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艺
一个人的记忆,见证着个人的成长,一代人的记忆,承载着一群人的情怀,一个国家的记忆,谱写着时代的历史!
在70年的绚烂画卷中,从生于上世纪的“50后”、“60后”,到生于新千年的“00后”、“10后”,在波澜壮阔的时代发展浪潮中,生于不同年代的人,都在见证着祖国的发展和城市的变迁。
我们一家三代人也不例外,70年间,每个人都拥有着属于自己的“独家记忆”。
外公的书房:从“迷你”到宽敞
喜欢读书的人都想要有一间自己的书房,不管大小,总能承载和寄托读书人的梦想。
外公最早的书房,其实就是他家的床头。那时,外公家就一间房子,里面放了一张床。外公淘来的几本书,就只能放在床头,那时,外公不仅读,还喜欢摘抄,趴在床头,在暗暗的灯光下,抄毛泽东的诗:“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后来,外公家的房子由一间变成了两间,外公家的书房就是一张桌子。他索性把书全部搬到桌子上,看起来也方便。那时,晚饭后,外公会带着我们读《红楼梦》、《西游记》。后来,又读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的大学》、《莫泊桑诗选》等国外名著,反反复复地看,有些章节还喜欢背下来,多少励志的故事,多少蕴含哲理的名言警句,多少浪漫的辞藻,记忆犹新!
再后来,外公家的书房是一个房间。买书,也不再是一本两本地买或者去图书馆借了,而是成套成套地买,或者几本几十本地买。记得当时看到莫言获得诺奖,激动不已,外公把他全部的书都买来,逢年过节回家总让我们看看,读的是一份感慨,也是一种文化自信。
70年间,外公家的书房一直在变,不变的是,在外公家,总能读到好书,虽然有些被记得,有些被遗忘,但却记录了时代的变迁和我们读书的快乐。
奶奶的衣柜:从“黑灰系列”到“五彩斑斓”
“衣食住行”中,衣排在首位。服饰是一面镜子,从御寒到保暖到时尚前沿,它不光是人们的外在体現,也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在奶奶的衣柜里,保存着好几件旧时的衣物,虽然搬了好几次家,但奶奶也没舍得扔掉,小时候,第一次看见布拉吉和列宁装就是在奶奶家。奶奶说,“我们年轻时候布拉吉最流行”,那是一种来自苏联款式简单的连衣裙,有着泡泡短袖,小摆裙与圆领衫相连,腰间系带,花色以碎花为主。男士们则几乎都是人手一件列宁装,也同样是来自苏联的服装样式,双排扣西装开领,腰间还有一布质腰带。
那时候的服饰最注重的是简洁、朴实,但色彩就会比较单调,不管男女,通常都是蓝、绿、灰、黑、白这几个主色调,再加上崇尚节俭,衣服通常都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这条喇叭裤和‘的确良衬衫是你爸爸的”,70年代,随着我国纺织工业的日渐进步,这种不需要棉花的彩色布料掀起了当下的时尚风潮,看过电影《山楂树之恋》的朋友应该有印象,电影中主人公穿着的衬衫就是“的确良”,此外,很多流行款式也悄悄从国外传进来,时尚个性的年轻人开始摒弃中性化穿着,接受当时被认为是“奇装异服”的喇叭裤、迷你裙,风靡一时。
进入80年代中期,国门大开,开始接受吸收西方文化,港台时尚进入了人们的生活,比较“潮”的姑娘和小伙子开始效仿明星的穿着打扮,服装的色彩越来越丰富,那是一个什么流行穿什么的年代。“你小姑那时候洋气得很,流行什么穿什么,这件皮夹克是她的。当时还有这么一句话“不管多大官,都穿夹克衫,不管多大肚,都穿健美裤”。
70年间,国人的着装从为了蔽体保暖,到变得更加舒适和彰显个性、美感……人们对服装越来越讲究多样化,款式个性化,制作工艺化,面料高档化,而中国元素也已经走向世界。人们着装品味的追求一直在变,也代表着中国经济发展和消费升级进步,不变的是,对美和时尚的追求。
爸爸的家书:从“见字如面”到“随时见面”
70年来,人们的联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写信、电报、大哥大、BP机,现在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取暖基本靠抖,治安基本靠狗。”这样的比喻纵然充满调侃,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五六十年代通讯的落后。但是,纸短情长,在煤油灯下写下的一行行家书,仔仔细细地贴上邮票后,往信箱里一放,就开始了思念的旅途……当邮递员骑着自行车来到村头,奶奶就赶紧跑出家门,看看有没有爸爸的来信。那时候,爸爸的家书是一叠一叠厚厚的信,被放在奶奶家的抽屉里。
