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归侨谢美英忆述“过番”往事

2019-11-25 10:41林长华
华人时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登记证美英大字

林长华

日前,福建东山岛朱先生通过微信发来民国时期他母亲和祖母在新加坡谋生的“大字”(《华侨登记证》)图片,讲述了一段鲜为人知的“过番”往事。笔者遂即前往东山岛宅山村采访朱先生的母亲———93岁的归侨谢美英。

老人年龄虽高,视力、听力、记忆力却俱佳。她说,“大字”是过去东山岛华侨对护照的俗称,当年东山岛华侨就是用这种“大字”(《华侨登记证》)往返新加坡的。“这本‘大字是1942年初我母亲何白玉从新加坡回国时带来的。我也有一本,姓氏被写错了。”脸庞刻满人生沧桑的93岁谢美英老人,向笔者展示她母亲民国时期办理的《华侨登记证》。

浏览这本编号为“嘉字第344334号”的《华侨登记证》,封面为蓝黑色布面,封面用银白色印着5个竖排“华侨登记证”繁体字。内页除登记姓名、性别、年岁、籍贯、出生地、现在居所、职业、商号、何时入境、夫或妻、子女等11项内容外,还贴有加盖中国驻新加坡领事馆压片印章的半身照以及印花(已脱落)。

笔者了解到,当时国民政府赶在国际《国籍法公约》签字之前,公布了《华侨登记规则》,具有抢占先机意味。因为在国外侨居很久的华侨没有中国护照,尤其是在国外出生的侨民子女,可能被侨居国列入当地国籍而造成双重国籍问题。如能先让侨民和侨眷登记为中国侨民,日后中国与各国谈判华侨问题时将能发挥作用,这便是办理华侨登记证的本意。

再次与79年前的侨证深情对视,往事并不如烟,存储在谢美英老人心间的“过番”生活再次被唤醒。上世纪三十年代,孤悬大海中的福建东山岛,风大、沙多、水缺、地瘦、人穷,加上战事频仍,百业凋敝,民不聊生,逼得岛上百姓背井离乡,纷纷逃往南洋谋生。据1996年普查统计,东山岛旅外华侨华人4390户,32061人,主要分布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菲律宾等16个国家。谢美英老人介绍,她1935年9岁时随母亲到新加坡“吃苦力”。

当时在新加坡吃苦力的东山岛人因为吃苦耐劳,心灵手巧,倍受“头家人”喜欢,年轻女仆(俗称“妹仔”)找职业也比较容易。原因是女仆比男仆更让主家放心,大部分妹仔几乎没有文化,平日生活在主家,不知外界情况,不会阅读报纸。妹仔还受到当时新加坡政府出台的“劳动法”《妹仔则例》保护,则例中规定:禁止获得或购买未登记的妹仔,妹仔可以自由离开雇主。如果主家虐待妹仔,应被处以罚款500元以下或监禁2年以下,或两者兼行。

“我在新加坡吃苦力,都是头家包吃住,最初工资每月3元叻币,后来逐渐增加到每月十五六元,每月挣的钱比我母亲多。在新加坡遇到一户最好的主家是政府官员家庭,他们是‘色仔染。那时我13岁,在这户人家负责买菜、煮饭、烧菜、带一个4岁小孩。”老人说的“色仔染”,就是当时人们对欧亚混血儿的称谓。她回忆,这户“色仔染”很富裕,为人友善,他们衣服每穿一个月就要换新的,换下的很多衣服都被谢女士收存起来,后来在回国时,打包带回家分送亲友。说起回国与出国,笔者不禁询问当年的出行方式,我祖母也是一位归国华侨,她在世时曾告诉我,她1919年10岁那年随长兄林仕昌到新加坡当童工,是在东山岛双过山港坐船到汕头,然后改坐开往新加坡的轮船。

当时在东山岛流行一句俗语:“无奈炊甜粿”被用来比喻不得已才去办某件事。这句俗语的由来饱含着昔年东山岛人出国谋生的无奈和远渡重洋的艰苦。说是旧时一些东山岛人搭船到异国他邦谋生,远航的客船快扬帆起航了,船主照例在船上清点船客货物,他的妻子也当起帮手来。这时,船主的妻子看到贫困船客的行李中,都放着几大块比砖头大,味道清香的甜粿(加红糖蒸熟的大米食品),船主妻感到十分诧异。她知道,在东山岛只有正月初九和元宵节才蒸甜粿“拜天公”,有不少贫苦人家也蒸不起甜粿。船客们这才告诉她说,每次坐帆船远航过洋,如果是顺风顺水,起码得十天半月才能到达。如果碰上大风大浪,时间就更长了,倘若不备些干粮,如何挨过这些日子?由于甜粿放多了食糖,有的在上面抹一层花生油,不容易变质。所以,船客们远涉重洋前总要设法蒸制一些甜粿作为干粮。船主妻听后恍然大悟,不禁感慨而言:“真是无奈才炊甜粿啊!”从此,这句话就成了在东山岛乃至粤东地区广为流传的俗语。

据谢美英老人介绍,当年她和母亲出国、回国是在东山岛港西村海湾坐木船,再到古雷海面转乘大轮船,如果不遇到台风,通常7天就能抵达新加坡。

“亲友们听说我们母女俩回家,非常欢喜来‘脱草鞋”。老人說的“脱草鞋”是过去流行东山岛民间的风俗。从前,贫困的人们出门大都穿草鞋行路,当他们从国外风尘仆仆、劳累困顿地回到故乡后,家乡亲友高兴地端上食物、开水以解饥渴,为他们脱下草鞋,拂尘接风,这便是“脱草鞋”风俗雏形。而对即将出国的华侨,家乡亲友会提前上门赠送土特产品或其他纪念品,谓之“送顺风”。原来,旧时人们出国到南洋主要靠坐船,远航途中,船只能一帆风顺平安到达尤为重要,所以人们管叫送行为“送顺风”。

聊及“送顺风”,老人记忆犹新。她说1942年初,她与母亲第3次回国,终于将积攒的资金赎回典租多年的房屋,本来母女俩准备再次出国,孰料天有不测风云,当年1942年2月15日,日本攻占新加坡,对华侨惨绝人寰大屠杀。母女俩的出国决定未能成行,亲友“送顺风”的礼品也没能退回去。待到1945年9月12日,日军在新加坡向英军投降。“我们母女的‘大字已不能使用。”谢美英老人欣慰地感叹,如今我们东山人生活不输新加坡,出国“吃苦力”早已成为历史。

欣赏文物般的“大字”,聆听老人讲述“过番”故事,笔者仿佛穿越回那段饱含辛酸的艰苦岁月,感受旧时华侨风雨沧桑的谋生路。

(责编  郭博文)

猜你喜欢
登记证美英大字
多金假象:暴虐男搅局草根夫妻
迷雾美英
没开灯
五证合一10月起全国推行
容易吗
大话英英与美英的区别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经营专供出口农药产品行为定性问题的函 农办农函〔2014〕14号
关于贯彻落实农业部第2032号公告有关事项的通知
戒烟
“美英等国对联合国的窃听与联合国本身的历史一样悠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