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思远 钱铖 单卫东
本文利用1969~2018年宁南县逐月气温资料,采用线性拟合、功率谱和累积距平等方法分析了宁南县近50年气温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近50年宁南县气温变化不明显,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和二十一世纪初,是宁南县气温的两个突变时期,宁南气温变化周期约为3年。
气候变化已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IPCC第3次评估报告得出结论:自1861年以来,全球平均地表气温一直在增高,20世纪增加了0.6℃。IPCC第5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进一步证实了近百年全球气候变暖是毋庸置疑的事实,指出1880—2012年,全球地表温度升高了0.85[0.65~1.06]℃,且全球地表升温速率几乎是1880年来升温速率的两倍。虽然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对气候变化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在小区域气候变化的研究上还比较缺少。以四川宁南县为例,缺少对当地气候变化的研究,研究此区域气候变化,对当地农业生产、经济发展及科学研究有重要意义。
1、资料与方法
宁南县地处横断山脉东北部、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东及东北为大凉山余脉、西及西南为鲁南山东坡,中部黑水河纵贯南北,注入金沙江,属于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境内群山起伏,沟壑纵横,地形自东向西北逐渐增高,形成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最高峰是西北与会理交界的贝母峰,海拔3920米,最低处是跑马乡依补河口,海拔585米,相对高差3335米,具有典型立体气候特征。全县主产水稻、玉米、甘蔗、烤烟等。经济林木主要有桑树、核桃、亚热带水果等。
文章资料选用1969~2018年宁南县地面气象台站的逐月气温资料。利用资料分别计算1971~2012年气温的逐年平均值、距平值、标准差等。采用线性拟合、滑动平均,标准差确定异常年份、变差系数、功率谱分析、和累积距平、等方法。季节划分春季3、4、5月,夏季6、7、8月,秋季9、10、11月,冬季12、1、2月。
2、气温变化特征
(1)气温变化趋势分析
根据拟合曲线可知,近50年来宁南县的气温在波动中保持平稳。且有弱的下降趋势,变化倾向为0.003℃/a,变化趋势不明显,未通过显著性检验。经过计算1992~2018年的线性回归方程,发现此段时间内气温为上升趋势,但是趋势不明显,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宁南县近50年最高年平均气温为19.9℃,出现在2010年,最低年平均气温为17.9℃,出现在2008年。1989~2001年宁南县年平均气温较低且波动平稳,可视为一个偏冷时期,这个阶段的平均气温为18.9℃,较近50年平均气温低0.2℃。2001年之后为上升趋势,可视为升温阶段。此阶段的平均气温为19.2℃。
根据标准差分析得出气温高于19.6℃的年份为偏暖年份,这些年份为1973、1975、1981、1987、2003、2010年,占总年份的12.5%。气温低于18.6℃为偏冷年份,这些年份为1976、1992、2000、2008、2014年,占总年份的10.4%。气温异常年份所占年份总数的比例为22.9%。宁南县气温夏季最高,冬季最低,春季高于秋季。通过计算 1971~2018年宁南县四季气温线性回归方程可知,宁南县四季气温变化波动平稳,宁南县春夏冬三季的气温变化和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相符,均是不明显的下降趋势,秋季为不明显的上升趋势,四季趋势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由表1可得,1971~1980年的平均气温最高, 1991~2000年气温最低。变差系数最高为2001~2010年,此间气温变化波动较以往数个年代较大,与之相反,1981~1990年间气温变化最为平稳。
(2)气温变化周期分析
经过滤去不显著的低频周期,通过滤波功率谱得出,宁南县气温变化周期约为3年,且通过显著水平0.05的显著性检验。
(3)气温变化突变分析
根据年平均气温的累积距平得出1988年前后,是宁南县气温由高转低的一个突变时期, 2001年前后,是宁南县气温由低转高的一个突变时期。
3、结论
本文利用1969~2018年宁南县气温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近50年寧南县气温变化不明显,且有不显著的降低趋势,九十年代至今为不显著的上升趋势。宁南县四季气温变化波动平稳,春夏冬三季气温均是不显著的下降趋势,秋季为不显著的上升趋势。宁南县逐年气温变化趋势与干热河谷地区的逐年气温变化趋势相符。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是宁南县气温由高转低的一个突变时期,之后2001年前后,即二十一世纪初,是宁南县气温由低转高的一个突变时期。
宁南县气温变化周期约为3年显著。宁南县气温变化波动在2001~2010年间较以往年代较大,1981~1990年间气温变化最为平稳。宁南县气温变化稳定,对农业稳定发展具有优势。
(作者单位:615400四川凉山州宁南县气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