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继明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
现在幼儿园体育游戏的表现形式不一,所表现出来的现状也是比较明显的。
1.对课堂的要求
幼儿园对体育游戏的整体要求偏低,尤其是课堂常规。致使幼儿在体育游戏中没有更好的感受到规则意识。对教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要求都比较低。
2.对教师的要求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课堂的把控能力偏差。老师在课堂上对幼儿的要求不明显,老师自身对幼儿的要求不够,尤其是在户外游戏的过程中。对于幼儿园也没有对老师提出相应的要求来完成整个授课过程。使得体育活动和游戏的效果比较差。
虽然幼儿园对幼儿室外活动一日流程有明确时间安排,幼儿园也基本上安排了幼儿活动时间,但由于各种原因,使得幼儿在户外体育游戏活动中并没有达到有效锻炼身体的效果。最明显的是幼儿在相对有限的时间内,没有完成一定量的、有针对性的锻炼。虽然幼儿看上去玩的很开心,但锻炼效果却不尽人意。
1.幼儿园体育游戏没有纳入其课程体系
体育游戏几乎没有被幼儿园正式纳入教学体系。这使得教师在实施体育游戏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由于重视程度不够,故体育游戏过程,无论是课堂常规、教学准备、教学效果等都达不到最基本的要求。
2.幼儿体育游戏的教学目标不明确
幼儿园体育游戏课程其内容是比较随机的,更多的是根据现有户外教具来组织游戏。这样的情况不但教学内容不系统,教学目标更是不明确,也谈不上完成教学目标。对于教学,如果没有完成教学目标,这堂课时失败的。
3.游戏中对体育游戏的基本动作没有体现
现在体育游戏中的活动内容,应该对本节课内容的实施强化过程,而不是简单的利用教具完成游戏设计,体育游戏基本动作要依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后用《指南》代替)的内容,合理地设计游戏环节。这样体育游戏对幼儿发展才能起到最有效的作用。
4.幼儿体育游戏的教学原则性几乎没有遵守
体育游戏具有明确的教学原则。在现实教学中,对原则的体现非常少。体育游戏教学原则也是体育游戏课程化的体现。教师主导原则、教育性原则、锻炼性原则、趣味性原则、安全性原则,这些都要在实施教学中有所体现的。
1.对幼儿体育游戏课程的课堂常规不鲜明
教师在体育游戏实施过程中,对幼儿户外活动所应具备的基本规则、能力的要求不够明显。幼儿在游戏中不清楚自己行为,致使教师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和静力反复维持课堂常规,影响整个教学效果。
2.老师不愿、不敢要求幼儿
由于教师对幼儿的要求具有反复性,并且很容易出现不合理性。这使得老师给幼儿提出要求时不够准确,不愿反复。导致幼儿行为模糊。课堂常规不好。准确的提出要求,考虑幼儿接受接受信息的能力,将要求简明、准确的告知幼儿,并反复强调来让幼儿养成习惯。
3.教师口令模糊,不具备口令的效果
教师在教学中对口令中的“动令”效果体现不明显。“动令”中语言领域倾听与表达方面的内容。故要在教学中大量的运用“动令”组织教学。
1.体育游戏本身设计规则意识薄弱
体育游戏自身的规则要求不强,更多的游戏是幼儿在教师的协助和帮助下进行的完成类游戏。规则的内容虽然有,但在游戏过程中基本上都没有体现规则自身对幼儿行为的限制力。这样幼儿也就没有办法通过游戏树立规则意识。
2.竞争类体育游戏的重要性
竞技类游戏其自身具有鲜明的规则性,最大程度上通过规则的设定,使幼儿通过理解规则,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来完成游戏。这样的规则设定不仅能使幼儿积极参与游戏,还能有效树立幼儿规则意识。
1.趣味性偏差
幼儿园体育游戏很多没有设计游戏的情节和角色,幼儿通过玩游戏没有感受到游戏故事的故事感,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幼儿的趣味性。
2.游戏的结构过于简单
体育游戏的结构很多是单一的动作,并没有设计与之相关的其他动作。幼儿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不仅锻炼形式单一,而且会很容易游戏疲劳,降低游戏效果。
3.游戏中五大领域内容的相互渗透几乎没有
《指南》明确指出“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幼儿教学的要求将五大领域的内容通过教学设计,让幼儿在体育游戏中不仅有身体锻炼,而且还能学习到其他领域的知识。
4.游戏安全原则的把握不够
教师对体育游戏自身和实施教学过程中存在潜在的危险性,教师并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在出现危险情况时,对教学也没有做出及时的调整来规避危险的再次发生。
1.按课程的要求完成体育游戏的整个教学
按课程要求,对体育游戏课程规范化。从教案、教学准备、教学常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实施等提出要求。只有这样体育游戏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
1.加强教师体育游戏课程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园教师要逐渐提升实施体育游戏中语言表达能力。无论是语速、语调、语气都要符合户外课程的要求。要充分体现其不同于室内授课的语言,不断精炼语言内容。
2.加强教师组织课堂和控制课堂的能力
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动进行组织和控制课堂的行为,要时刻把控课堂。只有多组织,多把控,教师的能力才会逐渐提升。
3.提高教师课堂上的安全意识
通过集体讨论和学习,提升教师安全意识。总结教学过程中已经或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提前掌控,指导教学,最大程度上避免各种危险情况的发生。
1.教学内容的统一
系统科学的设计教学内容,保证体育游戏课程的实效性,促进幼儿身心发展。以《指南》为依据,将幼儿基本动作和能力发展的内容进行整合,提炼出比较统一的,指导性的教学内容。
2.教学目标的统一
明确和统一教学目标,使每一节体育游戏课都能完成其教学目标,保证教学质量。依托教学内容,按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制定教学目标,有的放矢的实施教学。
1.书写教案的格式
要求书写教案,并熟悉教案内容。通过书写教案熟悉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有效实施教学。
2.以《指南》中动作发展的内容指导体育游戏设计的内容
认真学习《指南》中相关内容,结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选择体育游戏的活动内容进行游戏设计。脱离《指南》的体育游戏设计是有问题的。《指南》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发展都有明确的指导性。
通过对现幼儿园体育游戏的现状分析,也找到了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从幼儿园体育游戏的实际情况出发,以课程为突破点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指导教师能够更高效的完成体育游戏的教学,真正意义上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