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昊昕
(厦门英才学校,福建 厦门 361022)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由于升学压力的存在,导致各级学校都非常重视文化课程的学习,对学生运动能力及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够,致使学生的综合能力有限,学生后期发展容易遇到瓶颈,难以提升。篮球属于技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项群,通过篮球运动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拼搏的精神和意志,提高学生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中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通过在这段时期内基于核心素养下的篮球教学与训练,完善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的成长是教育中的重要问题。本文对核心素养下中学篮球教学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旨在完善中学篮球教学的相关内容,促进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体育核心素养指的是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化,是连接宏观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与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党的教育方针通过核心素养这一桥梁,可以转化为教育教学实践可用的、教育工作者易于理解的具体要求,明确学生应具备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从中观层面深入回答“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根本问题,引领课程改革和育人模式变革。
中学篮球教学应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从宏观上讲,中学篮球教学的目的应是遵循社会发展的需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培养、运动技能的提升、团结协作意识的塑造以及独立思考能力的完善这些方面作为培养的方向,在教学中教师应不断丰富自己的思想,影响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中学阶段面临升学的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家长、学生、学校在教学中更加注重文化课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体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体育在教学中的地位一直不高,长期以来形成了体育课非常重要但在教学中没有人重视的尴尬局面。篮球作为中学体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项目,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学生进行篮球技能的训练,提升学生的运动热情,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综合素质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教学产生重要的影响与意义。
中学篮球教学长期以来延续传统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学生进行练习,这种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运动的热情,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篮球教学中这种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培养仅局限于运动技能的培养,没有发挥篮球的深层次内涵和挖掘篮球教育的功能。通过充分理解核心素养的深层次内涵,在教学中积极调动学生篮球运动的热情,使篮球教学不仅成为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的一项运动,也要让篮球教学成为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并在其他学科中形成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育。
教学中目标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共同努力完成的方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积极备课、上课并组织学生在教学中完成教学的任务,通过一个个小的目标组成一个大的教学目标并最达成教学的总目标。长期以来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往往只关注学生对运动技能掌握目标的达成情况,忽略了学生在教学中的情感目标、德育目标的实现。在教学中通过在上课的初始阶段设定情感、德育目标使学生了解此目标并在教学中通过教师的不断深化强化该目标的实现。例如,在篮球教学中通过设定小组教学,使小组间的同学相互交流合作完成教学任务,在这过程中学生之间相互探讨问题的出现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效提升了学生间的交流和合作能力,促进了学生情感目标的实现。教学结束阶段组织学生对场地器械进行回收及对场地中垃圾的清理,达成环保意识的育人目标。
教学内容是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上课的参考,在篮球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的设定对教学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不同地域中学阶段的体育教材各异,而篮球又是体育教学中的一部分,采用不同的教材致使教学内容各异,但是大体上篮球教学的内容主要设定在直线运球、单手肩上投篮、胸前传接球等几个项目,许多小学教材的教学内容和初中的教学内容相似甚至相同,这一方面导致教学的延续性不强,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的内容在进入中学之后再进行学习一遍;另一方面导致教学中学生学习的兴趣下降,重复进行同样内容的学习,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导致教学效果差。在教学中首先应该对教材的设定进行重新梳理,编定一体化课程,使教学内容具有衔接性,随着年龄的增长教学难度加大,如在小学阶段进行单手肩上投篮的教学与训练之后进入中学阶段的学习内容可以加大为行进间运球急停后单手肩上投篮,加大这个难度之后运动技能掌握较好的学生在进行练习的过程中可以速度快一点。相反,运动技能掌握较慢的学生在进行这个练习时可以降低速度。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学与训练,提高上课质量。
长年对相同的教材采用相同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与训练,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产生职业倦怠,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教师需要处理家庭、孩子及教学等多方面问题的时候,教师的学习的动力下降。首先,在教学中学校层面应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促使教师不断接受新鲜的教学方法,督促教师进行学习。其次,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公开课比赛,通过比赛提升教师学习新知识的动力,通过公开课能够使不同年龄段的教师在一起进行学习与探讨,发现自身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习其他教师的新鲜教学方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再次,通过网络研修的形式对教师进行培训。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极大地丰富了教育教学的资源,给教师的学习带来了更多的便捷,通过网络能够使不同地域的教师进行交流与学习。教师同样需要加强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在教学之余不断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学习,同时在教学中不断对教学进行反思,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教学中教学方法对产生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样的教学内容、相同的学生,采用的教学方法不同,教学效果也会产生较大的差异。信息化时代带来了丰富的物质和信息,教学如果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进行改变,学生在进行知识学习的过程中也不会有进步和提升。中学阶段的篮球教学可以通过翻转课堂的教学形式提升课堂的效率,使课堂真正成为探讨、提升的场所,而不是教师表演的场所。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教师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对信息和资源的整合,使学生通过互联网在课余时间进行下节课教学内容的学习,发展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学生可以通过微信或其他聊天工具在课余时间对教学内容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最终解决问题,在课上主要是对教学内容的重新梳理。这种教学形式极大地提升了课堂的空间。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中的讲解和示范占据大部分时间,而采用这种教学能够使课堂最大限度地进行训练与错误动作的纠正,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
传统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学生进行练习的方法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法在一定阶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及教育对教学提出的更高要求,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急需要通过改变原有的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学中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在教学中完全处于被动地位,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被调动。如今中学新课改多次提到教学模式的改变,通过在教学中转换师生角色,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辅助的形式进行教学,一方面提升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使学生能够在教学中展现自我,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另一方面通过这种形式的教学能够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调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在进行篮球单手肩上投篮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设定小组教学的形式进行,将班级的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小组间通过共同的探讨学习单手肩上投篮的动作要领并选派学生进行讲解,然后在练习的过程中不同小组学生进行错误动作的纠正,在动作掌握之后再进行投篮比赛。这种教学模式将课堂完全还给学生,使学生的才能达到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核心素养强调个人和团队的合作,注重学生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社会的发展需求,亟须转变,通过在中学篮球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渗透与提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能力的实现。建议教学中通过梳理教学目标和内容完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转变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中学篮球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