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宝珏
观察力是运用各种感觉器官接触外界事物获得感性材料的能力,是一个人通过长期的观察活动形成的比较稳固的认知特点,是知觉、语言、思维相统一的智力活动。没有观察就没有发现,更不能有创造。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教师有意识的培养紧密相关。因此,语文教学应体现活动性、合作性、思考性,注重对各种观察方法的具体指导,让学生的观察能力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得以培养。
一、选择观察基点的生成
所谓观察基点,就是观察事物时的立足点,它是正确、全面、准确地形成事物表象,提高观察效率的基础。“横看成嶺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原因,就是观察点的不同。也就是说,即使是同一事物,观察的角度不同,所获得的事物形象亦不相同。弄清了这一点,有助于学生全面、辩证地看待事物,避免认识的主观性和片面性。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画杨桃》一文所在的单元主题就是“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通过图画课上“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像个五角星的样子,同学们觉得好笑,老师却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亲眼所见纠正自己的评价这样事,来说明“凡事不能想当然,要实事求是,不要轻下结论”的道理,是一篇训练学生全面观察事物、客观看待问题的好课文。教学时,我紧紧抓住“老师看了看这幅画,走到我的座位上坐下来,审视了一下讲桌上的杨桃。然后回到讲台。” “于是,老师请这几个同学轮流坐到我的座位上……”“这幅画画得像不像?”“不像!”“它像什么?” “像五角星!”“现在你看看还像杨桃吗?”“不……像。”“那么,像什么呢?”“像……五……五角星”等语句,在品味语言内容和表达特点的同时,采取现场演示和生活还原的方法,先让学生对着我带去的讲台桌上的杨桃实物作画,学生兴致很高,都静静地画起来。由于各自的观察角度不同,每个人所画的杨桃很不一样,正对着杨桃的同学真的像课文中的“我”那样画成了五角星。在此基础上,再引导从远、近、高、低、正面、侧面观察杨桃,看看有什么不同。画画和多角度观察,学生亲身体验到了课文所讲的事实,从而对“不要想当然”,“要相信自己的眼睛”等语句所蕴含着的深刻道理有了深刻的领悟。这样的一个过程,既是语言学习的过程,也是发展思维的过程,更是培养学生全面看待周围事物和生活现象的过程,可谓是一举多得。
二、确定观察顺序的生成
客观事物,无论动静,其存在和发展都有一定的“序”,而小学生往往不能根据一定的逻辑顺序去观察认识事物,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可从空间的角度,也可从时间的角度。观察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至于怎样的观察顺序,要视观察对象的特点确定。学生紧握了一定的观察顺序,观察时就会有条不紊,不至于遗漏,写出的文章也就条理清楚了。比如人教版四年级《颐和园》描写的是长廊、万寿山、昆明湖的美丽景色,三个景点观察顺序都不一样。(1)写长廊的景色,按先整体后局部,先内部再外部:先抓住“长”的特点从总体介绍,然后抓住每一间的横楹上的五彩的画特点从内部介绍,最后抓住长廊两旁风景宜人的特点介绍外部环境。(2)写万寿山的景色,从山脚下往上看,是从上到下,从山上往下看,则是从近到远:先写从山脚下抬头看到的佛香阁和排云殿的壮观景象,再写站在佛香阁的前面从山上向下、向前,向东远眺所看到的美丽景色。(3)写昆明湖的景色,按先四周后中心的顺序,分别介绍了长堤、湖心岛、十七孔桥。作为一篇游览类课文,当然必须把作者的观察顺序作为一个教学重点。让学生明白这样有序观察的好处。在此基础上,学习作者按空间写景的方法,写校园一角或社区一景。
三、进行观察比较的生成
比较观察是认识客观事物特点的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小学生由于观察事物不细致,不善于把这种事物与那种事物相比较,常常抓不住事物的特点。因此,在观察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进行观察。
四、展开观察联想的生成
联想是认识事物的一种思维方法,又是表达事物的一种艺术手段。它是借助观察时得到的观察对象的印象,进行有根据的、合情合理的想象,使文章的内容更丰富。比如《荷花》一文中的第四自然段对三年级学生来说,理解起来相当困难:怎么会觉得自己“就是一朵荷花”,而且还和一池的荷花“随风舞蹈”呢?如果仅靠讲解和讨论是不行的,必须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联想。可播放轻柔的音乐和荷花课件,教师用用动听的声音、动人的情感朗诵这段文字,营造美妙的意境,让学生边听边展开想象的翅膀。学生有的说:“我仿佛变成了荷花仙子,和伙伴们一起穿着雪白的长裙,站在绿色的大舞台上,翩翩起舞。”有的说:“我好像变成了一朵盛开的荷花,在荷花池里跳起舞来,后来,我跳累了,坐下来休息,这时小鱼游过来,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我听着、听着,开心极了!”显然,学生已经借助想象和联想,欣赏到了荷花动态的柔美及亭亭玉立的静态美,让抽象枯燥的语言符号变成了活灵活现的生动画面。
观察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看见了”不等于“观察到了”,学生良好的观察品质需要有意识的进行培养。具体说要从几方面入手:一是有心。古人说:“事事留心皆学问”。但观察是一种个人行为,仅靠外力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学生愿意观察,才能有所收获。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留心观察的习惯,告诉学生生活中有许多神奇有趣的东西,大至日月星辰,小至尘埃细菌,只要留心观察,积极调动五官,开放五官去感受、去捕捉,就能于平凡处见惊奇,发现真理的机会就会从眼皮底下一溜而过。所以,要努力做生活的有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