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全国第四次经济普查应用中的问题研究

2019-11-23 00:49张瀚文,刘晓燕
山西农经 2019年16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问题

张瀚文,刘晓燕

摘 要:2018年9月,全国第四次经济普查工作正式启动。结合无锡科技职业学院经普团队参加无锡市新吴区经济普查工作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新吴区经济普查过程中信息技术应用的现状以及应用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解决对策和建议,为今后在普查过程中更好地使用信息技术以及更方便、快捷、准确地完成普查任务提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第四次经济普查;问题

文章编号:1004-7026(2019)16-0035-02         中国图书分类号:F12;TP3        文献标志码:A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全国经济普查条例》规定,我国于2018年开展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经济普查每5年一次。与历次经济普查相比,这次普查对象更多、内容更细、技术要求更严、准确填报普查数据难度更大。

1  信息技术在新吴区第四次经济普查中的应用情况

1.1  区域划分与绘图系统应用情况

普查员上门清查时,需要到建筑物所在地进行实地定位,找到相应的单位,并完善建筑物基本信息。在进行清查时,普查员利用清查底册,可以查找企业是否存在底册内。如遇新搬迁来或确认核实为新增企业,将使用PAD新增企业信息。

1.2  数据采集工具应用情况

1.2.1  核查底册信息

普查员通过数据采集终端PAD点击调查对象列表中的底册核查图标,快速查询该底册的所有单位,通过搜索单位或组织机构代码,可得到该企业的一些基本信息。

1.2.2  通过手持PAD进行普查

普查员们利用PAD的GPS系统进行定位,可以实现对人员的实时监测,起到督促普查员入户调查的作用。

1.2.3  备份和上报数据

所有数据采集完毕后,普查员及时将数据备份、上报到数据平台。

1.3  数据处理平台应用情况

1.3.1  实现及时更新

数据处理平台能够适应工作实际需要,及时升级系统,并下发新增功能的操作指南。

1.3.2  实现指标跨表查询

平台支持数据审核人员要求的报表跨表查询,实现多张报表在同一界面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完成一些特殊的数据审核任务。

1.3.3  支持设置自定义汇总

平台支持数据处理人员自行建立自定义汇总表。根据汇总类型、范围、条件等进行报表设计。

2  新吴区经济普查信息技术应用中的问题

2.1  信息技术手段单一

在这次新吴区的经济普查中,经普团队能全程使用的数据采集工具只有PAD,信息技术手段非常单一。

2.2  空间电子地图模糊,无法准确定位

2.2.1  电子地图划分不准确

全国第四次经济普查中,采用了空间信息技术,主要体现在预先对各普查小区绘制了电子地图。但实际应用中,电子地图划分非常粗糙,PAD里的电子地图区域间的分隔界线模糊,无法明确具体的地名和街道名称,在清查时地图的参考价值不大。

2.2.2  区划码设置不合理

为配合使用电子地图和分解清查任务,无锡市新吴区统计局在前期对所有普查区域进行划分,给每一个普查小区制定了15位区划码,但实际应用中发现,在系统中能够起到区分作用的只有前12位,后3位并没有发挥作用。在同一个小区里,如果有两幢楼有不同的管理方式,就没办法通过区划码进行区分。

2.2.3  建筑物定位不准确

清查时,需要用PAD采集数据终端对建筑物进行GPS定位。调查中发现,只有工作人员在找到该建筑物后现场定位才准确。

2.3  采集终端智能化程度不高

2.3.1  易遗漏普查对象

在普查和清查中,许多企业有搬迁、注销和停业等现象,有大量并未开展实际经营活动且营业执照到期或已注销的单位仍在核查底册中,底册单位与实际有很大出入,隐匿在小巷、办公楼、宾馆内长期无人办公的,位于几个普查区交界處的小单位,手续不全的无证隐匿单位以及“三无”企业都容易被遗漏。

2.3.2  填报质量不高

清查和普查中,使用PAD调查,使普查员大多只负责审核PAD填报的内容,只要PAD审核通过,一般就不会进行重复审核,但即使通过审核也会有核实错误或一般错误。

2.3.3  数据不能共享

数据平台不能实时共享数据给所有普查员。若两个普查员负责同一个小区,他们每人只能看到自己PAD里的数据,而无法得知其他人普查的情况。有时同一个单位两个普查员都进行了登记和录入,产生了重复上报的情况。

