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禹州市教体局/燕超
大禹之州,农人的手臂,被二十四节气慢慢拉长。幸福疼痛成两截关节,一截绿色的秧苗,一截银灰的粉条。
大禹之州,百年粉坊,众妙之门。
古朴的回廊,装满游走的光阴;灰色的瓦脊,驻扎静默的村庄。
大鼓、铜锣、马灯、石磨、水缸、灶台……泛黄的老物件一一摆开,踩着丰收锣鼓的粗犷嗓音,找寻一处属于记忆的出口。
农人用粗糙的手掌,把千百亩黄土地小心捧起。农人用纵横的纹理,把千百斤红薯块精心丈量。
翻动盛田农业精心刻录的岁月影像,定格、放大,植根大地的心脏一串串拎起。
清洗、磨碎、过滤、曝晒、打浆、漏丝、晒丝……禹州粉条的生命历程,在失水干瘪的图画文字里圆润、鲜活。
一
二
隐约,几声犬吠和遥远的村庄擦肩而过。闪烁,煤油灯微弱的灯火温暖冰冷院落。鼎沸人声逼迫黑色的寒气落荒而逃。
——屋檐下红彤彤的辣椒串,擦亮红肿的眼睛。
——厢房里金灿灿的玉米堆,辉映金色的肌肤。
一帧农村版画的绝妙点缀留下壮阔空白。等候主人公一副传统扮相,闪亮登场。
三
熊熊的干柴火投入黝黑的灶台炉膛,加速煤炭敞开火红的腹腔助燃。
一口四个壮汉才能抬起的大铁锅,无法盛满一片加速度凋落的雪花。
翻墙越院的西北风一不留神,被忙碌的人们摔成一声声尖利的呜咽。锅内沸腾的水漫涌翻动,咆哮激流冲刷生锈河床。
厚实的锅沿张开大口吞噬暗夜苍穹。
升腾的热气弥漫,嘈杂的身影晃动。
粘稠的红薯乳白粉糊倾倒进有椭圆钻孔的实木瓢内,左手青筋暴起紧握瓢把儿,右手隆起圆锤形捶打实木瓢凸出的骨骼。
一下,两下,三下……淤塞的河道泄洪,一泻千里的奔流;绝壁的瀑布直下,分割千条的星汉。一瞬间,北方柔软的柳丝披拂江南烟雾萌发、下垂。
荡漾梳理内心泛绿的春风,溅起点点纹波,游动田园亘古谣歌。
天地苍茫,血脉贲张。
拨捞、冷却、挂杆、晾粉、冷冻、浴粉、晒粉、捆粉的一招一式,精彩纷呈。
八个跳荡音符,仿佛从喜庆唢呐的腔孔倾泻,滑出《全家福》永恒的主题曲。
一丝,一扎,一捆……正宗禹州粉条,苦苦煎熬历经十八道磨难,最终幸运临盆。
四
曙色微露。我看到一个个农人的形象,身躯簇拥抱紧,血肉牵连融合,洗尽霜雪尘埃,唯余温度清白。
他们,身披春夏秋冬的辽阔、坚强、醇厚、芬芳,坚韧成一根根纤细的银丝——等待生活的烈焰煮沸,完成生命盛宴的恢宏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