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互动成就有效语文课堂

2019-11-26 18:54:44王恩玲华永盛
文学教育 2019年13期
关键词:差生师生数学

王恩玲 华永盛

当下课堂教学存在着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教学的高耗低效,即学生学得苦,教师教得苦。不能不承认,近几年来多种因素导致相当一部分中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缺乏或减退,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影响极大。因此探究“有效课堂”的教学将成为一种教育的必然,无论是在教育理念还是在教学方法等方面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新教材倡导学生亲身体验和探索知识,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知识,使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在课堂中师生互动是我们进行数学课堂教学的主阵地,是创造有生命课堂的主渠道,在实践中要处理好互动中形式与实质的关系,构建起轻松和谐的数学课堂“学习共同体”。教学活动中的学习气氛是教师培养起来的,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关系,对于维持学生的兴趣和注意至关重要。教师要用对每个学生的态度,双方情感的协调和信任的合作关系,来感染和唤起学生的学习情感。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该如何实施有效的师生互动,使师生互动能够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呢?

一.密切师生关系,共建和谐课堂

师生之间的关系决定课堂教学的面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新课程实施和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师生间无时不在进行着微妙的情感交流,学生的情感自始至终都伴随着教学的各个阶段。”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每一个细节、表情,或者一个眼神,一句话都直接影响和谐的气氛。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尊重,不懂得尊重学生,对学生没有关心爱护,摆出一幅教师的架子,课堂气氛就会显得冷淡,学生会感到压抑,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只有尊重和爱护学生,学生才会与老师主动配合,积极参与课堂自始至终处于和谐的氛围中。教师在课堂上是学习环境的营造者、学习过程的参与者,问题讨论的合作者,学习方向的引导者。在课堂上,老师不能随便抛出一个问题让学生无准备思考,无秩序讨论,自己则站在讲台不参与、不引导,最后随便总结完事,体现不出师生的互动与合作,这样的课堂不和谐,所以教师要努力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心理舒畅中上好数学课。

二.调和学生关系,发展和谐课堂

新的课堂教学理念要求学生间的关系体现出平等、互助、合作、竞争。同学间通过交流与合作能做到取长补短,求得同学间的“和谐”并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合作的成效,培养他们的合作及创新能力。特别是调和“优生”与“差生”之间的关系,因为存在一些“优生”瞧不起“差生”,不愿与他们合作、探索。而所谓的“差生”因为基础差又缺乏自信心,产生了一种自我保护的心理:说出来怕被别的同学笑话,干脆不说。作为教师,就得调和他们之间的关系。例如:我在上数学课时,分成几个互助小组,将有差生分组,进行问题讨论交流,在展示环节时尽量给差生发言的机会,来阐述本组结果,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并赞扬优生在小组中的付出,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以情换情,以情育情,使每节课都成为育体、育心、育人的过程,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和谐的氛围,使优生更优,差生迎头赶上。

三.指导合作探究,完善和谐课堂

教师在课堂上应让学生有目的地主动地发现新知,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主动构建自己新的认知结构,不是只停留在表面的现象。教师应引导学生去了解、探讨一些高层次的结论,如数学思想、规律、定理、法则、公式等,否则只是“表面繁荣”,不是真正的和谐课堂。如在进行探索“垂径定理”教学时,为增强空间观念,动手操作这个过程可以课前让学生自己操作,因为数学课时紧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不一定只是在课堂上,如果这节课放在课堂上来操作,就是一个“表面的繁荣”,好像是让学生动起来了,可是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探索及验证,而这节课主要目标是经历探索的过程之后,掌握垂径定理,并能运用定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空间探索能力,目的是希望学生关注知识、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

和谐数学课堂师生亲密互动;和谐是社会的追求,也是教育的追求。和谐课堂需要教学过程张驰有度,老师态度和蔼可亲,因为和谐产生动力,产生最佳效益。数学课堂必须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构建和谐课堂,才能更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学习。

猜你喜欢
差生师生数学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00
我为什么怕数学
新民周刊(2016年15期)2016-04-19 18:12:04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新民周刊(2016年15期)2016-04-19 15:47:52
差生罗古奇
小小艺术家(2016年2期)2016-02-22 03:00:29
麻辣师生
让“差生”变好其实很简单
人生十六七(2015年6期)2015-02-28 13:08:32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中国火炬(2014年8期)2014-07-24 14:30:26
让“差生”在你眼里美起来
中国火炬(2013年10期)2013-07-24 14:42:32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
中国火炬(2011年12期)2011-07-24 14:21:44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