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凯丽 米俊魁
“个性教育就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良好个性素质的教育。”[1]它是一种教育思想,也是一种教育活动。只有充分理解个性教育的内涵,全面把握个性教育的实质,才能推动个性教育更好的发展。
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每个个体身上都多多少少地呈现多种类型的智能,只是在个体身上每种智能的发展程度不同,导致了不同个体在学习兴趣和问题思考上的差异。又由于我们过去一直实行划一性的教育,致使学生丧失了他们应有的活力和探索精神,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可以说,个性教育是在不断探索、建设和发展中的新的教育思想。首先,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它的出发点是人,但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所以,个性教育的基础理念就是尊重人和人的个性。然后,挖掘人的个性潜能和优势。从个体的个性出发,挖掘个体独特的个性潜能,使每个个体的最强点和闪光点都能得到充分发挥。最后,促进人的美好个性素质全面协调发展。从人的角度出发,让每个人的身心都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如果这些个性教育思想被全面挖掘将会更好地指导个性教育的发展和实施。
当教育思想指导于实践时,它就变成了一种活动。一方面,人的美好个性素质不是天然存在的,它是人们后天有意识培养的结果。又由于外部环境与个人经历的不断变化,个体也会产生不良的个性。所以,个性教育就是塑造学生美好的个性和修正学生不良的发展活动过程。另一方面,受教育者当下存在的个性素质总是不完美的,而完美个性素质作为人全面和谐发展的个性素质,是教育追求的理想目标。所以,个性教育也是推动受教育者现存的个性素质不断向完美个性素质发展的活动过程。切实落实个性教育活动、完善教育过程,是对个性教育思想的积极反馈。
创新性是个性的主要特征,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促进一切美好事物形成与发展。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真理也在不断变化着。我们更需要具有创新性思维的人打破过时的真理,发现新的真理,进而来开创新的生活方式。人的创新性包括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两个部分。创新意识是指人们对创新的态度,有主动创新的意愿和动机,以创新为骄傲。它是人们取得创新型成果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创新的意识就没有创新的动力。而创新能力是指个人所具有的能够取得创新型成果的能力,它具体包括知识技能和思维能力两个方面。如果没有创新能力,创新意识也只能是空想。人们只有同时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取得创新型成果。
人的自主性是人区别于动物而成为人的重要原因,对个性的形成与发展起着巨大的影响作用。在生活过程中,人们会运用自己的自主性能力去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解决自己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人的自主性能力包括:自主选择的能力、自我理解能力和自我改错的能力。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存在着多种多样的选择,人们因为选择而产生痛苦,也因为选择而变得快乐。“人类的官能如觉知力、判断力、辨别感、智力活动、甚至道德取舍等等,只有在进行选择中才会得到运用。”[2]所以说,人的自主选择是人自由的一种表现,更是一种能力的体现。而自我理解的能力不仅能让我们了解事情的结果,也能让我们理解事情产生的原因和过程,从而避免同类问题的再发生。同时,人们能够发现真理不仅需要自己本身的知识,还需要加上“讨论和经验能够纠正他的错误”[3]。人们自我改错的能力让我们更好地实现人生目标。
“所谓独立人格是指具有进步思想和良好的道德品质,自觉地维护人的尊严,具有独立见解和独特个性的素质品格。”[4]只有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才能不受外界的干扰,坚持自己的见解,实现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独立人格的内涵包括:正确的自我意识、独立的生存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正确的自我意识是指能够独立、正确的认识自己的身心状况、对事物能够具有客观的情感体验以及有独立的自我管控能力。独立的生存能力是指具有独立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能力。社会责任感是指人们生活在社会中,就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只有承担社会责任,做有益于社会的事情,才能被称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社会个体。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对我们的影响深刻持久,对当代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阻碍。为了促进教育更好的发展,必须在社会构建个性教育系统。首先,在全社会普及个性教育观念。个性教育不只是外部环境的的问题,更是人的观念问题。只有建立个性教育观,才能有效地促进个性教育实践广泛开展,更快地转变人们意识中的“应试教育”观念。其次,推动制定、出台个性教育制度。把尊重和发展个性的观念作为国家层面品德教育和实践教育的重要内容,将其在社会中广泛推开,深入落实到各个不同的社会团体,培养具有良好个性的一代新人。最后,个性教育也是终身教育的一个方面。人的个性在不断变化,所以也需要对人们进行终身的个性教育。具体包括建立老年大学,在对老年人的基础知识不加限制的基础上,开设书法课、舞蹈课、养生课等等课程,从而让更多的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为,拥有健康的心态,幸福地度过晚年;建立成人高等教育体系,对补偿性教育的成人开设英语、数学、体育等通识课程以及幼儿教育、手工艺、餐饮等职业培训课程,而对于提升性的成人教育提供专业、先进的技术学习课程和理论知识的课程;建立相应的终身教育行政组织机构,以便终身教育能更有效地推行;完善和制定有关的社会教育的法令等等。
个性教育体系即培养人才多元化个性发展的教育体系。首先,大力推行个性教育新模式,把个性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涵普遍推开。将课堂教育与实践教育结合起来,制定学生的个性教育成长方案。鼓励并推行个性教育的学科协同和校际合作,共享资源、共同研究,努力突破现行学科(院校)体制的局限,寻找个性教育的新模式。然后,研制个性教育大纲、系列教材及考评方式,构建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体系。在教育评价上,摒弃单纯以一纸试卷来评价教育质量的做法,进行多角度、全方位考评,变终结性评价为发展性评价。在课程上,优化课程结构,使德、智、体、劳、美“五育”课程并重;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个人课程兼顾;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比例适当。最后,转变教学方法,丰富教育活动的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活动时间,充分的个人自由活动有益于良好个性的形成;课内活动与课外活动形成互补,课内活动与课外活动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在个性教育中都以其各自的特点发挥独特的作用。学校是个性教育的主渠道,对受教育者个性形成起主导作用,因此,完善学校个性教育体系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个性教育环境是个体个性形成和生长的生活环境,它不仅包括社会大环境,同时也包括家庭环境。家庭、社会是个性教育的两翼,对学校教育起辅助、补充的作用,而家庭教育作为教育起点,对个性教育起着基础性的影响作用。因此,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也应该是我们关注的重点。首先,父母对孩子应有充分的了解。父母应清楚孩子的需要、兴趣、情绪、性格、学习情况、交友情况等。这样父母才能全面且深刻的了解孩子的个性,更好地发挥孩子的潜能。其次,父母应该尊重、理解与信任孩子。这是家长与子女沟通的桥梁,是家庭个性教育的前提和基础。父母对孩子信任、理解,不压制孩子的天性,孩子才会敢于做自己,而不是成为任父母摆布的“好孩子”。最后,父母必须对孩子严格要求,进行必要的批评。每个人都有美好的个性,也有不良的个性,当孩子表现出不良个性的时候,父母必须及时进行批评,修正孩子的不良个性。
总之,个性教育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为主要目的,在素质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它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实施好这项工程就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三者乃至全社会相关要素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