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不仅是高学历专业人才,还拥有丰富的金融系统工作经验。防范、处置地方金融风险,是他们的第一要务。预计在未来,“金融副省长”会成为各省的标配,成为一支年轻、高学历且具有丰富国际合作经验的政坛生力军。
金融稳,经济稳;金融活,经济活。12字描绘的美好愿景,如何实现,关键是人。
金融副省长被寄予厚望,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范围内有16位金融副省长。据报道,10月17日,中国农业银行副行长蔡东,被任命为吉林省副省长,再度引发关注。因为他是今年任命的第6位金融副省长,其中,仅9月最后一个星期,就任命了4位。如此密集的任命,让人们对金融副省长的一切充满了好奇。
懂行又有资源
他们都拥有丰富的金融系统工作经验,调任各省担任副省长,大多分管金融等领域,被形象地称为“金融副省长”。
仔细浏览他们的简历信息发现,这群人有着鲜明的群体画像:高学历专业人才、10余年大型金融机构经验、年轻有为。
名校经济学博士几乎是他们共同的身份,也让他们成为懂行的专业型官员。他们中有14位博士,其中经济学博士有10位,且不少人毕业于复旦、清华、北大、斯坦福大学等名校,专业涵养高。
他们大多拥有10余年的金融机构工作经验,这也被外界看作是一群有资源的副省长。具体来说,他们之前工作过的金融机构涵盖中国证监会、央行、国家外汇局、中行、农行、交行、工行等,并且大部分人都有多段金融机构的工作经历。
和今年9月全国密集任命4名副省长一样,2018年1月,京津沪三个直辖市金融副市长到任。纵观金融副省长任命的节奏,2018年7人,2019年6人,远远超过2012年至2017年的3人,这背后既有地方金融发展的需要,更多的是在全国金融一盘棋下,防范地方金融风险。
副省长的密集任命只是顺势而为
时势造英雄。中国经济经过数十年的高速发展后,靠投资驱动、土地财政金融化的模式给地方发展积累了风险。如何在全国金融一盘棋舞台下,防范、处置好地方金融风险,是当下地方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这也是时代为金融副省长准备的“舞台”。
防范金融风险的任务要追溯到2017年。2017年4月25日,中央政治局首次以“金融安全”为主题进行集体学习,提出中央、地方各司其职,形成“全国一盘棋的金融风险防控格局”。这是一次对金融风险防范的定调。
2017年7月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和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将金融防范风险的责任、任务细化。
进入2018年,全国各地金融监管局密集挂牌。同时,7位金融副省长到任,规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和预算管理、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工作的文件也密集下达。
直到今年,防范金融风险数次被提起。2019年2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培养、选拔、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作风优良、精通金融工作的干部队伍。同时,7月份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和政治局会议,都明确在防范金融风险中,要“压实地方责任”。
目标和责任主体越来越明确,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各地金融监管部门挂牌,地方金融监管被赋予了更高的监管权限和监管职能,地方需要懂金融的官员。”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法与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尹振涛分析称,这波副省长的密集任命只是顺势而为。
经济转型下的“救火队长”
从2017年,“重點是防控金融风险”作为任务开始,到2018年各地金融监管局密集挂牌,再到这两年密集任命副省长分管金融。舆论认为,“金融副省长”的密集布局,与其说是中央对地方金融发展的加码,毋宁说其角色堪比“救火队长”。
截至目前,共有117个省市的存量债券余额超过其财政收入,14个地区的存量债券余额超过其财政收入的10倍以上。最大的风险莫过于,地方政府违规举债一直屡禁不止。毫无疑问,地方政府债务是地方金融风险最大的“灰犀牛”,像是一颗不定时炸弹,如何安全拆弹,考验的是副省长们的金融智慧。
从近两年中央“配齐”“金融副省长”的路径来看,先是江浙和四个直辖市等金融发展较好的地区,然后逐步向中西、东北、西南地区拓展,覆盖四川、辽宁、贵州等省,开始尝试啃“硬骨头”。
多位受访专家推测,预计未来,“金融副省长”会越来越多地成为各省的标配,成为一支年轻、高学历且具有丰富国际合作经验的政坛生力军。
对突然“空降”地方的金融干部而言,除了大施拳脚,也面临很多挑战。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何海峰指出,在金融体系,专业性和系统性较强,但是地方的问题错综复杂,不单单是金融层面的工作,还涉及经济、社会、民生等方方面面,即使是分管金融,金融也是要为其他工作服务的,而且各地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结构均不相同,需要迅速摸清规律。
“过去需要专注于金融层面的问题,现在需要全盘考虑,协调好金融和其他行业发展的关系。”何海峰说。
(水云间荐自《南风窗》2019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