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丽波
摘要:本文从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实际出发,通过列举课堂教学实例,提出导入设计时的几种方法:结合学生兴趣导入、结合生活实际导入、结合专业设计导入、结合课文类型设置导入等等。不管是哪一种导入,学生的参与最重要,只有学生真正动起来,这堂课的导入才算成功。
关键词:导入设计 兴趣 语文教学 中职
在中职语文课堂上,由于中职生的语文基础整体水平偏低,想要在上课伊始就引起学生的注意,课堂导入变得很重要。但由于教师所面对的教学对象不同,采取的教学方法不同,选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不同,所设计的导入也会有不同的表现。为了更好地活跃课堂氣氛,使学生感到舒适、愉悦,笔者根据多年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经验,总结出相应的导入方法。
一、结合学生兴趣导入
如何让教师紧跟时代的脚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现在的学生接受新鲜事物比较快。在教学中,就应该结合学生的优势和兴趣进行导入,使学生能分辨出时代洪流中的优与劣。这样既能迎合他们的喜好,又能掌握他们思想上的变化,有利于课堂教学上的沟通。在讲《鸿门宴》这篇课文时,为了更好地迎合学生们的喜好,笔者选择音乐导入
《霸王别姬》,再配以《鸿门宴》动画,使学生们自觉地融入这篇古典剧作中,促使学生更多地认识鸿门宴中的人物。当音乐声渐渐消退,教师提出“项羽在你们眼中是怎样的人”?让学生在音乐声中思考,再引导学生去学习《鸿门宴》。紧跟时代的脚步,才能迅速和学生产生共鸣,才能拉近和学生的距离。社会在进步,学生在成长,教师也应该与时俱进。
二、结合生活实际导入
中职生大多由于基础较差不爱学习。想要在课堂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上课开始的3~5分钟非常重要,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和学生关系比较密切的事情,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是脍炙人口的佳作。多次入选语文教材。在设计导入时,利用多媒体手段下载影片《疯狂的石头》,将其中的片段作为导入,引导学生看影片之余思考:“珠宝为什么会获得大家的喜爱?”“丢失珠宝会影响家庭生活吗?”文学作品中有一个人物为了珠宝倾家荡产——玛蒂尔德。这样一来,将现实生活和文学作品紧密联系起来,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从珠宝这个话题引入到课文的文本阅读之中,将课文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大大缩短。
又如《像山那样思考》这篇课文是美国作家奥尔多。利奥波德的作品,一般学生看到这篇文章时,普遍的感觉是看不懂,没有兴趣读下去。为了让学生感兴趣,教师可以将整篇文章拟为三个小标题:“狼嚎”“鹿鸣”“安全”。让学生针对这三个标题去课文中寻找相应的段落,组织学生讨论这三个标题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分析作者的行文思路,把握文章思想。
三、结合专业设计导入
中职学校,最主要的是让学生学得一技之长,那么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将语文课和专业相结合,是摆在中职语文老师面前的一道难题。寻找与专业相结合的切入点,是我们的首要任务。比如《离太阳最近的树>可以和旅游专业相联系,《项链》《卖白菜》和财会专业相关等等。在设计导入时,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中职生的特点来进行选择,引导他们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思考。
比如,《离太阳最近的树》是一篇哲理性散文,描写了青藏高原上唯一的绿树
红柳的悲惨命运。笔者将导入设计分为计算机专业、旅游专业和学前教育专业几个不同的版本,在导语中提及他们的专业,观察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情况,看学生的兴趣情况与课堂效果。
给计算机专业学生设计的导语:“在我们的生活里,每天都弥漫着绿色。如果没有了绿色,我们这个地球将是不可思议的。近年来,由于人们大量地砍伐树木,极大地破坏了我们自然界当中宝贵的绿色植被。人们饱受风沙之苦。可是,就是三十年前,当代作家毕淑敏老师的《离太阳最近的树》,为我们真实地描述了当年那段故事。”在导入时我虽然运用了多媒体,有图片,有声音,但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讲,没有真正参与进来。他们像是看着老师表演,原以为让他们看图片会很有兴趣,但却没有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自我感觉良好的导入设计,并没有收到很好的课堂效果。
给旅游专业上课时,老师先提了问题:“同学们,参加工作后,你们要出差,你们的列车要到青藏高原去,在车上,你的游客向你问起青藏高原,你会给他们讲些什么?关于青藏高原的事,你知道哪些?”多数学生讲的是一些藏族的服装、歌曲、寺庙、雪山之类的,都是从电视上看到的,对于青藏高原,他们就一点也不清楚了。笔者便趁机当导游,运用多媒体,带领学生游览青藏高原。在这个专业班级的授课效果明显要好一些,多数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
