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域下体育特色小镇发展策略研究*

2019-11-25 14:10:43顾志平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体育产业小镇特色

顾志平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925)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高广大农民的生产生活质量,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2018年中央政府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等一系列文件中进一步确立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坚持以农民为主体,推进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发展,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在相关政策的引领下,五大发展的理念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各地方政府相继颁布了指导特色小镇建设、开展特色小镇工作的相关政策文件,同时也为建设体育特色小镇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作为新常态下的“新举措、新模式”,体育等特色小镇的建设有效推动了乡村的发展,越来越多独具乡村特色、充满乡村魅力的小镇如雨后春笋,一方面体现了我国各地乡村的特色文化内涵和发展潜力,另一方面也展现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乡村发展的积极影响。加快特色小镇的建设,是中国深化城市化进程建设的发展必经之路。[1]但是针对体育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则有必要及时调整和优化体育特色小镇建设路径,切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贯彻落实。

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建设体育特色小镇的相关性

1.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助于科学建设体育特色小镇

2015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生态休闲、旅游观光和文化教育价值”,深化乡村发展改革,促进农业发展的现代化。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重点部署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计划。国家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为全国各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科学指南。特色小镇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着力点、支撑点。[2]体育特色小镇作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对落实乡村振兴发展理念,实现乡村产业发展融合,带动乡村体育、旅游、文化的科学发展等具有重要价值。[3]

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在建设体育特色小镇过程中,坚持“城乡一体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思想,坚持用现代化、科学化的方法来整合乡村体育文化资源,坚持体育与养老、休闲、健康、宜居、文化、旅游等产业的融合发展。[4]并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也明确了体育特色小镇对体育产业发展的价值,指明了体育特色小镇建设的新方向。众所周知,体育特色小镇与体育产业园区等有着明显的区别,它更加强调以乡村为依托,容纳生态、旅游、文化、健康等多种元素,注重促进农村发展转型、提升农业发展水平、带动农民增收。

1.2 建设体育特色小镇有助于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一般情况下,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通常都会围绕一定的体育项目展开,会整合乡村资源,会凸显乡村体育特色,也会带动整个乡村地区体育企业、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并最终提升乡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体育特色小镇一方面会以“创新、开放、绿色、协调、共享”等发展理念为指引,突破传统乡村经济发展模式的束缚,激发乡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潜力,带动农民的积极性,也传播了现代化建设和科学发展的思想,更新了农民的生产经营理念,促进了乡村旅游、乡村文化、乡村生态等与体育产业的融合,创造了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形式,能够有效带动农民收入的增加,就业水平的提升以及农业的现代化发展,这就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突破口。[5]

另一方面,体育特色小镇在带动乡村体育产业发展的同时,也会促进一系列相关产业的振兴,会给农民提供了一种最为直接、最为现实的经济发展模式,对农民进行自主创新创业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对农村形成产业集群,建设产业生态链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同时,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会带动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会进一步挖掘乡村地方文化特色,打造文化品牌,实现文化产业的繁荣;会促进乡村资源的有效整合,让乡村的资源得到科学合理的应用,尤其是人力资源、技术资源的引进会为乡村的全面振兴起到持续推动作用,甚至会产生更大的辐射效果。

2 乡村振兴视域下体育特色小镇建设现状

在我国,建设特色小镇起源于浙江,杭州云栖小镇的出现实现了地方块状经济和县域经济的融合发展,成为了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随后体育特色小镇、旅游特色小镇等开始陆续出现。曾经在国际体育产业大会上,就对体育特色小镇进行了探讨,认为体育特色小镇主要是以体育活动、体育比赛等为核心,基于地方人文、自然、地理资源,通过引进体育类相关企业产业形成的一种乡村小镇。可以说,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融合了体育活动、体育赛事、地方资源等要素,带动了体育产业、体育竞技的乡村化发展。2016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指出了“强化体育与其他行业融合,促进体育旅游等相关业态的发展”,为开展体育特色小镇建设明确了方向。同时,《关于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的指导意见》和《关于推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通知》等文件中,积极倡导建设体育特色小镇,促进体育产业与旅游、休闲等产业的相互融合渗透,实现乡村体育特色小镇的全面协调发展,这就确立了建设体育特色小镇的总体目标。

在国家和政府部门的积极引导下,体育特色小镇在全国各地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根据《2017-2022年中国体育小镇建设规划与运营管理分析报告》的统计,截止,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体育特色小镇达到11个,其中涉及到的体育运动项目形式非常多样,比如“户外运动、足球、马拉松”等,不仅带动了体育产业的发展,也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运动员、增强国民综合身体素质等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当前我国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以江浙地区最为突出,不仅促进了体育产业的现代化发展,而且也实现了体育、旅游、文化、休闲等产业的融合发展。虽然我国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从全国来看,建设体育特色小镇还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当前体育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还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体育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比较注重马拉松、足球等热门体育项目,对一些相对冷门的体育项目则缺乏足够的关注和重视;某些地方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布局存在雷同和模仿,没有结合地域特色来发展体育相关产业;有些体育特色小镇的发展经营模式比较单一,缺少与其它相关产业的融合,难以有效激发乡村活力。因此,针对体育特色小镇建设中的不足之处,需要调动政府、企业、社会民众等各个方面的力量,创新体育特色小镇建设路径,实现乡村振兴发展。

