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汉大学 许铭
高校要随着新时代的发展快速扭转传统教育管理模式的不足,以适应社会的发展。新时期,国内教育水平持续提升,“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模式是发展的重要核心点,同样是全球一体化背景下的重要产物,新时期全球正向着知识经济与人才经济的趋势发展,计算机数字化促使全球变成一个整体,国外科学的教学模式需积极借鉴及汲取营养,进一步加强和优化国内高校教育管理。目前,我国基于高校教学开展了诸多改革活动,着重培育高校生的认知水平,所以,学生逐渐变成了教育主体,老师则起到引导作用,对此,高校教育管理模式也必须改革,以整个高校的经营,为全面培育出创造型人才提供外在条件。
高校教育管理直接影响着高校今后的发展,但传统的高校管理方式已限制到高校今后的发展,所以,要对其展开变革并完善整个系统的组成。而改革管理模式和整个系统重组的基础条件是创新高校管理思想。现代化高校教育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导向思想与面对基层师生的教育原则,其管理主体是高校老师和在校生,所以,其管理将要实现的目标即激励全体师生可以全身心投进教和学当中。高校教育管理计划的制定与发布,均需以该目标为导向,这样方可让高校老师得到创新发展,而高校生也可以积极勤奋学习。高校教育管理人员要了解管理对高校教育工作的意义,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校教育管理,既可以体现师生的价值,还可以发挥其内在潜能,另外,保证互相尊重。
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并不只是简单的工作关系,还要关注人际关系,解决原则性问题时,必须考虑工作关系,相互之间强调的为责任,但在现实生活中,要强调人际关系,重视相互之间的感情。若管理者可以妥善处理二者间的关系,势必可以游刃有余地解决高校内部各项管理工作。而且,被管理者要先履行责任,才可以谈感情,因此在高校管理过程,管理人员要充满“人情味”,且被管理者要充满自觉性。即在原则前提下,合理的灵活调整,而非死板的恪守以往的高校教育管理形式。
当前,高校教育管理大都强调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其中学生主体只需表示高校生在学习阶段形成认知的主体,换言之,高校教育的结果最后要看高校生掌握了什么东西,而非老师教了什么,其主要衡量标准是高校生的素质提升状况,其是教育管理思想出现了最明显的变化,而且还是“以人为本”教育管理思想最显著的特点。教育管理体系组成要素如教职人员、其他人力、财力、物力和数据资源间的关联也在持续完善与变化,原来侧重点是保持规范化情况下教育管理的顺利运行,其已不适合新时期外部环境与管理平台要素的变化。而且,对教学阶段产生的新问题以及新情况也很难进行及时科学的干预与调整。由此得知,原来的教育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变成推动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制约因素。当前,我国高等教学管理机制变革获得了显著成绩,高校中管理体制尤其是教学管理上的问题是高校工作的核心。国家教育部评定高校的教育能力,其中就包含教育管理质量的高低。为此,教学管理活动已变成高校发展的主要任务。基于此,需要与时俱进、改变理念,创新思维方式,以适应持续改变的教育管理环境与内部其他要素的改变,进一步革新教育管理运行模式与机制。
高校管理要妥善处理严格和宽松间的关系,唯有这样,才可以充分张扬高校生的个性,为他们的发展营造较好的环境,以开辟良性竞争的氛围,从而为他们的成长成才创造一定的环境。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特别是原则性事件方面的管理,要求管理人员严格、规范根据管理条例进行执行,公事公办,无任何理由可找,但若想真正培育出创造型人才,需避免死板,为此应当适度宽松,选择弹性管理模式,如此方可张扬出高校生的潜力与个性,最后脱颖而出。较长一段时间内,全球大多数国家都处在工业社会,该时期的高校教育大都采取刚性手段开展管理工作,而新时期各国均处在知识经济社会,该时代强调人才的创造水平,所以需要管理人员展开柔性管理。该种管理模式就是对当下高校教育管理的一大挑战,也能够说属于一种创新。
