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 广西师范大学
运动训练负荷,简单的说就是从事运动训练的过程中,各种练习内容对训练者的机体,所产生的生理和心理的有效刺激。在现代竞技篮球运动的赛前训练中专项提高阶段的训练安排和组织要求,都要服从于最佳竞技阶段的训练任务,要为最佳竞技阶段的训练奠定能力基础。运动员在训练中的运动负荷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为止,已有相当数量对篮球运动员周期训练中运动训练负荷的研究,研究强调在大周期训练中负荷量是从:中→最大或大→中→中或小→小或中;负荷强度是从:小→小或中→中或大→大或最大→最小。本文根据位置特征来研究,来说明赛前专门准备期的训练负荷的重要性。
运动员获竞技表现的形式是周期性的。篮球训练周期的这种划分的目的是球员和球队可以在比赛期间很好地发挥技、战术。它具有稳定和持久的竞技状态,这是当前篮球训练周期的一个显著特征。在训练中,强调运动训练期间运动员的负荷强度不能适应机体适应性变化的变化。负载强度对身体刺激的适应性具有很大的影响和深刻的痕迹。在比赛期间,球员在球场上打了很短的一段时间,并且有一种情况是负荷很小但是负荷太强了。因此,在开展赛事循环训练计划时,会特意增加负荷的强度,从而保持刺激,刺激身体机能的逐步改善。在篮球训练周期计划的制定中,一般采用双峰训练周期,使运动训练与篮球比赛的关系得到妥善妥善处理。有利于体育锻炼的要求,更好地为篮球比赛打下基础。
苗凤藻,郭涤在“篮球赛前训练与比赛负荷强度之间的关系”,在实验中,从球员在比赛时,移动的总距离可以看出来,一般参加训练的时长为 110min,在场上,训练者移动的轨迹在3800m左右;其中快速跑的运动轨迹加上全速滑步的运动轨迹在1650m左右。篮球比赛中,球员在场上运动轨迹在3300m左右,比赛的时间为80min,其中球员的移动主要是快速冲刺和全速滑步。把以上数据量化比较,比赛和训练均负荷分别是41m/min和 34m/min。训练的负荷和比赛的负荷可以明显对比出来,训练的时间是比赛时间的1.5-2倍,但是比赛的平均负荷却比训练的平均负荷高。
池健研究了现代竞技篮球比赛负荷特征这一问题,它通过对世锦赛男子篮球运动员的研究,从中分析他们的移动特征。其中,篮球比赛时优秀的中锋运动员的移动轨迹大致在5000m左右;篮球比赛时优秀的前锋运动员的移动轨迹大致在6000 m左右;篮球比赛时优秀的后卫运动员的移动轨迹大致在6400m左右。按照比赛的时间来换算,中锋、前锋、后卫的移动速度分别为7.3m/s、7.6m/s、8m/s。
因此可以知道在不同位置的篮球员运动员在比赛时所承载的运动负荷是不同的,所以在大周期训练中,特别是赛前专门准备期运动负荷针对不同位置要提出不同的要求,这样才能让训练的效果得到放大。
对于后卫球员的训练,要对启动、制动和加速度训练重视起来。速度就是启动时的速度,中间过程的加速度和运动起来后的最大速度。在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很少能够达到最大速度。最大速度的运动在比赛中所占的时间比例特别小,但是在攻防的技术的运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例如比赛中,快速的攻守转换、切入、补防、突破、抢断球等,这些都是体能训练中的重点训练内容,后卫球员这方面的训练更是重中之重[6]。在进入21世纪后,篮球运动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篮球运动员的位置开始变得模糊化,但是运动员的心率负荷和血乳酸特征上看,存在的位置特征还是相对来说比较明显,中锋和前锋运动员和后卫运动员相比较来说,后卫承受的比赛负荷最大。
在篮球比赛中,前锋球员是球队快攻得分和奋力抢篮板球的核心人物。前锋球员的身体素质好坏,与球队的技术和战术实施直接相关。前锋球员是队伍快攻最主要的参与者也是前场篮板球有力保障者。篮球比赛中运动员最常用是跑步,跑步和跳跃,冲,停,转,等等。在赛前专门准备期,前锋球员在发展力量素质的时候,大多数会采取负重抗阻力的练习方式,可以将最大力量和肌肉爆发力得到唤醒和增强;另一种训练方法是肌肉加压方法。先从外部对肌肉施加一定的压力,第二步是使用40%的训练师的最大力量进行相对低强度的力量训练训练。在理论上其效果不低于80%强度的力量训练。如果训练后使用肌肉加压法再使用阻力训练,力量增长的效果会更明显。反作用力也更强。
身高和体力对中锋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无论是进攻还是篮板。良好的身形状特征为中锋的战斗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中锋在三秒区附近的运动负荷最高。中锋球员的心率高于前锋的心率,这与高强度身体对抗和激烈位置有关;中锋队在比赛中的跳跃次数高于前锋和后卫的,并且与中锋在篮下封堵和抢篮板相关。因此,弹跳训练对于中锋球员来说至关重要。中锋冲刺能力相对较弱,具有良好有氧能力的运动员在返回冲刺的过程中比有氧运动能力差的运动员有更好的表现。在场上完成比赛,有氧能力的强化训练对于中锋球员来说非常重要。在训练中锋的能量代谢时,标准应该基于比赛的生理和生化指标。在运动质量方面,中锋应突出最大力量训练,同时提高运动素质。
不同位置的篮球运动员在运动素质上有不同的优势和劣势。分析不同位置的篮球运动员的身体特征,可以帮助教练员和运动员在训练中安排训练计划,更好地提高运动员的体能。篮球比赛对后卫提供糖酵解的能力要求最高,同时提高了糖酵解的能量供应能力。还要注意有氧训练,有氧能力在高强度无氧运动后的能量恢复中起着重要作用。前锋队员在比赛中的生理负荷指标采用高强度间歇训练来培养前锋队员的无氧耐力,有效提高前锋队员在高强度短距离训练期间的能量供应能力。中锋的重复冲刺能力较弱,有氧能力是完成比赛的基础。加强有氧代谢能力的训练对中锋队员具有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