2.3.4  采集终端稳定性不强

PAD本身存在技术薄弱环节,PAD内的数据容易丢失,后台更新频繁。

2.4  数据平台功能不够强大

2.4.1  上报系统不完善

通过PAD上报的数据虽然可直接上报给统计局,方便统计局了解已普查的单位数量及上报的经济指标。但后台的系统并不完善,经常会卡顿延迟,降低了处理数据的效率,而且无法通过其他方法处理数据。

2.4.2  查询系统不完善

在平台查询中设置了多行查询的选项功能,但使用多行查询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2.4.3  验收后改错频繁,且流程复杂

进入数据验收后的审核改错阶段,如果要在平台上改错,需向国家申请退回,才能进行改错。有时一个错误改完又出现新的错误,需要频繁退回。

3  对策和建议

3.1  增加新的信息技术手段

3.1.1  利用手机APP进行经济普查

无锡市新吴区经济普查采集数据的方式主要由普查员带着PAD上门清查登记和采集普查数据,采集完的数据通过PAD上报后进入数据处理平台。用PAD采集数据比纸质采集先进,但采购PAD设备开支过大,且携带不便,因此建议普查员可直接用手机下载政府开发的APP在网上数据填表,既可以减少采购PAD产生的开支,又便于采集数据。

3.1.2  建立企业交流群

现代网络交流沟通手段丰富,如QQ和微信等。因此,建议工商税务和统计机构建立QQ群或微信群,对普查企业进行群发通知,减少上门找不到企业的情况,与企业沟通更便捷。

3.1.3  建立一个面向所有企业的经普数据平台

经济普查期间,针对“四上企业”有专门填报经济普查数据的平台,但一般企业无法进行网上填报。建议统计局建立一个面向所有企业的经普数据平台。

3.2  增加空间信息技术应用

3.2.1  与先进地图导航软件互联

新吴区经济普查工作中,采用地理信息系统,科学地绘制调查区域图,实现全国普查区域不重复、不遗漏且无缝对接。但此次新吴区的普查地图绘制得非常粗糙,建议将经普地图与已有的地图软件互联,如高德、谷歌地图等,使用GPS导航定位便可轻松准确地定位该建筑物。

3.2.2  修改区划码

原普查小区的15位区划码能起到作用的只有前12位,建议改为12位或更精简的区划码。这既减少了编码人员的负担,也让普查员在终端注册时可以准确记住普查小区代码,便于普查查询。

3.3  提高采集终端的智能程度

3.3.1  数据及时共享

普查员的每台PAD只能看见自己的上报数据和底册全部单位,但每个普查员手里普查的企业各不相同,因此建议对PAD底册的单位上报数据联网共享,可实时查询已上报单位的数据。建议数据录入中设置不能重复上报的功能,并对已上报单位进行标记,减少重复上报和漏报。

3.3.2  实现PAD的审核系统与数据平台一致

使用PAD收集数据时,普查员只需将采集的数据填入PAD表格中便会审核成功,但在统计后台会产生各种审核错误。因此建议数据平台审核出的错误能实时传送到PAD上进行修改,这既要求普查员采集的数据保质保量,又减少了统计人员后台处理的负担。

3.3.3  加强网络安全,做好备份工作

PAD作为信息采集终端,大多依托网络系统,一旦发生系统损坏,后果将不堪想象。在MDM客户端上的注销功能,除了注销你的注册账号,还会把PAD设备上的用户信息、采集数据等全部清空,因此在完成全部采集工作前不能注销,并且平时要时刻注意做好数据的备份工作。

3.4  强化数据平台的功能

3.4.1  交叉汇总,建议使用导出功能

平台查询汇总数据,以便于直观查看总体情况和协调下级机构开展审核验收工作。导出数据较多时,建议使用CSV格式导出,首先新建一个Excel文件,然后打开Excel文件并通过文件获取外部数据的功能(自文本)来导入CSV文件,最后在导入过程中设置好分隔符和列数据格式,这就可以正常使用表格文件的数据透视表功能。

3.4.2  多表对比,建议使用跨表查询

平台支持跨表查询,能够满足审核人员对比不在一张表格的指标。

4  結束语

根据无锡科技职业学院经普团队在无锡市新吴区进行第四次经济普查的实际工作情况,分析了信息技术在经济普查中的应用现状、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对策等,为以后经济普查的顺利开展起到借鉴作用。

(编辑:李唯哲)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问题
浙江天正思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以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美术理解与表现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