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明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和有关国家积极响应。“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战略不是一个新的机制,而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陆续推出基建、交通互联互通及贸易投资的便利化等措施,“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赋予其新的合作意义。可以预见,未来中国与世界的交流更加频繁和深入。
外宣翻译是“翻译的一种特殊形式,指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以让世界了解中国为目的、以汉语为信息源、以英语等外国语为信息载体、以各种媒体为渠道、以外国民众(包括境内的各类外籍人士) 为受众对象的交际活动”(胡兴文,张健,2013)。外宣翻译是一种跨语言与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将中文翻译成外文,向不同的国家与民族推介中国特色文化并获得国外受众的认可。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及中国综合国力日益提升,外宣翻译作为沟通的桥梁,有助于推介中国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核心价值观,对于提升国家的软实力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时事政治术语简称时政术语,是一个国家不同时期的政治产物,是党和政府在处理内政外交等一系列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特定含义的政治性词汇(陈丽,2010)。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涌现出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时政术语,这些术语不仅反映了中国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政治经济形势、方针政策及相关的文化内涵,而且经常涉及到国家的重大利益和对外事务的重大观点,比如“三个代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王雪与蔡丽华把中国式时政术语主要语言特点概括为“高度概括和凝练,与时代发展密切相关,涉及范围广,通俗易懂及口语化”(王雪,蔡丽华,2010)。如何将具有中国特色的时事政治词汇准确地翻译成英语,在世界人民面前展示中国政治形象,让各国人民了解中国显得非常重要,而翻译活动是两种文化的一种对话,时事政治术语外宣翻译的准确性和对应性就显得很关键。
基于中国时政术语的时代特点,对于绝大多数词汇译者从一般的汉英词典中很难找到准确的译文,这给翻译工作造成了相当的困难,因此译者只能根据个人的理解进行翻译。此外,中国与西方国家在诸如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在翻译时政术语时就需要考虑以英语为目的语读者的思维模式,这给时政术语的翻译也增加了难度。由于种种原因,一个时事或政治术语常常会出现几种翻译方法,这就使得时事或政治术语的普及变得困难,给译者带来许多障碍,也导致了当今国内时事或政治词汇译文版本众多这样混乱的现象。
在我国,对“中国英语”(China English)这一概念先后有不同的学者对其进行了探讨,最早提出“中国英语”(China English)这一概念的是葛传规先生。葛传规先生(葛传规,1980)在其文章《漫谈由汉译英问题》中指出:“英语是英语民族的语言,任何英语民族以外的人用英语,当然应依照英语民族的习惯用法。不过,各国有各国的非凡情况。就我国而论,不论是新中国或旧中国,讲英语或写英语时都有些我国特有的东西需要表达。”自“中国英语”概念首次提出后,引起外语界学者的关注。不同的学者从中国英语的规范、地位、本质、可接受性等问题各抒己见,观点各异,后来对中国英语持肯定态度的观点逐渐占据了上风。更多学者基于社会语言学理论,认为中国英语是以标准英语或规范英语为核心,表达中国社会文化领域的特有事物,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变体,地位独特且不可替代,它与英语学习过程中错误的中国式英语不同。李文中将中国英语定义为“以规范英语为核心,表达中国社会文化诸领域特有事物,不受母语干扰,通过音译、译借及语义再生诸手段进入英语交际,具有中国特点的词汇、句式和语篇”(李文中,1993)。综合学者们的观点,本文认为:“中国英语是以规范英语为基础、不以英语为母语的中国人科学传播中国文化的一种‘润滑剂’”。
释译法是基于翻译的目的,在翻译过程中解释词语或句子所包含的意义与结构。时政术语经常以缩略词的形式出现,而且常用数词的缩写形式,具有凝练、高度概括的特点。该形式是时政词汇中较常见的一种。因此,在译者理解过程中,不能单纯只翻译字面意义,而是要全面理解词汇的意义并且理解到位,然后再进行翻译,把所包含的全部意义翻译出来,从而避免翻译不到位或译文出现歧义的现象。所以,在翻译诸如此类的时政术语时应采用释译法。例如,“五险一金”,不能简单翻译为“Five Insurances and One Fund”。“五险”指的是“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一金”指的是“住房公积金”。在充分理解所包含的内在含义基础上,应将其翻译为“Retirement Insurance,Medical Insurance,Unemployment Insurance,Employment Injury Insurance,Maternity Insurance and Housing Fund”。又如“十三五”计划:the Thirteenth Five-year Plan,在翻译“十三五”时,首先要全面理解“十三五”所包含的意义,它的内在含义是“第十三个五年”,即“the Thirteenth Five-year”。
