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宏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会把一些困难的或者我们不想做的事情延期执行,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这就是拖延症。若说拖延症的定义是,拖延不愉快但重要的行为;那么提前症的现象就是指不仅不拖延,还鞭策自己提早达成目标。提前完成任务,早日达成目标不是大家所希望的事吗?其实不然,提前症的危害并不小。例如由于之前的动机只是为了赶快达成目标,做事情缺少必要的深入思考的过程,而忽略了它的质量。同时,因为总希望自己在最短的时间完成最多的事,无法放松,造成了精神上的极大压力,一碰到事情就会紧张、焦虑。
由此可见,在生活中,一味地追求速度,什么事都抢在最前面完成也并不是最合适的方式。
相信大家也经常会看到一些公开教学,教师精心设计,巧妙安排,整堂课一个环节紧扣一个环节,安排得满满的,老师们没有一句多余的话。而学生呢,也像是打了鸡血一样,一但老师提出问题,手就“唰唰唰”地举了起来,似乎都不需要思考。如果一个学生回答不对,马上换一个,再不对,再换一个。如果还是不对呢?老师便急着引导,把答案引向目标,以便能让学生快速地答到点子上,可以继续提出下一个问题。这样的课堂,看似高潮迭起、容量极大,但是实际上学生掌握了多少,思维有没有得到训练,能力有没有得到提高?我们常常为了要向四十分钟要质量,所以一直尽可能的在一堂课上要完成最多的教学任务,要赶超别人的课堂。殊不知,这种不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追求表面的热闹,急功近利的做法是违反教学规律的。看来我们的语文课堂,也得了提前症呀!
那么如何治愈课堂教学的提前症呢?适度拖延是一个很有效的治疗方法。也就是需要我们在课堂适度的放慢脚步,学会等待。学生需要等待,在等待中他们感悟文本的内涵,寻求问题的答案,理清自己的思路,组织表述的语句,真正的学有所获。
语文学习是需要静下心来感悟的,不像数学、化学等学科,它是没有公式化的运算的。要使学生真正读懂一篇文章,读出他们自己具有个性的见解,不是靠老师炒冷饭式的讲解,而是靠学生自己的阅读、理解和感悟。况且,学生对文本的触摸是有一个过程的,得有充足的时间给他们进行阅读和思考。很多时候,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是极具个性化的。当然,静心等待的过程可能会暂时使课堂显得沉寂,冷清,但学生在经过足够时间的研读后,对文本的解读一定会达到预期效果的,甚至还会有惊喜。
(一)等待让“读”更投入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课堂上,教师应该提供阅读空间,舍得花点时间来指导学生借助教材学习阅读。也许,课堂上会因此而显得冷场,但是仔细观察学生,你会发现他们或在书上圈圈画画,或嘴里念念叨叨反复推敲,或是皱着眉头沉思……此时,学生获得充分的时间可以和文本深入对话,感悟内涵。看似花费了很长时间,实则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启动大脑,举一反三,全身心地投入,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等待让“读”更快乐 在小学语文常态课堂上,为了完成预设的过程,往往会发现教师“收”得太紧,“统”得太死的现象。一个问题提出来后,在几分钟内必须完成这个问题的交流讨论,而给学生自己阅读、探讨的时间过短,对学生来说只是为了应付任务,何来快乐?而课堂上的适度等待,能让学生努力挖掘文本中的“空白”,感悟语文的魅力,体会语言文字的价值,是一种思想获得启迪、享受学习乐趣的过程。
候答是指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后,等待学生回答问题这段时间内师生之间的行为和方式。而“候答时间”是指教师提出问题后等候学生回答的时间。候答时间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指在教师提出问题之后,让学生回答之前的等候时间,叫做第一候答时间;另一种是指第一个学生回答之后,其他学生或教师评价、补充之前的等候时间,叫做第二候答时间。一般来说,教师当堂提问后,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学生可能一下子没有反应,他们低头不语,陷入沉思,这时候我们最需要的是耐心等待,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深入思考。还有一种就是问题刚一提出,学生们便立即举手,急着想把答案公布出来,这种情况是否就不需要等待了呢?其实非也,急着举手答题的只是那么几个,大部分的孩子依然在思考,如果太早就让学生回答问题了,别的学生则会被他们的回答所影响,思维受限制,不会产生更多更有意义的答案来。大家千万不能为了赶进度,而无视那些需要较长时间思考的部分学生,只让个别优秀同学撑起一堂课,甚至有时变成了他们的专场秀。
语文课时还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在回答老师的问题时,讲着讲着,突然停顿了一下,忘记下面该说什么了,或者学生虽已回答,但答得还不够全面。如果这时教者立即换人,让别的同学来进行补充的话,就会让他失去了一次自己找到答案,公布正确答案的机会。其实只要稍稍加以等待,给孩子回答问题的时间稍长一些,不急不躁,让孩子能把自己的想法一股脑地说出来,这样学生会更加乐于表达,更加大胆自信。
我们经常会听一些教育名家的公开示范课时,他们不管在哪里上课,不管配合上课的学生认知水平如何,每一次,他们都会静静地站立于学生的旁边,用亲切的眼神细心倾听学生的回答。就算是遇到学生答题时吞吞吐吐,他们也都会送上鼓励的话语,微笑的眼神,耐心地听完每个学生的回答。吴非先生在《致青年老师》中提出:教者要学会等待,等待学生把话说完,让学生有机会把自己的思维一点点地呈现出来。
在课堂上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老师提问后,学生反应很热烈,积极地讨论起来。但是发现大家的意见不一致,教室里出现了两种甚至多种意见,大家各执其词、互不相让。这似乎是扰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和进程了,打乱了教师课前的预设的教学内容。这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呢?是生气地立即制止学生继续辩论,还是老调重弹,让学生暂停,把问题放到下课后再来解决呢?其实都不妥。此时的我们应该抓住难得的学生自主辩论的机会,在旁静听孩子们的话语,及时发现整个过程中的闪光点,等待结束之时给他们以总结,供孩子们过后进行回顾、探讨。
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正在交流的话题,不是马上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是适当地延迟评价,并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给予一定的点拨,用鼓励的话语,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大胆发言、畅所欲言,此时再对学生进行评价,既能让学生始终保持旺盛的举手热情,又能保证良好的发言质量。作为教师,我们要合理运用延迟评判,让学生能充分展现的自己的个性,把个体思维和想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提供给学生良好的环境,把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激发出来,使学生个人的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
总之,课堂上教师的“等待”不是消极的坐等,也不是无限的拖延,而是给学生多一些静静研读的机会,多一些自主探索的机会,多一些大胆表达的机会,更多一些与人合作交流的机会。大家要善于在课堂上学会等待,这既是一门艺术,又是一种课堂机智,更是一种境界。学会“拖延”,克服“提前”,因势利导,还原语文教学的本真,等待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等待学生跨越一个个障碍,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的真正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