3 创新基于乡村振兴的体育特色小镇建设思路

3.1 挖掘乡村各方资源,推进体育特色小镇建设多元化

体育特色小镇建设应避免走向生产导向的传统发展模式,融合小镇社区、文化、旅游功能多元发展,打破盲目投资、高强度资源开发的传统建设思维,整合体育特色小镇的生态、生活等多方发展要素,实现乡镇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体育小镇多元建设离不开小镇地理、文化、产业、人才资源的深度挖掘。

3.1.1 体育特色小镇建设要因地制宜

小镇所独有的地理环境资源为体育项目空间布局创造了条件,体育项目的选择需因地制宜。例如,在地势起伏多变的山地小镇可开发山野户外探险的主题活动,配套滑雪、滑草、山地高尔夫、山地自行车等运动项目,而水资源优势突出的体育小镇可开展垂钓、皮划艇等水上运动项目。体育特色小镇在建设过程中应利用自身地理环境优势开发赛事资源,开发同时要注意不破坏小镇原来的生态系统。

3.1.2 体育特色小镇建设要突出当地文化特点

文化作为小镇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底蕴与灵魂,利用小镇人文资源打造特色突出的人文标识,将乡镇特色传统文化与体育特色小镇结合起来。例如,以体育文化为主的特色小镇可举办一些武术文化节、赛龙舟活动等。

3.1.3 体育特色小镇建设要与当地产业融合

主导产业作为体育特色小镇建设的核心要素之一,产业特色成为小镇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譬如以网球赛事著名的伦敦西南部小镇“温布尔登”就拥有一定的产业特色。我国特色体育小镇建设应围绕主导产业发展,实现体育产业与主导产业的协同发展,实现产业集聚作用,以体育特色带动产业与乡镇的共同建设。以主导产业立镇,以特色体育产业兴镇的特色小镇建设思路,有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贯彻落实。

3.1.4 体育特色小镇建设要加强人才建设

体育人才、劳动力的持续输入与供给,不仅包括着承载小镇传统文化的原生居民,还包括了外来人才的持续进驻,积极建设留得住“老乡”,留得下“能人”的人才体系。小镇可通过强化本地职业教育引进高层次的体育教育人才,完善体育特色小镇的公共基础建设,根据本地特色体育产业实现体育本土人才的再培养。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并非一蹴而就,以小镇的地理风貌、文化底蕴、特色产业、人才资源为着力点实现体育特色小镇的多元建设。

3.2 依托体育赛事活动,促进体育特色小镇建设品牌化

体育赛事具有一定的赛事集聚作用与辐射带动功能,赛事举办期间能够吸引可观的观赛、参赛人群,并且还能够与体育特色小镇的旅游产业分享客源,知名体育赛事更是成为了炙手可热的综合性旅游活动。例如,以2022年我国承办冬季奥运会为契机,京津冀地区各城镇正如火如荼的进行冰雪特色小镇建设。依托体育赛事,打造体育小镇的特色品牌,不仅能够吸引更多的市场化投资,还能引起地方政府的重视,完善标准的赛事场地与设施建设,带动小镇体育产业的配套消费。专业化的赛事举办以往依托城市发展,而地方小镇因为资金、赛事专业人员、接待能力有限,中小型赛事成为体育特色小镇的主要赛事来源。

特色小镇建设应与地方自然环境、社会建设相互协调,同时遵循千镇千面的建设原则,特色体育品牌建设成为小镇之“特色”所在。以特色赛事打造小镇品牌应实现小镇多元业态的补充,做好赛前、赛中、赛后的小镇特色品牌宣传工作。例如,特色马拉松小镇可以带动地方的餐饮、交通、住宿等服务业,除了对地方经济与就业有直接的带动作用,还能吸引小镇周围城市马拉松赛事爱好者参与相应的赛事旅游路线,从而逐渐形成小镇特色的品牌赛事。当小镇特色赛事成为旅游热点后,小镇可组织相应的主题活动、周边活动、群众健身活动,配合小镇美食节、文化节、音乐节,以此打造特色品牌的赛事型小镇。

