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中国建筑装饰行业朝着精装、集成化的方向发展,加之传统装饰行业成本的不断上涨,传统装饰行业发展面临着很大的挑战。面对市场因素,高校教学应主动发掘项目,带动教学创新,推动教学中课程的改革与创新。笔者探索出以实验室成果导向为龙头,带动课程创新为推力,并利用信息化手段,全方面的提升专业课程的创新道路。
关键词:成果导向;装饰快装;信息化;课程创新
一、实验室成果导向下的教学创新
实验室是目前高职院校的主要科研阵地,利用实验室进行创新项目的研发,本身就是高职教育的教学改革核心,从中体现了课赛融合,产学研相结合的中心思想。目前笔者与学生团队共同成立的是装饰新技术实验室体现了项目融合的创新思路。从中研发的新技术产品,融合了BIM建筑、管理、智能化等多专业体系。其产品系统“快块装——基于传统榫卯装饰构件”,设计出了不同形态,应用在不同材料之间的连接构件,以达到整体快装的目的。
二、信息化手段下课程创新
(一)课程教学基本信息
《建筑装饰材料与构造》是一门建筑装饰专业的必修课程,课程内容涵盖装饰中的主要材料及施工构造关系,这里以装饰地铺构造为例:通过对装饰地铺传统构造及实验室研究的快装构造做对比,进行了一堂课程的创新讲授。在讲到快装技术特点中,让学生通过之前对装饰材料及相关结构的基础知识点学习,特别是对什么是榫卯、榫卯历史的延续发展、榫卯的构造原理有了一定的认识。而课程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验室基于以上的认识进行了新构造的融合与创新研发,利用现代装饰地铺快装技术与传统榫卯结构的结合,从而训练学生在该空间中对以上知识点的创新应用,并利用现在信息化手段——VR视频、课堂派课程学习,全面提升学生对中国传统构造与新构造的认识,并引导他们进行创新与应用。
(二)教学设计
整个教学设计依据《建筑装饰材料与构造》课程内容,关于“地面铺装构造设计”模块内容,采用课堂派自主学习与点评、视频资料与虚拟器沉浸式体验系统以及全息影像游戏互动与3D模型打印等手段,面对装饰新构造设计,利用信息化手段为媒介,开展新构造与榫卯工艺的融合、创新学习,并巧妙设计分组模型制作训练环节,深化对比传统“湿作法”与“快装干作法”新技术地铺构造本质区别,让学生们对装饰新构造有一定的兴趣。
(三)总体教学实施情况
课前,利用“课堂派”学习平台进行课程内容的初步调研与学前思考,实现了学生对本次课程将要学习的“快装”新技术有了基本的认知,并在“课堂派”学习平台讨论区域进行了交流学习,使学生对“什么是快装新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深切的疑问。课中,授课教师通过视频介绍,辅导学生进行具体构造原理的学习,并利用全息影像互动游戏环节、3D打印模型制作环节,分为4组,进行3D打印构件的任务分工,各组按需求自主应用,项目整体分析与充分展示,实现了“教师-学生”“学生-学生”“学生-信息化设备”等3个界面的沟通学习,整个教学环节效果相对较好。课后,教师通过“课堂派”学习平台分发训练任务,结合企业应用案例,拓展学生采用快装新技术在吊顶设计、隔墙设计、屋面保温构造设计等其他部位的创新构造设计,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对快装技术的学习,培养创新思维。
(四)考核评价情况
考核评价主要包括线上课前、课后任务完成情况评价(30%)、课中线下任务完成情况(50%)以及整个环节中“课堂派”学习平台学生端互动学习积分评价(20%)等三个方面进行考核综合评价。课前与课后,学生通过“课堂派”学习平台完成了课程内容的调研与讨论环节,充分认知本次课程将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有效完成了新技术的初步认知,学习平台自动检测与评价学生端的学习、互动完成情况给予相应的积分累积,实施效果较好,每个学生互动程度均达到“优等”;课中,课堂学生积极参与教师设计的全息影像互动游戏环节、3D打印模型制作环节,从任务领取、疑问提出、现场教师答疑、学生拓展反馈等环节与信息化手段应用融合,效果较好。三个考核评价环节应用合理,实现了课程考核评价的量化。
(五)目标达成情况
课程设计关于“地面铺装构造设计”模块内容,充分利用了课堂派自主学习与点评、视频资料与虚拟器沉浸式体验系统以及全息影像游戏互动与3D模型打印等教学手段,学生对“快装”地铺构造新技术从初步认知学习、深化学习到模型制作实践学习有了更好的系统性掌握,过程学习不仅强化了理论知识的学习,还进行了现场“分组讨论,模型制作,新旧工艺对比”实践训练学习,强化了学生对“快装”新技术的接受程度,激发了学生对新技术的浓厚兴趣。因此,整个课程从任务引领、信息化手段辅助、理论与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结合到线上线下“项目化”教学任务的完成与点评,整体教学目标完成较好。
三、后续课程创新方向
《建筑装饰材料与构造》课程属于建筑装饰专业核心课程,课程改革除了采用相应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外,后续课程改革中应强化课程“项目化”的实施,不断引领学生理论学习与工程项目实践参与的程度,逐步实现从“传理论学习”,“信息化手段学习”,最终实现“项目化”工程实践学习方式过渡。
四、课程创新总结
整个教学设计采用了课堂派自主学习与点评、视频资料与虚拟器沉浸式体验系统以及全息影像游戏互动与3D模型打印等辅助教学手段,主要表现为:(1)信息多元化,通过讲授的知识点进行信息化的转换,多角度的展示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手段情景化,课程着重手段的应用与情景的再現,利用信息化手段,再现课程的虚拟体验的感受。(3)项目开放化,利用真实在研的课题项目切入实训项目中,对比分析,加深认识。另外一方面,课程考核评价方式可量化,考核与课程紧密相连,课程设计与课程考核方式的创新完全与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有效契合。
参考文献:
[1]王路.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高职课堂教学效果[J].中国新通信,2016(02).
[2]俞君宝,呼梦洁.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研究[J].科教文汇(下),2015(12).
[3]侯小伟.信息化教学在高职课程建设中应用的研究[J].戏剧之家,2019(10).
[4]刘月梅.“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的探索与实践[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31(4):77-79.
基金项目: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18年校级教学改革研究课题(课题编号:GYJY201825)
作者简介:孟翔(1980-),男,汉族,江苏南通人,艺术硕士,讲师,高级室内设计师,研究方向:建筑与装饰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