冯庆华在其著作《实用翻译教程》中认为:“所谓直译,就是既保持原文内容,又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或翻译文字。译文的语言与原文的语言常常拥有相同的表达形式来体现同样的内容,并能产生相同的效果“。很多时政术语与中国特色的国情密切相关。解释性词汇往往与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等相关,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如何将其准确的含义翻译出来传递给以英语为目的语的读者就需要克服一定的障碍。译者在翻译时不但要慎重考虑用词,而且更要考虑到目的语读者的理解能力。译者在翻译此类解释性词时,可以采用直译加注释的方式,对该类词汇的内涵进行补充说明。例如,“两会”,可译为“Two Political Sessions”,接着在其后加以补充“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and 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否则,目的语英语读者会不知所云,理解不了其中的含义。又如“三个代表”可译为“Three Represents”,但该译文并未完整传达出其真实意义,应该将“to represent the development requirements of China's advanced productive forces,to represent the development orientation of China's advanced culture,and to represent the fundamental interests of the overwhelming majority of the Chinese people”附在其后,这样才能清楚地表达“三个代表”的具体含义,即“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借译法指一种语言中的习语或者修辞可以套用另一种语言中现成的习语或修辞来翻译。
时政术语的重大特征之一就是时代性。在中国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会产生许多具有不同鲜明时代特征的新名词,例如“蜗居、裸婚”,这些都是时代发展的产物。这类词无法挖掘其根源,因此在翻译时可以采取借译的方法,即从英语中一些已有词汇中借鉴而来。此外,还可以根据词汇的中文释义进行逐字翻译。例如,“自负盈亏”可翻译为“be responsible for one's own profits and losses”。若这两种方法不能很好地传达其意义,译者还可以完全凭借译者本身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进行创造性翻译。因此,一方面要求译者要熟知汉语与英语的习语与修辞,对双语词汇的内涵与外延以及双语文化有良好的把握,另一方面也要求译者自身要具备发散性、创造性思维。需要补充说明的是,译者的创造性翻译是以忠实原文为前提的,以实现译文的目的性为根本目标。
在汉语里,成语的结构是相对稳定的,至少有95%以上的成语是以四字格的形式(亦称四字成语)出现的。四字格这种形式简单明了,也是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在时事、政治、科技等文体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古到今,中国百姓善于使用四字格来表达寓意,四字格这种形式在时政术语中也很常见。四字格其内涵往往大于字面含义之和,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国家政策方针的宣传及群众的理解。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不能逐字对译,译文也很难保持汉语原文的韵味。因此,在译者的实际翻译操作中,首先应该在忠实于原文的前提下,以追求相对“功能对等”为目标的基础上在英文中寻找尽可能与汉语相关对应的表达形式进行翻译,但要避免“中式英语”的现象。由于译文很难保持汉语原文的韵味,所以应该把重点放在追求相对“功能对等”的目标上,此时译者可以选择意译方法。例如,“与时俱进”,可以译成“Keep pace with the times”。又如,“社会大局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可译为“The overall social situation is stable and the people live and work in peace and contentment”。在翻译四字格或含有四字格的汉语词汇时,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础上,然后在英语里寻找意义上与之对应或接近的词汇进行组合或替换,在整体意义上尽可能追求相对“功能对等”,此时译者可采用意译方法。
古诗词作为中国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字数少、哲理丰富的特点,具有典型的中国文化特色,在翻译古诗词时很难完整地保留其修辞及韵味。中国领导人在政府工作报告、演讲等不同的场合经常引用古诗词,不仅能恰当地表达其意义,而且也极富感染力。例如,习近平主席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引用了杜甫歌行体古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两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还引用了春秋·楚·李耳《老子》中的“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显而易见,以上古诗词从修辞上具体典型的中国特色文化,在英译时很难完整地保留其修辞及韵味,译者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础上,通过该诗词所在语境进行意译,用相对比较贴切顺畅的英语表达出来,可分别译为“How I wish I could have ten thousand houses,to provide shelter for all who need it” 与 “Building a high-rise begins with mounds of soil”。
时政术语具有高度概括和凝练、与时代发展密切相关、涉及范围广、通俗易懂及口语化的特点。当前时政术语总体翻译水平还需提高,译者在翻译时要注重时政术语翻译的准确性及国际化,要多方面考虑英语受众因素。在实际翻译过程中,译者应把握好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英语”,提倡创新精神,丰富英语语言内涵,让“中国英语”这一英语语言的变体得到世界人民的认可,让全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扩大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鉴于时政术语的重要性,时政术语外宣翻译研究问题有待深入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