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制教学中如何立足学生主体地位

2019-11-26 19:01:38张爱珍
小学生 2019年1期
关键词:道德社区情境

⦿张爱珍

在小学道德与法制教学中,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并结合学科教学的特点,教师要立足学生主体,以学生为发展的根本目标,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通过营造课堂氛围,创设探索情境,给学生更大的自主探索空间,并设计针对性的问题,通过问题引领学生进入课堂探究活动之中,并强化学生的实践活动,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但在现实教学中,很多教师仍然延续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忽略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将这门学科过度压缩知识点,仅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的知识点,硬灌硬塞给学生,导致课堂教学质量低下,学生收效甚微。基于此,笔者认为,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突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领学生自主探究,从而有效提高教学的实效性。现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肤浅论述在课堂教学中如何立足学生主体性,提出几点具体化的策略。

一、营造浓厚的课堂探索氛围,激发学习热情

对于小学道德与法制学科来说,学生对此非常熟悉,教材的编写也突出学生参与探索的情境,通过营造浓厚的课堂探索氛围,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索,以学生亲身体验与实践为基础,能够唤起学生的参与热情。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教学目标,创设课堂情境,将学生置于丰富的情境活动之中,让他们通过自主探究,获得真切的感受和体验,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从教材的编写内容入手,再融入符合学生实际的探究性内容,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进行情境渲染,如画面再现、实物演示、人物对话、言语表达等不同的课堂情境,学生对此非常感兴趣,必要时也可以带领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丰富课堂学习形式,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度。

例如,在引导学生对“社区”的认识时,可以将学生熟悉的社区现状,好人好事,环境保护等通过视频播放出来,改学生感受到某小区人们和谐生活的幸福画面。然后让学生发表自己对所在社区的看法,他一言你一语,学生感受到自己都生活在快乐和幸福的社区中,人与人之间友善互助,人人都为小区的干净、整洁、美丽贡献自己的力量,每一位学生在课堂情境的渲染下,他们情感得到启发,思想受到教育,都认为一草一木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社区是大家,我们都为社区做贡献。这样的课堂情境的营造,学生就会乐于探究,兴趣盎然,课堂参与度得到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增强。

二、设置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索

有效的课堂教学离不开具有价值性的问题引领,通过有效的问题设置,让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获取知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设置有价值的问题,这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所在,也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教材内容的主要方式。结合道德与社会学科的特点,教师不但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课堂探究,更要善于设置有效的课堂提问,带领学生深入探究,自主体验,并课堂教学的重难点,思想和理念渗透到问题解决过程之中,实现有效课堂教学。

比如,在教学“校园里的号令”这一课时,要通过问题设置,让学生初步懂得遵守学校的生活规则与纪律重要性,形成规则意识,并让低年级小朋友适应学习与生活,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在具体的问题设置时,可以通过这些问题探索:(1)校园里的铃声表示什么意思?(2)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铃声告诉我们什么?(3)听了铃声,你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咱们演示一下吧!经过问题探究之后,学生知道了校园铃声表示的真正涵义,形成习惯等这些表象,还初步了解了时间的流逝,通过点滴积累,学习了科学文化知识。

通过教师的问题引导,学生能够根据教材内容展开自主探究,不但拓宽了知识面,而且能够有效生成课堂资源,提升学习兴趣和课堂认知。

三、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实现学以致用目标

学以致用这是道德与法制学科学习的最终目标。教师要把握教学的本质,并结合教材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初步具有法制观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等。为此,要从两个方面入手,将学生习得的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中,增强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方面,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组成互助小组,建构自主探究的课堂形式,强化有效的互动交流;同时,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组织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

比如,在教学“别伤着自己”这一课时,笔者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如果遇到意外伤害,自己有怎样的痛苦经历,家里人遇到意外伤害,给自己带来哪些烦恼,让他们感受到意外伤害带来的困苦;同时,学习防范意外伤害的基本方法,进一步发展自我保护的能力。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让曾经受到过意外伤害的学生走上讲台,现身说法,并将自己为什么受到这次意外伤害的?我们应该如何防止意外伤害呢?给他们自主实践与交流的空间,通过实践发现,课间猛跑,踢球不注意,上下楼梯奔跑等,都会产生意外伤害,这些实践活动,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为学生进行有效的引领,也非常具有教育意义,能够达成运用所学内容提升自己的能力。

总而言之,在小学道德与法制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立足学生这一主体,更新教学理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并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带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道德修养,培养优秀思想品德,为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道德社区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十几岁(2021年24期)2021-11-18 02:18:40
社区大作战
幼儿园(2021年6期)2021-07-28 07:42:08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当代陕西(2019年16期)2019-09-25 07:28:38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