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初中生的语文朗读能力

2019-11-26 09:58沙福莲
名师在线 2019年11期
关键词:感情知识点文本

沙福莲

(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县教子湾中学,安徽芜湖 238300)

引 言

朗读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阅读或背诵,它需要学生将自己的情感投入作者的文本中,通过提炼作者所要表达的主旨,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让学生在不断的练习中通过提高朗读能力,逐步增强语感,使语文学习形成良性循环。基于此,笔者从自身教学经验出发,总结了以下几点个人心得。

一、创设朗读情境,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做好教学指导。除了对固定知识点,如生字、生词、文言知识等熟练掌握外,还应具备较高的语文素养,对所要教授的现代文的文本类型进行分类,筛选出适合学生朗读的文本,这是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前提。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朗读时间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一般早读时间朗读效果最好,其次是在课堂上抽出15分钟左右的时间去朗读。在朗读过程中,通过教师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可以在其中学到真正有用的东西,避免流于形式。

例如,在教学《秋天的怀念》一课时,这是一篇充满感情的怀念母爱的文章。教师在授课之前,首先可以让学生对自己感受的母爱进行描述,再与文章进行对比。如寒冷冬天早上的一顿早餐、下雨时学校门前等候的一把伞、考试成绩不理想时的一声鼓励等都是母爱的体现。引导学生探索文章作者如何表现她与母亲之间的感情,感受文章中母亲深沉的爱以及作者对母亲的感恩之情,结合之前学生自身对母爱的感受来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二、精确引领朗读,指导学生掌握朗读技巧

鉴于初中学生的知识积累和阅历所限,很多时候对教材中所要表达的情感不能感同身受,需要教师对此作出应对。教师在筛选文本时,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这一现状,在开始朗读时,教师要进行精准的朗读引领,让学生在教师充满感情的朗读中受到感染,进而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这里的精准指的是字、词、句等的准确朗读,再者就是“断句”的技巧,最后是如何将感情带入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中,使朗读抑扬顿挫,既准确又充满感情,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掌握朗读的技巧[1]。

例如,在教学《黄河颂》一课时,教师通过备课,根据教材中的描述,在互联网上搜寻表现黄河波澜壮阔的图片并展示给学生看,同时将《黄河大合唱》播放给学生听。另外,还可以搜集有关黄河的历史典故、地质成因等,侧面展现黄河作为“母亲河”的原因,让学生对黄河形成初步的认识。之后,教师在课堂上对这篇课文进行领读,在领读过程中注意教授学生相关的朗读技巧,如抓取其中的关键词、关键句、表现情感的词语等,在这篇文章中就多次出现“啊,黄河”,把文章的主体部分从“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到“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分为三个层次,感情层层推进,激发了中华儿女的爱国豪情。教师通过对课文的精准朗读,结合多媒体展示黄河的壮丽景色,能大大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并在朗读过程中将所要教授的知识点融入具体的情境中,增强知识点的“附着力”。

三、注重朗读评价,升华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真实的语文课堂中,朗读存在的形式多种多样,并不是某一种单独的存在形式。它是与学生整个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联系在一起的,与其他知识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于学生的朗读,重要的不只是朗读的形式和过程,还有朗读完成后的评价。当学生对其所朗读的作品倾注感情后,必定希望得到一定的认可和指点,这种评价不一定只是来自教师,也可以是同班的学生,让学生之间互评互点,不仅能让学生收获朗读的成就感,也能在教师或其他学生的“指点”中得到不断提高,进而升华学生的朗读效果。

例如,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课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来对文本进行朗读。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把文章阅读一遍,再让学生根据文中的角色进行推荐或自荐,结合文中的角色进行朗读。除此之外,再选出一个声线好的学生担任旁白,由其他不参与角色朗读的学生担任“大众评审”,选出其中朗读较好的学生,并对每个角色的朗读做出评价。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学到相应的知识点,更能在相对真实的情境中体会文中角色的人物性格及感情变化,升华学生由朗读带来的学习效果。

四、研读教材文本,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灵魂,是每堂课的方向,也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朗读课堂的教学目标也是如此。在传统的语文朗读课堂中,有的教师把朗读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简单过渡,缺乏对学生朗读情况的实际了解。因此,教师应对初中语文教材进行充分且深透的研究,对教材中关于朗读教学的内容进行梳理,从而明确教学目标的针对性和实践性。

例如,在教学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春》一课时,针对课时的不同,笔者制定了不同的朗读目标。在第一课时学生刚接触这篇散文时,笔者将朗读目标设置为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初步朗读感受春天的美丽。读准、读顺是第一课时需要达到的目标。在教学第二课时的过程中,学生已经对文章内容有了深入的分析和鉴赏,此时朗读目标设置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注意提顿、重音和语调。通过朗读赏析并归纳《春》运用的修辞手法,掌握不同修辞手法的特点和作用,在朗读中品味文章的语言美。最后一个课时,笔者要求学生尝试读出作者的感情,根据作者表达的热爱春天、赞美春天的思想情感,确定轻松、明快的朗读基调。可见,合理的教学目标能有效提高初中朗读课堂的教学效率。

五、坚持以学生为本,开展多样化的朗读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是初中语文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让学生真正学习语文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朗读水平的提高不能仅靠课内练习,还必须辅之以多样化的课外朗读活动。通过丰富的朗读实践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朗读的意义,并从中受到实际锻炼,提高朗读能力。

例如,笔者以《海燕》一课为例,展示了实践活动对整体朗读教学的重要性。笔者在教学前搜集了适合学生朗读理解的中外名诗4~6 首,以资料的形式发给学生,学生也可自选。接着把全班分为两个小组,一组朗读鉴赏中国诗歌,一组朗读鉴赏外国诗歌,初步指导学生朗读诗歌的技巧和鉴赏诗歌的方法。通过小组交流,学生相互提出改进意见,然后推选出最优秀的朗读者参加《海燕》的朗读比赛,在此基础上引出本节课的朗读素材《海燕》。笔者在指导学生朗读诗歌时选择重点段落,让学生探究作者的内心情感,如“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这是时代的战斗宣言,是作者对大无畏精神的强烈呼喊,因此一定要读得高亢有力,全句的最高点应落在“猛烈些”这三个字上,而“吧”字要降低语调,为听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结 语

综上所述,在开展朗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情境创设和文本筛选,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为学生营造适宜朗读的氛围。在课堂朗读中,教师要依据教材文本的特点和学生的现状,开展范读,引导学生进行准确而高效的朗读,指导学生掌握朗读的技巧。在朗读结束后,及时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有效的评价,使朗读教学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升华由朗读带来的学习效果,在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能力。

猜你喜欢
感情知识点文本
第十二页 知识点 静候“18”
第十页 知识点 教-8教练机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第九页 知识点 QSZ92式半自动手枪
最好的感情
共产党人的感情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感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