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耀成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苏武镇新河中学,甘肃武威 733000)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育教学应当注重生态理念的应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生态课堂教学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活动应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教师的指导和引导,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构建生态课堂,实现教学和学生的发展融合[1]。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说,生态课堂更加注重学生的健康发展,在提高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能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当以生态课堂理念为基础,促进课堂教学方式的革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比较强的好奇心,求知欲望强烈。同时小学生年龄比较小,生理和心理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具有非常好的模仿和学习能力。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结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根据语文教学内容,设计有效的课堂问题,创设生动课堂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以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活动参与积极性,从而实现生态课堂的有效构建。
例如,在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幸福是什么》的教学中,在课堂导入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文章题目设计相应的问题,优化课堂导入活动,如“同学们,你们觉得自己幸福吗?那你觉得幸福是什么呢”。通过这些问题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让学生自己思考并说出答案。之后教师可以继续追问: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关于幸福的课文,看看是不是和你说的幸福一样?这样的问题设计,可以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参与课堂活动,使其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和讨论活动。在课堂活动中,在学生阅读课文之前,教师可以提出相应的问题:故事发生的起因是什么?三个牧童为什么要挖水井?通过挖水井出现了什么样的问题?教师应当在这样的课堂活动中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实现生态课堂的有效构建。同时,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课堂活动,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高效创建课堂的构架。在新课程教学理念下,教师应当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趣味性课堂活动,让学生感受和体会语文的魅力。在以往的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处于被动学习地位,而借助生态课堂的构建,可以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设计趣味性课堂活动,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是一篇游记,对金华双龙洞的景色进行了记叙和描述,先描写沿途风景,继而对外洞洞口、外洞以及内洞按照空间顺序进行了描写。在学生课堂阅读之后,教师根据文章中的描写顺序,向大家讲述双龙洞的景色,并让学生扮演导游角色。有的学生这样表演:大家好,今天我们游览的景区是双龙洞,从金华城出发不远可以到达罗店,沿着盘山路上山,在两侧可以看到映山红和油桐花。一路上沿着小溪行驶五公里到双龙洞。大家可以抬头看,洞口非常高,泉水流出的位置是外洞。在孔隙中人们可以躺在小船里,随着船慢慢移动,不一会儿就可以到达内洞。在内洞中首先看到的是双龙,一条黄龙和一条青龙,还有不少的石钟乳和石笋。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阅读和分析课文,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方式。教师借助多媒体技术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更加简单地理解课堂内容。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科学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各种教学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将知识内容进行更加形象直观的展示,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威尼斯的小艇》一文时,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对威尼斯、小艇等不够了解,对课文内容难以深刻理解,所以,教师应当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威尼斯城市以及街道的视频,展示小艇相关的图片,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体会小艇和人们之间的关系,体会景物和风情结合的写作特点,同时让学生对小艇的特点进行观察,掌握事物特点描写的方式。在向学生展示威尼斯的景色视频和图片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威尼斯的美丽景色非常多,为什么单独描写小艇呢?借助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进行更加直观的体验和感受,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内容,实现生态课堂的有效构建。
小学语文课堂学习的最终目的是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通过语文课堂活动,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利用语言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将理论和实际有效结合,积极开展实践活动。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将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有效结合,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能丰富学生的知识体验,使其体会知识的形成过程,加深学生对知识内容的学习和运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实现生态课堂的有效构建。
例如,在教学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时,教师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要求学生明白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各种资源都来自地球,切实体会“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且应该在生活中学习保护地球。完成教学后,教师提出相应的问题:我们的地球母亲正在遭受灾难,我们能为保护地球做些什么呢?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自由发言,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同时,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相应的课外实践活动,如在植树节组织学生开展植树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挖坑、栽种树苗、浇水,在活动中体会环境保护的意义;让学生在生活中减少对一次性筷子、塑料袋的使用,减少生活垃圾的产生;在用完水的时候,需要关紧水龙头,节约水资源。在之后的课堂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为保护地球所做的事情,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可以锻炼观察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将自己听到、看到以及做到的事情表达出来,可以加强语言运用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现生态课堂的有效构建。
在小学语文课堂活动中,构建生态课堂,可以让学生真正回归自然,激活课堂生命力和活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在实际的课堂活动中,教师应当根据实际课堂问题创设情境,丰富课堂活动,增强课堂趣味性,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以构建生态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