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探究——以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9-11-25 14:15丁增辉
体育科技 2019年3期
关键词:课外俱乐部体育

丁增辉

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探究——以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丁增辉

(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温州 325016)

体育俱乐部教学是高校体育教学实践发展过程中实施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应用对于高校体育教学的开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能够更好的促进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文章通过对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应用于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的可行性分析,为该院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应用提供一定的思路,以期促进该院学校体育的发展。

学校体育;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

1 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综述

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高校)是以体育参与者(学生)为基础,以学校运动场地、设施为依托,围绕一种运动项目,以俱乐部的组织形式将课内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群体体育竞赛和运动训练等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体育教学模式,它更加具有层次性、针对性,更加注重学生的多元化及个体差异,这样的体育教学模式更能够充分调动体育教师、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和终身体育思想的形成。

2 体育俱乐部教学的目的意义

2.1 体育俱乐部教学开展的可行性分析

2.1.1 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浙安院”)学校体育现状

浙安院目前的学校体育包括课内和课外两个部分。一是课内,主要以公共体育课的形式开展,目前浙安院公共体育课以分项体育的教学模式开展,学生可以在规定的每一个学期,根据自身兴趣和锻炼需要选择一项体育项目进行学习。二是课外,主要包括学校体育社团、运动训练队、学生体育竞赛、课外体育活动等,学生可以在相应的时间段,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等进行选择。

2.1.2 浙安院学校体育存在问题

从当前来看,浙安院学校体育的这种开展模式相对来说比较粗放,课内体育和课外体育没有形成强有力的对接,课外的各个项目之间的联系也不甚密切,整体的学校体育没有形成一个合力,不能很好的将课内和课外有机融合。

就目前看来,浙安院的学校体育相较其他高校来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且整个学校体育的氛围还不够浓厚,不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

师资队伍是开展教学的基础,浙安院目前有5名体育专任教师,开设体育课程在十数门左右。在体育师资和课程的数量上还有一定的不足,不能够充分满足所有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2013年筹建的浙安院,尚属于新建院校。就目前来说,浙安院在资源整合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阻碍,在体育场馆、设施等方面的完善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校体育的发展。

2.1.3 浙安院学校体育优势

2.1.3.1浙安院领导重视学校体育工作

浙安院院领导对于学生体质健康方面十分重视,他们坚持“完全人格,首在体育”的指导思想,坚持不断发展与锻炼学生体质,逐步促进学生体质健康。而且“练体能健体魄强精神”是浙安院“振翅安防”素质提升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2.1.3.2浙安院实行准警务化学生管理模式

浙安院的学生管理模式是准警务化的管理模式,学生纪律意识强,执行力强。学院坚决贯彻执行国家体质健康测试相关规定,对学生体能素质要求较高,学生非常重视。相对来说,学校体育的开展比较容易。

2.1.3.3浙安院的学校体育已经有了相对完善的架构

课内的体育教学以及课外的体育活动、运动训练、群体竞赛等都有相对合理的组织模式和充足数量的学生规模。学生参与课外体育的制度相对规范,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课外体育的发展。

综合来看,浙安院在保障“振翅安防”素质提升工程顺利实施情况下,正不断完善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的基础,努力加强配套师资队伍建设,切实加大场地、设施等经费投入。针对目前尚存的不足,更加普及在校学生身体素质训练;强化体质健康测试,建立相应测试工作机制;搭建体育学习平台,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发展体育专长;重点培育特色体育项目等。这些措施的实施,从根本上保证了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同时,鉴于目前相对完善的学校体育架构的开展,为学校体育课内和课外的整合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2 体育俱乐部教学开展的意义

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是教育现代化发展的产物,它将体育教学与体育俱乐部活动有机融合为一体。首先,体育俱乐部能够提供一个多元化的活动平台,学生能够完全根据自身需要选择自己感兴趣运动项目,避免单纯为了修满学分而盲目选择,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性。其次,体育俱乐部能够提供一个更具针对性的活动平台,体育俱乐部根据学院的项目资源、设施资源等开设项目,不仅是传统的体育教学项目,而且充分贴近学生个人及社会实际,针对不同层级水平、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提供不一样的俱乐部教学服务。

体育俱乐部教学能够进一步促进学校对于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大对学校体育资源的更有效利用和维护,增进学校与校外场馆(场地)的交流。其次,体育俱乐部教学将教学的重心转移到学生“掌握学习”上,能够提高教师对自身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等方面的要求。还有,体育俱乐部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对于学生高水平运动技能的掌握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这便为学校运动队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人才基础。

