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艺术与数字交互艺术的融合探索

2019-11-23 12:51胡津铖
艺术科技 2019年16期
关键词:融合

摘 要:本文以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皮影戏为入手点,运用现代的数字交互技术与多媒体平台进行艺术创新。以传统皮影艺术形象为根基,进行交互以及多媒体艺术化的试验,将传统皮影戏与现代科技结合,探索皮影戏新的艺术表现形式,从而保护与传承传统艺术形式,并有效推动传统民间艺术的创新及传播,是利用现代化手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尝试。

关键词:皮影艺术;数字交互技术;融合

1 皮影艺术的特性及现状

1.1 传统皮影的艺术特征

中国的皮影戏是一门历史悠久、极富民族特色的传统民间艺术,它起源于影子嬉戏,“是一门融合戏曲、灯光、表演、美术、雕刻等多种艺术元素的艺术形式。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电影与动画”。[1]同时,皮影艺术源于生活还于生活,在表现人们精神层面需求的同时,成为了一种艺术传播形态,所以皮影的文化价值也相当突出。

皮影戏这种独特的戏剧形式,融合了戏剧、美术、音乐、评书、人偶戏等多种类型的艺术元素,所以社会各个阶级、各年龄段、各种文化水平的人都能看懂听懂,从而感受其中的乐趣,拥有广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随着时代的发展,原本生活的、大众的、世俗的皮影呈现语境会有所改变,其观赏和娱乐价值,也会随着时间的推进而愈发突出和显著。”[2]

1.2 传统皮影艺术面临的问题及挑战

皮影享有“电影始祖”之誉,[3]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也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之一。虽然拥有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科技手段的进步,人们观赏文化艺术的方式发生了改变。电子媒介的出现,使得大家在娱乐方式的选择上有了更大的空间及更多余地,再加上演出场地的限制,表演、制作的高难度,观众群体越来越小,收入微薄等因素,从事皮影表演的人数骤减。越来越多的老艺人只能把皮影戏当作一种消遣,他们的下一代中也很少有人愿意继承这种手艺,这给皮影戏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阻力。

想要将传统民间艺术延续传承下去,就需要抓住人们当下的娱乐诉求,推陈出新,将传统艺术与新时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在传播方式、表现形式及内容上加以改进创新,探索出一种新型的艺术模式,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环境与大众审美需求。

2 数字交互艺术与皮影艺术的结合

2.1 数字交互艺术的特性

数字交互艺术是一门伴随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艺术门类,是一种以多种媒体技术和信息技术为载体,具有“体验性、交互性、实时性的艺术设计活动”。[4]随着科技与时代的进步,数字交互艺术越来越成熟,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内涵和设计形式也不断丰富完善。数字交互艺术具有许多传统艺术设计无法比拟的功能,發挥其特点和优势,可以为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播提供有力支持。

2.2 数字交互皮影戏的特性

基于数字交互技术的皮影戏,可以彻底将观众的参与感与体验感颠覆性提升,从传统皮影的被动观看变成主观参与,使观众完完全全走入作品,既是作品的表演者,也是作品的欣赏者,这无疑会使观众更容易接受与认知。此外,在艺术表现力上,数字交互式皮影不再受限于演员状态、场地条件、天气等因素,也不用受限于道具的制作难度,可以将艺术创作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在艺术张力上也更加松弛,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皮影艺术表达方式以及对皮影艺术的理解。

数字交互艺术无疑会对传统皮影产生积极的影响,使其能够结合当下的大众需求,“融入当今的娱乐体系中,从而更好地发展及传播,使得皮影艺术能够传承发扬下去,为皮影艺术带来新的生命力”。[5]

3 数字交互皮影戏的形式及原理

3.1 数字交互皮影戏中交互手段的变化

传统皮影戏的交互手段都是以皮影艺人为主体,通过艺人来完成皮影的表演。一般的皮影人偶有五只操纵杆,用来控制皮影人物的各个关节,艺人通过操纵杆赋予皮影“生命”。

数字皮影戏的交互方式是通过红外线体感设备扫描观众的躯体,将观众的肢体和皮影人物的关节绑定,成为传统皮影戏的“操纵杆”,观众可以利用肢体动作直接操控屏幕内的数字皮影人物,通过自己对皮影人物的理解和感受来即兴创作故事情节,演绎属于自己的皮影剧。

