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育的初心和使命

2019-11-24 03:12张志杰
职业·下旬 2019年9期
关键词:使命初心教育

张志杰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共产党要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初心,勇于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会议决定,从2()19年6月起,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结合工作实际,对准目标,积极开展主题教育,确保取得预期效果。那么,对教育工作者来说,首先要明确地知道什么是教育的初心和使命,这样才能让教育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本文分析认为,“立德树人(育人)”是教育的初心,“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育才)”就是教育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教育 初心 使命 育人育才

党的十八大、十九大都明确提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师大师生座谈会上也明确指出,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办学要尊重这个规律,否则就办不好学。

古往今来的教育家,都是把“道德”教育作为教育的核心内容来教人如何做人。从孔子的“仁、义、礼”,到孟子的“仁、义、礼、智”,再到董仲舒的“仁、义、礼、智、信”,讲的都是做人的“常道”和行为规范。王阳明的心学,大致概括为三个部分: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其中“致良知”是其最核心的教育思想,讲的就是人的修养学说。中华民族美德的代表作《三字经》《弟子规》,简单来说也是对儿童行为规范的教育和引导,在教孩子学做人。当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简明扼要地阐述了教育的真谛。

一、教育的初心——立德树人(育人)

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归根结底是为了什么?答案是为了完成“育人”这一根本任务。许多教育工作者总是认为,教书才是学校或者教师的中心工作,笔者认为这个认识是有偏差的。我们不能为了教书而教书,要清晰地知道“教书是为了育人”。现在各级各类学校都普遍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重技能、轻育人的现象。学校的主管部门和学生家长,基本上也以“升学率…‘竞赛成绩”来判定一所学校的好与差,学校更是把“升学率”和“竞赛成绩”作为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笔者认为这样的教育理念是典型的功利主义,因为它偏离了教育的初心,偏离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这一衡量尺度。

因此,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给学生“铸魂”,“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坚守“立德树人(育人)”这一教育初心。 二、教育的使命——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育才)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教育就是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一新的部署,为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

当今世界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关乎强国强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工程。只有德没有才,也许可以实现“和谐社会”这一目标,但是要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依靠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高素质人才。“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才之成出于学”,努力把学生培养成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所肩负的历史使命。

目前,教育界还存在着以学生的学习成绩来判定学生将来是否能够成才的人才观,这种现象在中小学尤为突出。由于初中、高中都面临着升学压力,因此对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往往抱着放弃的态度,不管不问。但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没有差生,只有差异生,人人都可以成才。一个学生学习成绩不好,但他可能动手能力比较强,通过在职业院校勤学苦练,一样可以成为工匠式的高技能实用型人才,成为制造强国的中坚力量。最近几年火爆异常的世界技能大赛就是最好的说明。世界技能大赛不但是对人才观的引导,也是加强对学生“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劳动观教育的最好平台。

教師给学生传授知识、强化技能训练(职业类)的过程,就是在给学生“赋能”育才的过程,坚守德育,重视智育,强化技能,为学生将来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工程中有本领、有作为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守初心,担使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对学校来说,如何才能做到“守初心,担使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发展呢?其实许多学校在立德树人方面,往往是停留在“教师口头喊、学生死里背”这种灌输式教育方式,教育成效不佳。要实现立德树人这一目标,不是简单地让学生记住条款和要求,他就能“知行合一”了,必须通过有效的教育平台,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

几年来,笔者学院一直在积极探索立德树人的有效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受到企业、家长的一致认可。下面介绍笔者学院的一些做法与大家交流。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加强价值观教育

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重点,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爱国主义电影及生活中的典型事例等为素材,定期召开主题班会、团会;每年9月,与为爱国主义教育月,每天播放红歌,每周一部爱国主义电影,月底组织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黑板报评比,举办“迎国庆歌咏比赛”“迎国庆文艺晚会”;每天晚自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组织20分钟的微团课;每月一次“美德少年”表彰;每天的课前集合、课间操,齐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少年中国说》等节选内容。

2.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素材,加强文化自信教育

在去年的全国两会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表示,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是固本工程、铸魂工程、打底色的工程。笔者学院要求任课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找准契合点,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全过程,深度发挥课堂育人的主渠道功能;定期组织学生学习由教师编写、学生录制的校编“传统文化微教材”;每年举行一次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以传统节日

猜你喜欢
使命初心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永远的初心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论“不忘初心”
论川端康成作品中的民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