在给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同样提出这样的问题:“你们班的小朋友听说了青藏高原,让你给他讲一讲,你会给他们讲些什么?”这次没有让某一个学生谈,而是让学生集体说,你一言我一语,课堂气氛活跃了起来,但学生的知识有限,还是没有谈及青藏高原,又一次给了笔者发挥的机会,课堂效果是最好的一次。
所以说,中职学校不同于普通高中,在设计导入时,一定要根据课文内容适时地选择合适他们专业类型的导入,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四、结合课文类型设置导入
课文的类型很多,有小说、散文、诗歌、新闻等等,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可以对不同题材的文章采取不同的导入方法。
《哦,香雪》是一篇小说,内容不算太长,但结构完整,主人公的年龄与学生相似,笔者选取该课的目的也是因为本课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但该课的写作背景是改革开放初期,这个年代对于学生来说有点久远,主人公的某些想法、该课的主题,学生都不太容易理解。针对该课内容与学生情况,笔者设计了提问导入法、解题导入法、配乐诗歌导入法等几种导入方式,但最后选的是提问导入法。
虽然该课的背景介绍很重要,但是如果放在导入语中介绍,提不起学生的兴趣,不能让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由于中职学生多数做不到课前预习,所以解题导入时,学生有些迷茫,不知老师所说是何意,课堂效果也不好。
相对而言,提问导入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笔者提的问题是“一分钟,你能做些什么?”学生们积极发言,想着自己一分钟能做的事情,有的说可以念一首诗,有的说可以看一页书,有的说可以听一会儿歌,还有的说可以跑一会儿步,但更多的学生说,时间太短了,做不了什么,发一会儿呆就过去了。笔者接着说,“那么,一列火车一分钟的停靠能给大山深处带来什么呢?”学生想了一会儿,都觉得不会有什么变化,一分钟能做点什么呢。同时有学生已经迫不及待地看起了课文内容。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起来,对课文的兴趣也被调动了起来。
《南州六月荔枝丹》是一篇关于荔枝的说明文,作者讲解了荔枝的形态、颜色、果肉、果核、花、生产、销售等各方面。笔者先拿了一个鲜荔枝到教室,让学生认,多数学生认识,然后又讲了杨贵妃吃鲜荔枝的故事,最后提出问题,“杨贵妃为什么喜欢吃鲜荔枝,是不是特别好吃?为什么要让人日夜兼程地送荔枝?为什么不把荔枝树种到皇宫?”带着这些问题,学生看书。讲解时,笔者还用手中的荔枝进行实物讲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飞向太空的航程》是一篇新闻稿。在导入时,先利用多媒体展示笔者学校举办趣味运动会的照片,大家看到了平时严肃的老师出现在运动场上,立即兴奋了起来,然后老师提出本节课的内容新闻:“请同学们为本次趣味运动会写一篇新闻稿,写新闻稿需要准备哪些内容呢?”这样引入,学生很有兴趣地看起了课文内容。
五、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导入
现在是网络时代,语文的课堂教学可以运用这一现代化手段,通过播放视频、图片、动画、观看电影片段等等,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听课效果;还可以在课下用微信引导学生运用网络查找知识点,达到预习的目的。讲《孔雀东南飞》时,笔者为了让学生更快地了解课文内容,在网上下载了一个由大学生编导的《孔雀东南飞》的话剧。虽然时间有点长,但学生们还是能比较直观地了解了课文内容,课后反响非常好。所以必须充分利用这一现代手段。
六、结合语言功能调动情绪导入
语言是人类表达情感的主要手段,也是语文教学的目的所在。在教学中,有一些诗歌类题材的文章,教师可以通过朗读、泛读、听读等形式,引导学生走进作者所描绘的情境之中。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请提前预习的同学们上台作激情朗诵,或者师生共同朗诵。这样不仅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在讲《将进酒》时,为了更快地让学生理解这首诗,在导入环节,笔者播放了一段由名家朗诵的短视频,使学生很快地融进了这首诗中。然后老师和学生一起声情并茂地朗诵这首诗,课堂效果非常好。
导入方式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包括学的什么专业,升学还是就业,男女生比例等;还要考虑本课的授课内容,包括体裁、年代、表达方式等;甚至要考虑到授课时间,上午和下午也要有所不同。一堂好课,导入很重要;一个好的导入,设计很重要;能否实施好,学生的参与很重要。只有学生真正动起来,这堂课的导入才算是成功的。
参考文献:
[1]薛毅涛,職校语文课堂导入方法研究[J].成才之路,2016(1).
[2]郭静,高中语文课堂导入教学研究[D].郑州:河南大学,2011.
[3]吴总结,谈谈中职语文教学的课堂导入[J]考试周刊,20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