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芳
2018年5月习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强调了“教师思想政治状况具有很强的示范性,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让教师更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1]”可见,重视高校教师建设,特别是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着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是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要求,也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石。
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会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教师的言行举止、思想意识、政治立场等均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青年教师与大学生年龄接近,代沟小,他们与学生接触得也较多,因此,他们的思想观念与道德情操均会对大学生产生更为直接的影响。另外,高校是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主阵地之一,同时也是各种意识形态渗透的主要场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留学归国、交流互访的教师数量也逐步增多,大量西方思潮也随之渗透,且传播途径更加隐蔽。为此,抓好青年教师思政工作,加强对青年教师的理想信念教育,让广大青年教师坚定理念信念,自觉抵御西方不良思潮,为共产主义事业远大理想而积极奋斗。
从当前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的整体情况来看,基本都是正面健康向上的。青年教师群体思维更加活跃,有颇具个人风格的教育教学理念与方法。对待工作,他们富有热情,也善于和学生沟通交流,责任心与事业心也较强。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部分青年教师的思想意识形态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前,青年教师更关注自身业务能力与教学水平的提高,参与政治的热情不高。总的来说,他们政治意识淡薄,对待政治漠不关心,参与政治活动较为被动。由于政治素养的不足,使得他们对我国高校的办学性质缺乏正确的认识,对党的认识也明显匮乏,不了解国家的具体国情与历史,因此,也未真正在思想上树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特别是部分海外归来的青年教师,受到西方思潮的影响,极易对传统价值观与马克思主义产生抵触情绪或怀疑态度。个别青年教师在有意或无意中向学生传播社会上的一些阴暗面,或发表一些过激、错误的言论。这势必会影响到大学生的价值观。
近年来国家正处于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发展中的不均衡不充分的矛盾也特别显眼。国内外很多思潮影响着人们的传统价值观,青年教师也不例外。信息时代各种社会思潮传播迅速,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大行其道,也对青年教师的价值观产生了影响。其中,部分不良思潮侵袭,片面的舆论引导也冲击着青年教师的传统价值信念。
习总书记强调,立德树人是高校立身之本。这说明高校教师的责任不仅仅是传道授业,更关键的是要塑造好学生的灵魂[2]。从现状来看部分青年教师缺乏足够的思想政治素养,导致自己的事业心、责任感、价值取向也出现了偏差。比如,有的在上课时只是照本宣科,或只重视自己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师不会花心思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还有部分教师只教书不育人,不注重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认为与自己无关。
理想信念犹如精神之“钙”,必须为高校青年教师补足补齐。教育管理部门与高校应该把青年教师思政工作纳入到重要工作日程中,通过专题研究,掌握青年教师思想新动态与新问题,找到问题症结再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第一,建立健全青年教师理想信念教育机制,采用集中学习、专题培训、党组织学习、讲座等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青年教师理想信念的正确引导,使其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3]。第二,进一步完善理想信念教育内容。要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产党历代先进理论思想作为指导,与时俱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职业道德作为教育的重点内容。其中,要着力在“贯穿、结合、融入”与“宣传、教育、引导”方面下足功夫,确保让青年教师树立起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加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与教育事业中。第三,从青年教师队伍中选树培育师德师风典型人物,并通过新媒体手段进行大力宣传,将先进人物、先进事件讲得真切,真正发挥出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在广大青年教师群体中产生正向激励作用,引导他们牢固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理念信念,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当一名有情怀的教育工作者。
通过创新思政工作机制与方式有助于激发青年教师的积极性与参与热情。这也是推动思政工作落地,提高工作成效的重要举措。新形势下思政工作者必须与时俱进,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增强创新思维,创造性地开展思政工作。第一,强调政治功能,将青年教师思政工作直接纳入到高校党委党建工作责任制中,将其作为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中的重点任务。根据高校实际定期开展检查,并将其融入到党建工作述职述评与巡视环节中。这样才能为青年教师思政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政治保证与思想保证。第二,将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素养与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相结合。在学位点建设、学科建设、博硕士单位授权审核、教学工作评估等申报工作中,将教师思政工作开展情况作为人才培养指标考察内容之一。第三,进一步改进高校考评制度,进一步优化人才聘任、选拔、晋升、奖励方面的制度。加强对教师师德师风与思想政治素养的考评,把这项工作提高到与教学水平、科研成果同等重要的高度。其中,关于师德师风要制定详细、明确的量化考评标准体系,从“德、能、勤、绩”四个维度加以考评,引起青年教师思想上的重视[4]。第四,构建反馈评价体系,评估思政工作成效。比如,可定期组织青年教师进行相关考试,了解他们思想是否先进,职业道德素养如何等,从而为青年教师思政工作的开展做出相应的改进,提高思政工作的针对性。
高校思政工作必须凸显人文性,妥善处理好青年教师个性化需求问题。具体来讲,应从物质与精神两方面加以关注。从物质需求层面来讲,很多青年教师工龄不长,薪资待遇较低,他们不仅面临工作压力,还面临着买房、结婚、育儿等生活压力。为此,建议进一步改进教师薪酬机制,摒弃在薪资福利、职务晋升方面的论资排辈做法,可对思想素质良好、业务能力强、组织能力好的优秀青年教师大胆启用。可适当在科研教学经费方面加以倾斜,并多为他们提供培训进修机会,提高他们的教学与科研水平。另外,要注重解决这一群体子女入学问题、住房改善问题。从精神需求层面来讲,青年教师在工作中面临着不少困难,也容易滋生不满情绪。因此,要密切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搭建畅通的沟通桥梁。高校思政部门可实行定期沟通协调制度,加强与青年教师的沟通互动。可通过集体座谈、个别谈心、问卷调查等措施了解青年教师的思想状态。另外,可在校内开设心理健康咨询室,为青年教师提供心理疏导服务,帮助其掌握正确的情绪调适方法。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对高校青年教师思政工作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要积极探索“互联网+教师思政工作模式”,借助各种新媒体,创新教师思政工作手段与内容,在互联网上唱响时代主旋律,占领话语权。第一,利用“两微一端”新媒体平台搭建与青年教师网上互动平台,借助大数据技术,适时掌握青年教师的思想动态与个性化需求[5]。在此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思政工作方案,对青年教师进行良性互动与适当引导。第二,利用新媒体平台推送时事热点新闻,要求推送内容不仅有丰富的理论基础,也能结合当前社会热点与青年教师的实际需求,从而产生“先声夺人”的效果,在青年教师群体中产生重要影响力。在重大节日、纪念日,发布与国史党史、理想信念方面的内容,鼓励青年教师在新媒体平台上自由发表意见。第三,创建精品栏目,让话语暖起来。高校可结合校园文化、办学特色,创建独具特色的新媒体栏目,引导青年教师群体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活动,用校园中的典型人物与故事去讲述深刻的道理,使青年教师的思想得到触动与启发。
总之,在新形势下对高校青年教师思政工作提出了新挑战与新要求。为了做好青年教师这一群体的思政工作,高校必须参照思政教育普遍规律,并与时俱进结合青年教师的个性特征,积极探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思政教育新方法与新途径,创新思政工作方式与内容,强调人文关怀,努力提升青年教师思政工作的实效性,确保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素养得到有力提升,使其成为合格的高校教育教学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