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 兰
清代学者、钱币收藏家戴熙在《古泉丛话》中说:“(王莽)为古今第一铸钱手,人皆有一绝,王莽为钱绝。”这说的是汉代王莽时期铸造的一种形状奇特的钱币。
公元8年,王莽代汉建新,宣布推行新政,史称“王莽改制”。为了打击刘氏势力,同时为了能够解决西汉末年国库空虚的情况,王莽在没登基之前就开始对整个国家实施了货币改革,从公元7年到公元14年这七年间,先后对全国进行了四次货币改革。其间推出的一种货币名为“一刀平五千”,俗称“金错刀”,是我国古代唯一用错金工艺制成的钱币。
王莽的币制改革是为他的社会改革服务的。而他的社会改革,则是想从根本上解决西汉自汉武帝以来所积存的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要进行这场社会改革,是需要成本的,也就是说,需要花费大量的钱财。因为,王莽在篡位前后,为了培植拥护自己的贵族、官僚势力,曾经大规模地进行封赏活动。新封的王侯,都需要一份食邑和俸禄,受爵时还要有钱帛的赏赐,这都需要大量的货币。但是,早在汉成帝的时候,就于建始二年(前31)关闭了上林苑三个铸钱机构中的两个,只保留了钟官一家,结果是削减了一半以上的铸钱量。后来的哀帝、平帝时期,因为外戚和宦官之间的争斗,政局更加混乱不堪,在增加财政开销的同时,铸钱的数量反而更为减少。因此,王莽掌权之后,首先就想从改造货币上寻找出路,以便推进他的社会改革计划。后来随着改革措施的陆续出台,王莽的币制改革更是多次变更,而且内容繁杂无比。这除了有王莽迷信《周礼》、托古改制的政治因素之外,还有他搜刮民间财富、借机打击削弱刘邦势力,以及为其篡位制造舆论的现实目的。
王莽在执行新币措施时,还公布“禁列候以下,不得挟黄金,输御府受直”,实际上是废除民间的黄金流通,实行黄金国有政策,用政治权力搜刮民间的藏金。因此,“金错刀”在产生之初就陷入被废止的危境。王莽新朝当政仅17年,却进行了四次货币改制,其铸行的钱币品种之多、币值之高在世界货币史上都是罕见的。
“一刀平五千”由于价值极度昂贵,为了防止盗铸, 王莽别出心裁,“一刀平五千”的“一刀” 两字竟用黄金镶错而成,故名“金错刀”。“一刀平五千”环柄为一方孔圆钱,环文上曰“一”,下曰“刀”,字为阴刻,即错燕尾凹槽,内镶黄金填之与平面。刀身铸有阳文“平五千”三字。书写流畅, 气势生动,承袭了战国时期币面铭文“一笔过”的特征。币为青铜质,通长约70-75毫米,宽约26-30毫米,重约25-35克。
在郑州博物馆馆藏文物里就有一枚“一刀平五千”错金钱币。青铜浇制,由刀环、刀身组成,保存完好。其内外有郭,通长73、宽28、厚5毫米。这枚刀币外形似一把现代人所用的钥匙,古拙秀美兼具,独具韵味。
西汉末年,政治黑暗腐败,土地兼并严重,农民流离失所,各地粮价暴涨。王莽发行的这些大额钱币,实际上是虚价大钱。一枚“一刀平五千”值五株钱五千枚,两枚换黄金一斤。王莽试图通过这种不足值的货币掠夺民间的黄金,其结果当然是货币流通不畅,以失败告终,因此“一刀平五千”这种大面值货币的铸期不是很长,铸量不多,流传到现在已经成为很少见的品种。
还有一段广为人知的传说,《汉书·食货志》载莽讳卯金:王莽窃取帝位后,非常心虚,惟恐汉室刘氏皇族复辟,自己的政权被推翻。“契刀五百”“一刀平五千”两种钱币都有一“刀”字,而刘邦的刘字为卯、金、刀三字组成,含有“金刀”凶煞之气,犯了忌讳,非常迷信而又极度心虚的王莽只好取消了形状奇古的刀币。这种说法因为很符合两汉史的真实,也为不少人接受。因此,在建国元年第二次币制改革的时候,“一刀平五千”“契刀五百”和五铢钱就都被废除了。
作为有史以来唯一的错金钱币,古代文人倒是对金错刀有过不少描绘和赞美,如杜甫诗:“金错囊徒磬,银壶酒易赊”;韩愈诗:“尔持金错刀,不入鹅眼贯”;张衡诗:“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清末民初的湘籍名士叶德辉在《古钱杂咏》中写:“说解无刘亦有心,甄丰符命玷儒林,错刀一错真成错,何事临文讳卯金”,道出了王莽的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