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辉 姜华 黄良平 王吉亮 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学院 杨旭 上海市西南工程学校 狄永洲 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以上海市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开展评估指标体系为研究对象,以上海市16个区校园足球活动开展为调查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德尔菲法(Delphi)、层次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
1.指导思想
本研究通过各区校园足球布点学校及其主管部门进行调研,构建活动开展的评估体系。基于此模式对各区校园足球展开评估,初步建立适合校园足球活动的科学与客观的考核办法,以期为上海市级主管部门提供政策咨询。
2.评估体系设计原则
评估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是开展上海市校园足球活动的原则依据,它具有自身的客观规律性,是人们主观意志的体现,是评估活动开展遵循的基本准则。基本原则主要包含四个方面:(1)指标构建的科学性。评估活动与结果必须具有科学性,应该符合客观规律,是评估过程及结果科学化的保证。(2)指标构建的导向性原则。一方面是体现上海市相关部门对活动开展的指导方针;另一方面评判各布点学校工作与管理水平,为今后活动开展指明方向。(3)指标构建的可行性原则。评估指标与标准应该尽量保持简单易行可操作,从实际出发,构建评估指标体系、方法、数据信息的统计、分析及运用评估结果。指标是对原始信息的提炼与转化,指标不宜过于繁琐,个数不宜太多,以避免陷入过多细节而无法把握考评对象的本质,从而影响评价的准确性[1]。(4)指标构建的客观性原则。在构建评估指标体系应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只呈现客观事实,去除“业绩排名”的行政色彩。
本研究依据《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中关于开展校园足球相关精神[2]。本研究拟从组织与领导、保障措施、教练员队伍、训练方面、竞赛与人才输送和文化建设6 个方面进行,初步构建上海市青少年校园足球评估指标体系,再通过德尔菲法及层次分析法将10位足球领域相关专家学者问卷进行处理,经过3轮问卷调查最终确立6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和39个三级指标体系及指标权重。具体一级指标权重如下:组织与领导(0.0867)、保障措施(0.1187)、教练员队伍(0.2478)、训练方面(0.2154)、竞赛与人才输送(0.2101)和文化建设(0.1197)。
评估本着“催促后进、鼓励先进的作用”为原则,针对活动开展出现的问题建立奖惩制度来推动校园足球的发展,从多维度实施奖惩励措施。即学校层面,奖励先进、敦促后进;教师层面,提升优秀教练员晋升渠道,注重裁判人员的培训工作,奖励和评选个人先进,使教师及教练员有获得感;学生层面,消除参加足球运动的忧虑,给予相应的保障措施,以解决其后顾之忧,并提供良好的升学机会,打消家长的忧虑,从而吸引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3]。
教练员是校园足球的训练与组织管理的具体执行者,其业务水平和执教能力一定程度上决定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的好坏。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不定期的组织本市或本区域内教练员培训工作,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培养模式,即聘请高水平教练员指导校园足球训练及管理,提升教练员的业务素质水平;并加强不同区域间的交流活动,从中找出教练员自身的不足。
随着现代社会的进程的加剧,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代工业、信息化给人们带来便利地同时,也造成诸多的不利影响,如:人们的生活方式静态时间日益增多,长时间的久坐对身体造成危害,体力活动的减少势必会造成潜在的疾病发生。因此,适当参加体育运动有助于缓解由于体力活动减少而带来的危害。足球运动有其独特的育人和健身的价值,积极倡导学生家长对孩子参加足球运动的益处。同时借助媒体加强对校园足球文化的宣传,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的支持。
本文首先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咨询法、特尔菲法等方法,制定出一套关于上海市青少年校园足球评估指标体系,包含6个一级指标,一级指标设定之后,根据上下指标层次关联性,设定出相应的14个二级指标,之后相继制定出39个在内的三级指标体系;其次应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各个指标权重;最后,根据上海市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的现状提出相应的激励机制,以利于上海校园足球活动的深入推进与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