教师是学校管理方式改革的推动主体,有义务及责任参与教育管理模式革新之中,不能对教育管理模式的改革抱有轻视与抵触心理,仅有教育管理模式才能够更好提升学生整体素质,有利于培育出大量社会需要人才,与老师的本职任务有着一样本质的立足点,教师是接触学生的重要对象,针对管理模式的科学性有最敏感的判别,所以,若积极变革教学管理,则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成效。一般鼓励广大教职人员积极参加教育变革,高校在政策、奖励体系方面缺少良好的支撑,当前,很多管理制度已变成推动变革的限制因素。有些高校较为常用的方法是对老师实施教学作业量合格这项制度,一般是以某老师必须负责相应的课时来计量劳动量,这和老师的经济收入直接挂钩。现在很多高校制定了奖励性文件激励广大老师参与科研工作,但在教育改革上的激励性政策与措施却有空白,难以提升老师教学的热情。
若教师缺乏工作热情,忽略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而且并不重视管理创新,高校教育管理革新很难实现。很多高校加强选修课的设置、弹性学分制等方法,为进一步提高复合型及专业技术型人员培育模式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因为多种原因的限制,导致大量学生根本无时间及精力来选修自己喜欢的课程,所以,学分制的执行为学有余力的主体提供更多良好的学习条件与环境。因此,妥善处理教育管理和教学阶段存在的问题是以后加强高校教育管理革新的重要任务。克服以往计划经济机制下出现的陈旧教育管理思路,经深入改革,逐步形成一套完善的可以为培育创新性人才工作的教育管理体制及方法,建立一种区别于以往的教育管理模式,这就是教育管理改革的关键问题,也是广大教育活动管理人员面前不能逾越的关键任务之一。
目前,社会飞速发展,再加上国内高校扩招所引起的压力与挑战,持续提升了社会选人、用人要求。教育是一种消耗资源,学生及家长的要求也逐渐多样化,这就需要教育培养模式更加多元化,如教学收费标准的修改、弹性学分制教育管理模式的宣传等等,这些均促进了教育教学的持续改革及发展,促使高校老师、学生和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处于社会变革的需求当中。将先进的教育思想引入人才培育模式中,少不了教育管理部门科学的规划、组织、协调、执行与控制。建立人才培育方案的原则与方法是高校教育管理中心的关键任务,该项原则的建立是否满足培养创新性人才的要求,是否妥善处理与协调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否有助于深化教育及教学的变革,均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因此,需要弄明白培养充满创新精神与实践技能人才的立足点与怎样实现传授知识、培育技能与提升素质的一致性。怎样将该思想融入人才培育方案之中,需要所有教育教学主体认真思考与深入探索。需要同步推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创新,并把教学方式创新放在第一位。从高校生对老师课堂教育质量的评定结果来说,通常要求老师将内容要点是否讲明白的同时可以重点突出,教学中能否处理实际问题等视为教学好坏的重要标准,实质是以原来的教学手段给学生讲解知识的教学形式。但就培育学生创新水平方面来看,以上要求明显是不合理的,甚至需要摒弃。这就需要既培育出充满创新精神而且还具有较高实践水平的学生。为此,要更多地采取启发式与讨论式教育方式,在教学阶段教师和学生交流,多给高校生动脑、实践的机会,把传授知识的环节作为师生相互学习交流与深入探索和提高的途径。
总之,高校教育管理模式创新属于教育改革环境下的内在要求,教育革新并不只是各学科间的教育变革,若管理模式仍然采用传统模式,教育改革也不会成功,由此,教育管理模式革新和教育改革要同步进行。若要完全实现教育管理模式创新,首先就必须改变管理人员的观念,并妥善处理严格和宽松之间的联系,最终做好规范和创新交叉。以往的高校管理方式在具体应用中体现出了机械性与经验主义思维,将对高校教育教学活动造成制约与阻碍,而高校教育管理人员原来更重视经验与延续传统教育管理方式,而不重视管理模式的变革以及创新,近几年呈现出的弊端特别明显,为进一步提高高校教育管理质量,能够充分发挥出高科技方式及知识优势,应采用网络技术与学习国外的科学理念,保证软件与硬件同步更新,以提高国内的教学管理模式,使教育管理模式充满人性化、民主化,方式方法更为有效性与实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