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强
无公害栽培技术对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是实现绿色生态文明的重要保证,也是人们对于农作物的要求,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表现,也使得人们的消费观念和认识得到改变。农作物的无公害栽培对于人们的生活质量以及人们的身体健康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要不断的对无公害作物进行生产和研究,还要对农作物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进行不断研究,推动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
一、农作物无公害栽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土地污染较为严重
土地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农作物从播种到土地中就开始受到土地中营养成分和水分的影响,如果土地受到污染,或者是在灌溉的时候利用废水进行灌溉,就会对作物的质量产生不利的影响,因为作物可能会吸收到污染源中的一些有害的分子,并将工厂中的废水或者是废气吸收,形成一种不健康的生态循环,使得有害物质不断的在作物中积累,降低了作物的产量,还对作物的品质造成了影响。因此,土地污染对于农作物的生长环境非常不利,破坏了土壤中原有的养分,这种被污染的土壤是不符合农作物的栽培要求,一旦产生污染也很难治理。
2、肥料使用不科学
化肥对于农作物的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为农作物提供需要的一些元素,是粮食作物增产的重要手段。即使在绿色生产中也不可避免的会用到化肥来提高质量和产量。但是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对于化肥的使用要科学,不可以为了追求产量而进行滥用,这样会导致作物中的各种元素失衡,从而浪费了肥料资源,也是对人力和物力的一种浪费。长期使用化肥还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对于土壤中的有机含量会降低,还会造成土壤板结的现象。
3、农药残留较高
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为了防治病虫害,还要使用农药。而在农药的使用过程中,虽然会使得病虫害的防治有很好的效果,但是这些农药使用过多就会在农作物中残留,主要原因是在使用的过程中,对农药的使用方法掌握不好,或者是农药的配比不科学,还有可能是农药使用过多造成的。这些农药残留会影响作物的质量,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巨大的隐患。
二、农作物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措施
1、强化土壤污染治理
要改变土壤污染的问题是农业部门非常重要的课题。在我国,土壤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要相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农业部门不断的完善相关的制度,利用法治来约束土地污染的问题,从制度上对土壤环境进行保障。要对一些污染严重的企业重点进行整改,从而在污染源头上进行治理,在治理的过程中还要进行精确精细化的治理,使得每一块土壤都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特别是与污染源比较近的土地,要及时进行治理,对污染较大的企业进行监督和管理,还要对土地进行定期的监测,如果出现污染超标要及时进行治理。
2、转变技术管理观念
在无公害作物技术管理中,主要包括了对肥水的管理、耕作方式管理、病虫害防治管理。在利用肥料的时候要科学,不是越多越好,要精确的按照科学的配比进行施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根据具体的土地情况,将肥料的配比、使用时间、使用数量掌握好,从而进行绿色施肥,还可以将农家肥与化肥进行结合使用。在病虫害的防治中,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代替农药进行使用,但是對于作物没有伤害。还可以科学的使用一些副作用较小的农药。在无公害作物管理技术优化中要不断创新,利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农作物的培育技术。比如可以通过激素来提高作物的成活率,利用信息化技术采集数据等。
3、建设无公害产业
无公害作物管理需要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引导,将无公害作物的知名度和作用进行宣传,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使得农民在种植的过程中可以享受的实惠,提高经济收入,将市场中的价格进行调整,从而将无公害作物的地位凸显出来。无公害作物还要在宣传中找到适合种植的环境,还要最资金和管理模式不断的创新和摸索。比如在人才培养方面要加大投入,从而培养出专业的人才,实现无公害作物栽培的新突破。
4、优化选种环节
选种是作物培养的开始环节,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关系着作物的质量和栽培的难易程度。如果在种子中存在着虫卵或者病源,就会对作物在日后的病虫防御工作增加难度和工作量。选种不仅影响着作物的成活率,还影响着作物的抗逆性、生长周期、产量等。因此种子来选择的过程中一定要有正规的来源,还要进行良好的储存保护,在播种的时候要规范操作。还要针对不同的种子选择不同的土壤,最基本的条件是要保证光照、土质和水分,不要在污染的土地上种植。
总而言之,农作物无公害栽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现阶段其管理制度和规范还不够完善,需要政府部门进行不断的宣传。在无公害栽培及时管理中,还有很多因素制约着其发展,这就需要从制度上不断完善,从而使得管理流程化,实现高效的产业化体系,提高作物的质量和产量。
(作者单位:276316 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依汶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