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雪梅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太乙学校 四川 射洪 629211)
在上小学语文阅读课时,老师既是导演,又是记者。学生既是朗诵家,又是表演家。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一边绘声绘色地读,一边手舞足蹈地演,入情入境,老师相机请学生谈谈读书的收获感受。搞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工作,对于学生更好地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大有裨益。
课前预习是教师应该让学生养成的一个必需的习惯。预习的内容包括:自主熟读课文、掌握文中生字生词、对所学课文的不解之处提出问题、搜集与课文有关的课外知识等。学生的预习习惯养成了,教师就能在课堂上节省不必要的时间,可以用更多的时间来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谈自己的感悟和见解,点拨新课中的难点……总之,有了课前的预习,教师更容易抓住新课的重点,而对于学生来说,能通过预习测量出自己知识的深浅,认识到课文难点之所在,然后再去学习课文,其积极意义非常明显。
阅读习惯的好坏对于学生的阅读效果非常重要。如果不培养学生养成自觉、专心地思考习惯,阅读就会毫无效果。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要提醒学生在阅读时不要一心多用,要静下心来阅读文章;然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不断提出问题,以达到理解文章的目的;最后,还要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与作者产生共鸣。当然,阅读还要培养学生勤动笔的习惯。动笔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摘抄优美的词句、段落,也可以在文章中作出记号和批语,有必要的话还可以写读后感。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会让阅读教学更加省力、高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常小学生的语文阅读首先是初读课文,标记文中的生字、生词;然后熟读课文,再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并学会运用词语。每个学生由于个体原因,在阅读理解和认知能力方面都存在差异,因此,教师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并非一成不变,小学生的阅读经验较浅,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给学生强塞硬添,也不能让学生放任的“阅读”。教师得根据阅读内容的特点,精心创设“思维”情境,进行指导,使学生充分发挥“主体”的作用,使学生在在实践中用心领悟阅读的方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思考问题、不要受局限,要从不同的角度理解问题,培养思维的广阔,流畅及多维性。例如,小学语文课文《麻雀》,文中主要讲当遇到危险时,老麻雀怎样不顾生命危险保护小麻雀的故事。针对课文结尾,小学生可以有各种想象,老麻雀不能把小麻雀救回“家里”,小麻雀自己也飞不起来,如果又有危险降临,它们该怎么办呢?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大胆地说出自己心中的想法,这样就会产生一个个创意的结尾。这种不受限制的想象与交流,体现出小学生善良、幼稚的童心,同时也体现了小学生思维的独特性。
世界上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都没有,更何况是有血有肉的人。每个学生的个性都是不同的,那么,我们的教育就不该要求整齐划一、千篇一律。我认为教育所谓的弘扬人性,即彰显个性。但通常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很难做到,我们往往过于去追求所谓的标准答案,追求所谓的合乎常规,却忽略了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当某一个学生在一篇文章的理解上与其他人的理解出现不一致时,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理解,关注他们的个性差异,切不可用一个标准来评价所有的答案。
叶圣陶先生说“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基本知识和基本训练都很重要,我们更要重训练……”“多年来我一直认为,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训练思维,训练语言(同时也训练思想品德),而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儿童时期打下的基础极关重要。”如果学生在语文课上只是感悟,只是人文,只是一读到底,只是一味探究,如果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不过关,那么语文课程对学生的人文熏陶、生命发展就无从谈起。因此,语文课应该把“练”放在突出的位置上。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只有让“读”与“练”结合,在课堂中做到以读为本,读练相融,才能让学生真正积累语言,感悟内化语言,迁移运用语言,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语文素养才能全面提高,我们的阅读教学才真正扎实有效。读练结合,切实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对低段学生而言,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词语的推敲和品味,设计灵活多样的练习。其次以说代写,融口语训练和思想品德为一体。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新课标理念下的一种较新的教学方法,在强调教学改革的今天,其显得愈发重要。
总之,只要小学语文教师能够树立正确的语文教育观,并且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认真总结,千方百计地开发并且利用各种阅读资源,把课内阅读教学和课外拓展阅读教学紧密地联系,充分认识到拓展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就可以解决当前小学语文课外拓展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由于研究者认识有限,能力有限,更限于论文篇幅,对小学语文课外拓展阅读教学的具体策略无法深入探讨,对于怎样才能使小学语文课外拓展阅读与课内教学紧密联系起来等问题仍然需要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