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习作评改 提高评改能力
——对作文评改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2019-11-26 19:10
读与写 2019年11期
关键词:习作作文评价

周 宏

(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四十七校 山西 大同 037000)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点睛之笔。但是长期以来,我们教师都重习作前的指导,而轻习作后的评改,且评价方式与评价主体都过于单一。教师的着力点是放在“写什么”、“如何写”的指导上,对于评改则缺乏足够的重视。一堂作文讲评课往往成了“新闻发布会”,成了教师的“一言堂”。

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我认为,作文讲评应走出教师唱独角戏的误区,重视培养学生自改、互改作文的能力。叶老早就说过:“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所以,教师一定要更新教育理念,将习作教学的重心由作前指导向作后评改转移,把评改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评改的主体,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实现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从而提高习作评改能力,提升写作能力,以期达到“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的理想境界。

教学中,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1.读写结合,自改自评

叶圣陶先生说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因此,我们必须将作文评改的权利交还给学生。每次习作后,应首先让学生自改自评。所谓自改自评,并非老师放任自流,完全由学生自己评改,而是把阅读课中学到的写作方法提炼总结,迁移到习作及评改中。同时老师要结合每次习作的不同要求,给学生提出操作性强的具体自改要求和评改标准,然后再让学生依据标准自评自改。刚开始学习自改时,要求不宜提得过多,标准不宜提得过高,以免打消学生的积极性。等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有了一定的自改经验之后,再适当增加自改的要求。这样做,不仅很好地体现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循序渐进的原则,而且能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习作评改能力提高一个层面。

2.小组合作,互改互评

心理学研究表明,同伴的建议比教师的评语更直观、更易接受。当学生自己的作品被朋友赏识、分享时,才会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习作成功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习作的成就感,树立写作的自信心。小组合作,互改互评,不仅给学生提供了合作学习的平台和互相赏识的机会,而且真正做到了把作文评改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关注了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通过互改互评,学生既增进了了解,又加强了合作;既学会了推敲语言,又体验了“斟酌之乐”。既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评改欣赏的能力,学生之间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合作,作文整体水平会得到的很大提高。

当然,在学生互改互评时,教师应积极参与学生的讨论,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切不可放弃自己的主导之责。

3.示范引领,教师评改

在评改作文时,教师一定要发挥自己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学生自改自评、互改互评的基础上,教师再认真评改批阅,要眉批、总批相结合。要用一双慧眼去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大到审题、立意、构思,小到一句话、一个词、一个标点。要有针对性地搜集一些优美的语句、精彩的片段、新颖的开头、精妙的结尾等,并不失时机地将这些闪光点在讲评时展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尽情地去欣赏,去品味,去体会其妙处,去借鉴,为自己的习作锦上添花。

评讲时,将批改时选取的优秀习作、精彩的语段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让同学读,或让作者自己读。要求大声地读,声情并茂地读。如果是自己的作文,通过教师恰当的肯定和鼓励,加上自己的朗读,学生会发现自己作文中的成功与进步,为此而产生满足感和成就感。在这样的朗读之后,教师再相机作些直观具体的讲评,学生不仅会在选材立意、遣词造句等多方面、多层次有所领悟,而且会产生新的写作冲动。“我要写得更好”,这样的念头将促使学生不断地阅读。在阅读中积累更多的好词佳句,感悟更多的写作技巧,同时也滋养他们的灵魂,陶冶他们的情操。“我会写得更好”,如此的信心则会驱使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勤于练笔,积累更多的写作经验。在写作中放飞充满童真的心灵,涂抹多彩的世界。让每一位同学都有“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的机会,通过精彩片断的讲评使学生领略到成功的愉悦感,并激起写作的兴趣。同时,也要让学生认真想一想,教师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修改,这样的修改是不是好。读完了,想好了,再同桌、前后交换阅读,这样的讲评有很大的实效性。同时,也为培养孩子自改和互改能力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另外,作文讲评一定要做到有的放矢,客观公正,一分为二。既不能一味否定,当众指责,使学生无所适从,失去作文兴趣,也不能轻描淡写,养成学生不良文风。要用中肯的语言,学生易于接受的态度开展讲评。即使是很差的作文,也要肯定其点滴成功之处,适时适度地进行表扬鼓励。这样,就会树起后进生的信心,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随着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学生一定会写出好作文来。

4.再度自改,臻于完美

俗话说:“文不厌改。”千斟万酌,才能臻于完美;博采众长,方能成就佳作。“再度评改”,即学生在自改自评、互改互评、老师评改的基础上,依据评价方法,运用修改符号,再度修改自己的习作,使之趋于完美。

多年来的作文教学经验告诉我们,作文批改不是一次作文的结束,而是本次作文高潮来临时的前奏。而这“高潮”就是作文评改,也是下次作文的开启环节。这样,一篇习作至少经历了“自改自评——互改互评——教师评改——再度自改”四个环节。但这四个环节绝非简单的次数叠加,而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是一个写作能力悄然提升的过程。经过这样的“雕琢打磨”,何愁成就不了一篇篇佳作呢?长此以往,叶老所说的“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的理想境界便指日可待……

猜你喜欢
习作作文评价
针刺治疗术后肠梗阻的系统评价再评价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习作展示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