3 体育俱乐部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国外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发展相对较早,体育俱乐部教学的运作相对比较成熟。相较于国外,国内部分高校已经实施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但很多高校仍然沿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

3.1 国外学校体育俱乐部——以德国为例

国外学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自由选择加入和退出俱乐部。

其次,国外学校提倡俱乐部管理决策的民主性,在俱乐部的决策上,充分尊重俱乐部成员的利益,实行俱乐部重大决策的民主化操作管理机制。

再次,国外学校体育俱乐部注重成员权益的主体性,更多的从俱乐部成员的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俱乐部的目标利益和成员利益的最大融合。

3.2 国内学校体育俱乐部

国内学校体育俱乐部教学的发展没有形成统一的教学模式,各个学校都在学校制度的基础上制定自己的体育俱乐部模式,仍然是行政决策高于一切,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体育俱乐部的发展。

国内学校体育俱乐部教学开展受到学校各规章制度的制约,没有充分考虑到俱乐部成员(学生)的根本利益,学生的自主权没能得到充分保障。

国内学校体育俱乐部在师资投入、设施投入等方面还存在一定不足,在资源整合与管理方面相对滞后,这也成为体育俱乐部教学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4 体育俱乐部教学的对策措施

4.1 建立并完善学校体育一体化框架

体育教学应逐步建立体育俱乐部模式,依托体育俱乐部将课内体育教学与课外社团活动、运动训练队、群体竞赛等有机融合。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体育俱乐部的管理模式,更多的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学生的需要为前提,并让学生参与到体育俱乐部的建设中。

4.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开展教学的基础,浙安院目前有5名体育专任教师,开设体育课程在十数门左右。在课程的数量上还有一定的不足,不能够充分满足所有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因此,浙安院应该做两方面的工作。第一,提供更多的教师培训进修的机会,促进现有体育教师专业技能的发展和完善;第二,有条件的引进相应的师资力量,如女性体育教师、健美操教师、新兴项目体育教师等,补充现有师资条件的不足。

4.3 加大体育设施投入力度

体育资源的严重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学校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只有在体育资源充足的前提下,学校体育才能得到更好的繁荣和发展。因此,学院应在现有的制度和条件下,充分挖掘潜力,不断开拓体育场地面积、加大体育设施投入、增加体育器材经费等。

4.4 建立多元化的体育俱乐部

浙安院应当以职业特点为主线,打造适合职业需求的专业体育教学,最终形成职业(专业)体育教学俱乐部。

浙安院应当不断研究学生的多样化发展需求,有条件的开发和选择适合本校特色的俱乐部课程。比如依托警校的优势,开展安全技能等方面的生活实践类课程;更多的开设技战术类课程、健身健美类课程、体质促进类课程等。在锻炼素质的同时,让体育更加贴近生活,走进生活。

4.5 实行分层教学模式

学生学习不再以传统的班级为建制,应根据学生不同需要实行混班上课,即“混合——分层”俱乐部模式。将所有学生作为一个整体,在教学一段时间后,根据学生的技能水平进行分层到“基础班”和“提高班”中进行教学的同时,可根据自身实际需要选择相应的课外课程,让学生的学习与实践有机结合,促进学生体育技能的掌握和提升。

5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建立应当充分考虑学校整体情况,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学校体育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研究,而后建立相应的学校体育俱乐部管理制度作为体育俱乐部运行的保障。只有这样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建立才能顺应学校发展,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才能顺利实施。

[1] 陈保如.高职院校实施体育俱乐部教学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0(4):145.

[2] 吴强松,周俊辉.从德国学校体育俱乐部看中国高校“俱乐部型”体育教学模式的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22):235.

[3] 黄奋,王荣霞.独立学院体育俱乐部之研究与探讨[J].科技信息,2008(17):24-47.

[4] 刘毅.对株洲市高职高专学校建立体育俱乐部的可行性分析及对策[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8):104-106.

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Model of Sports Clubs in College PE --Taking Zhejiang College of Security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DING Zenghui

(Zhejiang College of Security Technology, Wenzhou 325016, Zhejiang, China)

“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建设项目”(课题编号:JG201705;课题编码:JG201911);“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成果” (课题编号:2020B05)。

丁增辉(1986—),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青少年体能、体育社会学、社区体育。

猜你喜欢
课外俱乐部体育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我们的“体育梦”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取经之路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