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娟
(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七里河小学,甘肃兰州 730050)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语文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并使学生掌握一定语文知识的学科。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主要是阅读课程。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实力,群文阅读结合了之前传统阅读的优点,把一组文章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让学生阅读,并使学生在阅读中发展出自己的观点,进而提升学生的阅读力和思考力。教师只有加强群文阅读的教学方式才可以有效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从而更好地适应现在的教育。
广泛的阅读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方式,也是提升学生语文水平不可替代的方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提高学生对课文的深度理解。群文阅读教学是近两年在我国悄然兴起的一种具有突破性的阅读教学实践,可以更好地打造“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效率,改进语文教学方法,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培养学生“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群文阅读就是师生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而后围绕议题进行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其是对传统阅读教学的创新,方便教师统一教学时间,并把握教学[1]。群文阅读教学同时对很多篇文章进行剖析和感悟,可以增加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会保证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做好对于学生阅读的指导,引导学生阅读和课文有关的文章,以此来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的累积。在小学阶段,语文课本中有大约三百六十篇需要阅读的课文,一篇课文有约五百字,通过统计,小学阶段的语文课本需要学生阅读的大约有十五万字,但是这远远不能满足小学生的阅读要求,所以群文阅读教学,可以大大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从而加强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在运用群文阅读时,可以将教学目标利用多篇文章进行扩充,在教学设计中要对学生学习的内容进行补充,使学生在学习课文内容时,通过对不一样的文章进行分析和掌握理解教师所教授的知识。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能养成及时阅读的好习惯。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进行群文阅读教学可以在增加学生阅读量的同时拓宽学生知识面。阅读是一个获取知识的过程,因为课本中的知识仅仅是冰山一角,所以在时间与精力充足的情况下,学生可以利用主动阅读来增强课外知识,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2]。因此,群文阅读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增强学生的知识体系,从而为其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目前,群文阅读教学已被全面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并初见成效。然而,群文阅读教学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最重要就是教师对于群文阅读教学的不了解,设置的学习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不清楚,没有对课堂进行更加有力的掌握,导致课堂纪律非常松散,妨碍了教学内容的完整体现。所以教师在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时,还需要进行多方面改进。
群文阅读教学就是把一组文章,以一定的方式结合在一起,指导学生阅读,进行课文与文章之间的比较,并在阅读中发展自己的观点的教学方式。因为群文阅读不仅仅是对一篇文章进行学习,所以学生的学习难度较大。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自主进行课前预习的习惯。第一,在布置课后作业时,教师应让学生预习第二天所学的课文;第二,教师可以教授学生怎样进行预习,包括需要预习的具体内容,如自然段的划分等,进而引导学生进行相关文章的收集[3]。
那么怎样进行群文阅读呢?文章的挑选对于群文阅读来说至关重要,因为文章的内容直接决定了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所以教师不仅要挑选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或者适合其现阶段的书籍或文章进行教学,还要紧密结合课文主题,保证群文阅读的质量。同时教师还要挑选符合课文主题的文章,让其环环相扣,这样更容易让学生找出课文和文章的不同和相似之处,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而且教师在与学生交流完之后,要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讲解文章,从而提升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程度,并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课堂还给学生,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同时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因此,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4]。教师要根据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进行辅导,如对于阅读能力不太好的学生,要进行适时地单独指导;对于一些学习能力比较好的同学,要多进行一些开放性问题的探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群文阅读教学别具风格,让人耳目一新,同时也让学生在“读”和“悟”中提高阅读兴趣,拓展阅读空间。
群文阅读教学打破了以往那种以单篇独进、深探细究的精读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解放与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结合教材及课外读物,针对相同的主题,进行多文本的阅读教学,使班级形成了浓郁的阅读氛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品位。教师应加强对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学习,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尊重学生的奇思妙想,让学生进行自主理解,进而让学生真正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好习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把重心放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上,让学生能够通过阅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通过阅读拥有批判思维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