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岗 四川省简阳市石桥中学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应是保持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和道德健康的状态。要达到健康状态的基础,就是有一个强健的体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而高中学生处于高中学习阶段,学习强度大,心理压力大,而且运动时间少,所以高中体育课的利用率应得到应有的提升。教师应培养学生的体育竞争与合作意识,体育同德育相融合促进健康发展,多元评价帮助学生身心健康建设,让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得到同步发展。
是需要体育教育公平还是不让每个学生掉队,这是一对矛盾体,要让高中学生在体育教学课堂上达到心理平衡的基础上进行高效的体育锻炼活动的参与,需要学生有竞争与合作的意识,让学生在接受其他学生相较于自己优异或糟糕成绩的同时,也接受自己的体能素质水平,让学生在竞争意识与合作意识并存的状态下,提升学生的身心健康素质水平。
例如,教师在教学“提高田径运动技能”时,教师在田径-接力跑项目中提升学生体能素质水平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合作意识,让学生的体育课堂学习过程中有一个比较好的心理状态,教师组织学生按照男女生分开,组成不同个组别,男女生组之间各进行田径-接力跑,在为小组争求最佳成绩时,学生的竞争意识充分被激发。在小组赛前的接力跑上挑式、下压式交接棒技术动作的练习过程中,组员之间为了小组总体的好成绩,与同组的同学沟通合作,技术熟练的帮助技能不熟练的学生进行掌握接力跑中上挑式、下压式传接棒技术动作要领,充分展现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促进了学生在体育课堂上良好心理状态的学习。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应是保持身心同时健康。因此,高中体育教师要达到提升高中学生健康水品个教学目标,要重视德育教育在高中学生心理健康建设方面发挥的举足轻重的影响意义以及作用。这要求高中体育工作者在日常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既要是学生掌握运动的基本专业技能,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更要将德育渗透进具体的体育教学实践中,真正做到身体和心理健康建设的和谐统一。
例如,教师在教学“球类运动”中的篮球基本动作与技巧的内容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让绝大部分学生能够做出低手投篮的动作,训练篮球的基本技术过程中,因为篮球数量有限,而人数众多,所以教师在组织学生排队练习过程中有效培养了学生的体育道德意识。而通过针对学生身体素质的练习,除天气异常恶劣的情况外,教师常组织学生在室外环境中照常进行,不管时炎热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教师为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都会鼓励学生不但应该不会比这样不利的室外环境条件,反而应该利用好这一恶劣的自然天气因素塑造学生自身坚强的意志力。久而久之,学生们都逐渐养成了不向困难低头,不向挑战屈服,敢于向困难发起挑战、奋发向上的优良的坚强意志品质。
一般体育课程的目的通过多元评价显示出课程动机主要为:增强学生的体质,掌握技术技能,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和培养团队合作能力等。而如果经过教师多元评价,体育课程的目标与学生的动机之间存在一定差距,那么,教师应及时的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与学生共同探讨成绩中所反馈出的问题,让学生认清自己的不足,并根基自己的不足来进行学习,最后取得实质性的进步,从而利用体育课堂这个学习平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素质全面发展。但是体育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应注意,评价的价值观,评价的价值观是人们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性质的了解,它对人的影响既是观念性也是实际性的。什么样的观念就会有怎么样的教育评价体系。所以,体育教师应有科学的、统一的、客观的评价体系,对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传递出的教学信息进行反馈,从而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培养学生终身运动的意识,纠正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情感态度和体能素质上升幅度,促进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
综上所述,提升高中体育课程的利用率,增加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项需要教师在长期教学经验积累过程中,不断完善教法,改进教学理念,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切身感受到体育教学所带来的效果,提升高中学生体质水平,从真正意义上让高中体育教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让学生通过高效的体育锻炼,拥有良好的精神状态,为他们全身心投入到为参加高考而努力学习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