张的文化学习气氛,还可以满足学生对体育活动的需要。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省份,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当地的传统体育项目,这些项目适合不同年龄、性别和身体素质的学生参与。但是这些民族传统体育在中小学大课间活动中的开展情况却不容乐观。所以,为了促进民族传统体育在贵阳市中小学大课间中开展,我们可以做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收集、整理工作;熟悉掌握各类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加大对贵阳市中小学大课间活动的投入力度,以保证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满足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