3.3 丰富体育运动项目,确保体育特色小镇建设多样化

首先,开发核心运动项目,实现小镇产业综合发展。产业作为体育特色小镇发展的关键因素,产业发展潜力与特征也决定了小镇发展的具体模式。核心运动项目更易于展现小镇的特色,积极整合核心运动项目与小镇地理环境资源、人文资源,体育小镇可以将核心运动项目赛事活动常规化,从而展现出该类运动项目的体验性、参与性。此外,依据小镇开发的核心运动项目拓展相关产业服务,实现小镇产业的综合发展与有效互动,促进小镇体育产业链的再造与拓展。例如,以山地马拉松为核心项目的体育小镇,在配套服务方面可开发木屋酒店、房车营地、帐篷旅店等,体育服务可围绕马拉松运动开发跑步装备、日常培训以及跑步健身等,以核心运动体育赛事带动周边消费。体育特色小镇以核心运动项目实现体育产业与本地旅游业、服务业的融合,引导体育活动向消费化、体验化的活动转型,实现体育配套产业的逐渐细分,延伸传统体育产业链的同时,实现产业融合价值的成倍增长。例如,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根据体育产业发展规划要求建设了Discovery探索极限基地,其将体育文化、体育博览拓展为成熟的产业链,促进本地休闲体育发展的同时带动了小镇综合产业的发展。

其次,拓展体育项目类型,实现体育小镇产业的集聚发展。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核心优势之一即体育产业空间集聚性。根据体育产业“十三五”规划的发展要求,挖掘传统体育人文资源、自然资源,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产业带与集聚区。多类体育项目集聚实现小镇产业的联动发展,同时为各类人群提供类型多样的体育服务。拓展体育项目类型提高体育设施的利用率,带动地方消费的同时提升了体育小镇的旅游竞争力。体育小镇集聚区整合地方体育产业特色,将不同业态的资源聚集起来,拓展体育特色小镇的产业生态链。例如,苏州太仓天镜湖打造的电竞运动小镇已经获得国家体育总局批准,将打造国家级体育小镇,集聚了60余家电竞核心企业、10家俱乐部,未来将通过更多赛事丰富小镇内容和影响力。河南嵩皇体育小镇则融合了旅游、户外、体育、航空等项目,拓展多类体育训练项目,利用本地嵩山少林的人文资源,以武术项目为核心拓展了登山、马拉松、汽车拉力赛等项目,实现了体育小镇的多元发展。以特色景区资源建设的体育小镇,围绕特色体育项目实现生态、生产、生态融合发展,形成了以旅游业态为核心的体育产业集聚区。

3.4 明确乡村居民需求,实现体育特色小镇建设产业化

根据《中国城市白领健康白皮书》,当前我国大约有70%的员工处于亚健康状态,其中企业高管、精英人群的亚健康比例为86%与91%。随着我国经济水平提升,我国居民对健康运动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以特色小镇的自然生态环境、运动养生资源,开发养生运动、养生旅游、养生教育等服务。体育小镇建设应以休闲健康为目的,突出特色体育项目的健身功能,增强外来人群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的运动体验。

体育特色小镇包含三种模式,即为“协同景区联动发展、融合赛事、休闲旅游”。[6]当前国外医疗养生旅游成为中老年人群偏好的旅游形式,利用小镇良好的生态资源实现体育小镇多元业态的融合发展,将体育健身、体育康复与中医养生融合发展。体育特色小镇应根据不同的目标人群组织体育活动、开发体育服务。针对偏好中医养生的中老年人群,以本地经济作物保健功能开发系列养生产品,将中医传统理疗与体育项目体验融合起来,强化旅游养生主题,吸引更多中老年旅游群体。建设体育特色小镇是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主要内容。[7]以体育项目开发各类旅游项目,不仅大大降低了传统旅游活动对小镇生态环境资源的消耗,而且聚集多种业态的体育适应了居民健康消费的新需求。例如,温州地区的文城森林氧吧小镇、嘉兴九龙山的航空运动小镇,这些小镇建设过程中实现了本地人文资源、自然生态资源与体育产业、旅游产业同步发展,基于供给侧改革实现了小镇产业间的集聚效应,推动了小镇地方服务业的发展。体育特色小镇为各类旅游人群提供个性化的体育产品与服务,从而开拓本地旅游市场的新空间与新需求。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全国各地特色小镇建设工作全面展开,越来越多乡村特色小镇成为了带动新农村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相互融合的载体。[8]体育特色小镇的出现,同样带动了乡村体育相关产业的现代化发展,激发了农民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增加了广大民众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活力,提升了大家的综合身体素质,营造了积极向上、创新发展的良好氛围。同时,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也实现了部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吸引了一大批青年民众回乡就业创业,有效带动了乡村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缩短了城乡差距,有助于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目标。因此,有必要在农村地区进一步巩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成果,调整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策略和发展模式,带动乡村地方产业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乡村的现代化、信息化、科学化发展。

猜你喜欢
体育产业小镇特色
安安静静小镇
“CK小镇”的美好
走向世界(2022年3期)2022-04-19 12:39:22
特色种植促增收
今日农业(2021年17期)2021-11-26 23:38:44
熊的小镇
小镇(外一篇)
文苑(2020年12期)2020-04-13 00:54:14
中医的特色
关于建立中国体育产业交易所的思考
完美的特色党建
取经美国体育产业发展
关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几点思考
运动(2016年7期)2016-12-01 06:3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