这种数字交互皮影戏设计是以传统皮影戏中的交互和操作方式为参考、以皮影戏的整体艺术观赏效果为目标进行的,和传统皮影戏的造型、动作、呈现效果等具有一定的共性。数字皮影与传统皮影最大的不同是表演方式及表演者发生了改变,它将观众从被动观看变为主动参与,使观众成为艺术作品的一部分,真正进入皮影表演中,通过切身的体会与感受来了解和欣赏皮影艺术。

3.2 皮影形象的数字化设计实现

数字皮影人偶的形象设计,应采用遵从传统皮影造型又有相应独立创新的思维模式。

传统皮影人物一般包括11个部件,而人物形象不同,可活动的关节点数也有相应不同。在确定好活动部位后,通过Adobe Photoshop及Adobe Illustrator对皮影每个部件进行数字绘制,在制作上较为便捷,材料及技艺的限制较少,可避免手工制作中的瑕疵,对保证其纹样的完整性有较好的帮助。为了更好地还原手工皮影特色,还原传统皮影的艺术效果,数字皮影形象会刻意保留手工制作感,并巧妙地将其和服饰纹理结合,从而真实地表现手工皮影特性。

3.3 数字皮影交互行为的实现

数字皮影的交互主要是通过红外体感设备结合数字编程软件来实现。本文提及的交互皮影基于一款名叫Processing的新兴计算编程语言。使用该软件,结合Kinect及Kinect for Windows SDK,实现设想的交互效果。在此交互行为中,数字皮影的运动根据Kinect步态数据库提前预置好了20个骨骼节点的3D坐标与空间位置信息,通过Kinect for Windows SDK的骨骼跟踪功能来获取并匹配交互者的骨骼信息,从而实现交互行为。[6]

传感器Kinect根据它的RGB摄像头,捕捉交互者并逐帧生成场景深度影像,并将深度影像和二维标准色彩影像对应,使程序准确了解彩色影像中每个像素的深度信息,通过Kinect for Windows SDK获得同步的深度图像和彩色图像信息流。在Kinect识别完成骨骼节点后,会将采集到的骨骼点信息与数据库中预置的3D骨骼坐标图匹配,使坐标信息实时跟踪人体,并将信息映射到单独的皮影部件图上,通过骨骼点的变化驱动皮影部件产生动作,从而完成交互行为。

4 结语

皮影艺术属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千百年来它经历了无数次历史的洗礼,积淀了诸多独特的民族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艺术殿堂里不可或缺的一颗明珠。在现今科学技术与娱乐方式飞速发展的年代,我们在追赶潮流的同时,也应该将民族元素融入其中,开拓创新出顺应时代发展的、符合新时代的皮影艺术形式,并了解各种前卫的设计思潮,兼收并蓄,融会贯通,使皮影艺术得到更久的延续与发展。

皮影艺术与数字交互艺术的结合,打破了传统皮影一成不变的表现形式与传播方式,在继承传统皮影文化的同时增加了新时代的艺术元素,使其传播方式更加靈活,途径也更加广泛。数字皮影在表现形式上别具特色,将传统大众的被动参与转变成主动交互,将艺术融入社会,使皮影成为人民的艺术、百姓的艺术,真正实现了艺术“源于大众,予以众生”。

以传统皮影戏为基础,结合当今的数字交互艺术,是一种对传统艺术形式不断创新、完善、再开发的过程,两者的结合必将使传统皮影艺术展现出新的生命力,使其更具时代特征,对传统皮影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杨梦.浅谈皮影艺术的现状与发展[J].艺术评鉴,2018(23):149-150+165.

[2] 徐晨喻.弄影·对话[D].中央美术学院,2019.

[3] 赵晓松.浅谈皮影艺术的现状与发展[J].戏剧之家,2018(17).

[4] 刘阳彤.新媒体交互艺术对传统文化保护的应用探究[J].智库时代,2019(33).

[5] 李亚飞.论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J].西部皮革,2018,40(17).

[6] 曹林,翁武毅.基于Kinect手势识别的研究与实现[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06).

作者简介:胡津铖(1994—),男,北京人,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从事实验影像与交互艺术方面的研究与工作。

猜你喜欢
融合
两个压缩体融合为一个压缩体的充分必要条件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宽窄融合便携箱TPFS500
宽窄融合便携箱IPFS500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宽窄融合便携箱IPFS500
《融合》
融合的工业
“四心融合”架起颐养“幸福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