1969年,北京长途电信局安装成功中国第一套全自动长途电话设备,后来逐渐普及,有了公用电话后就方便多啦,2毛钱一分钟,爸爸隔三差五地就给外公奶奶打一个,报个平安!那时候,爸爸的家书是一声声寻常又温暖的问候,被放在楼下小卖部的那台公用电话里。
1983年,上海开通中国第一家寻呼台,BP机进入中国。早期的BP机全是进口产品,后来,国内企业浪潮与摩托罗拉合作,开发出汉字BP机,至今,爸爸还保留着两部用过的BP机,“只要听到‘滴滴声,立刻从包里取出BP机查看,显示屏上,找我的电话号码一目了然,马上就近找一个公用电话拨回去询问情况,挺方便的,想家了,就赶紧找寻呼台,呼一个”。那时候,爸爸的家书是BP机里的来电,被放在别在腰带上的BP机里。
后来,手机的出现,是电话通讯的一大飞跃,从固定走向了移动,一下子把街巷店铺刚兴起不久的公用电话和BP机基本都赶下了历史舞台。1999年,爸爸买了第一台手机:诺基亚,“再不用满大街找电话啦,拿起手机就能打”。那时候,爸爸的家书是一通电话或者一条条信息,被放在这台小巧玲珑随身携带的手机里。
2010年以后,爸爸用上了智能手机。“这简直是电子通讯的一场革命!它变成了一台小电脑,功能太全了”,通讯、摄影、购物、支付、视频、微信,听广播、看影视、查询各种资料……无所不能,在中国不论农村或城市,不论老人或小学生,差不多人人有手机。现在,爸爸的家书是一个表情包、或者一条微信语音,再或者是一个视频电话,被放在这台轻轻薄薄的手机里。
如今,QQ、微信、今日头条、抖音等等数不胜数,有的是专职社交软件,有的是为社交锦上添花,不管怎样,智能手机的出现,让现在人们的联系变得越发简单、便捷。
70年间,通讯方式不断变迁,从无到有,从有到好,日益改变的通讯方式更新换代迅速,也让整个世界更加扁平化,但不变的是,人们对亲人的牵挂,对朋友的问候,人与人之间亲密度的延伸,空间距离不再遥不可及,天涯若比邻成为了现实。
我家的新房:从“蜗居”到“宜居”
60多年前,爷爷和奶奶都是农民。全家5口人挤在一间破旧的自家盖的平房里,由于空间太小,还搭了一个小棚子。当时,左邻右舍都是这样的房子,人声鼎沸,鸡犬相闻。
40多年前,爷爷和奶奶家盖起了小两层的楼房,楼上楼下各三个房间,在农村,俗称“三上三下”,窗明几净,空间很大,带有独立的院子。那时候,在农村,一栋栋这样的楼房遍地開花,放眼看去,活脱脱就是一套套联排别墅。
30多年前,爸爸妈妈结婚时,住的是单位的宿舍楼,长长的走廊两端通风,房子面积是30平米,一个房间,只能放下一张床,一个柜子,一张桌子和几个凳子。卫生间和厨房都是公用的。
现在,我在南京买了一套房,70多平,总价295万,每月房贷8000多,是甜蜜的负担呀。
如今,房地产行业飞速发展。作为年轻一辈,每每看房价,都会发出一声来自灵魂的哀叹:“要攒多少年的钱才买得起房?”哀叹完,忍不住心疼地抱紧自己。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年,我们一家三代人的房子在不断变化,住房都是配有独立卫生间、厨房、淋浴、供暖、供气、供水设备等的成套住宅,从计划到市场,从“蜗居”到“宜居”,我们的居住环境和配套设施质量也在不断提升。
看看房贷,再看着温馨的小家,每每压力与喜悦并重,但2017年以来,中央坚持“房住不炒”基调,各种调控措施相继出台,促进市场理性回归,“租购并举”住房供应体系逐渐成型,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未来可期!
70年间,住房制度、房子面积、设计理念、配套设施等等在不断变化,但不变的是,人们对美好生活、一方温馨小天地的温暖期盼和对安居乐业的更高追求。
70年!几代人的衣食住行好像什么都在变,更开放、更便捷、更智慧了,70年的光辉成就足以令我们自豪!时代的变迁和发展带来了生产力的解放,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思想的解放:我们脚下的土地和眼前的世界变得更加宽广,充满机遇和挑战,也让人满怀希望和憧憬。
习总书记说,“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70年!那些没变的是什么?是初心与精神、是力量与希望、是骄傲的中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