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盐政多变的时期

2019-11-22 08:05李晓巧
看历史 2019年10期
关键词:开国盐池龟兹

李晓巧

中国古代历史上,从东汉到隋朝以及唐朝前期的长达950年时间,关于盐的管理制度,变化较多,反复不断。

东汉王朝一改西汉以及王莽新朝的盐专卖制度,中央政府基本上对盐实行课税制,这让民间制盐业和盐贸易有了很大的发展。为何东汉统治者甘于放弃垄断盐利呢?这跟东汉的治国理念有关。

从《孟子》中可知,我国古代战国时期之前,租税实行“什一之税”,也就是10%的税率。著名史学家钱穆则认为战国时期的租税应该高于10%,西汉以后,以史为鉴,稍稍减轻了一些百姓负担,西汉初年的法定税赋为“什五税一”,也就是近于6.7%的税率。到了西汉景帝时期,将汉文帝时期的轻税政策制度化,实行“三十而税一”的税率,减至3.3%左右的税率,比开国初期少了一半。出现这样的税赋政策也与西汉开国后50多年的经济积累有关系。但是过了150年后,西汉末年政治腐败,经济凋敝,国家财政艰难,这个宽松的税率又被废除了。

其后是王莽的新朝,折腾得很厉害,在经济上的重要政策之一就是实行“盐铁官营”,这为新朝聚集了大量财富,但是因为四处征戰,百姓税赋、徭役负担加重,又遇到频繁自然灾害,物价腾飞,百姓难以为生,短短15年,新朝就被推翻了。

否极泰来,东汉光武帝开国后经济获得了较大发展,新政权有了经济实力,同时也以王莽新朝灭亡为镜鉴,为体现儒家宽仁治国、与民休息的执政思想,东汉初年国家政策相对宽简。建武六年(公元30年),光武帝下令恢复了“三十而税一”的轻税政策。这说明,东汉开国的政策起码在经济上是比较宽松的。所以,东汉开国后对盐的管理是放开让民间制作与买卖,只收税,不实行国家垄断。

东汉开国近60年后的汉章帝时期,因边境战事颇多,国家财政趋于紧张,汉章帝元和年间打破东汉常规,再次实行盐专卖,盐利成为国家军费重要来源,3年以后战事缓和了,又取消了盐专卖制。

中国古代自夏、商、周以及秦汉,其都城都设立在中原一带,最注重的也是中原地区的开发,由史料来看,汉朝中央政权对于盐的开发也是着重于中原地区的池盐。

汉章帝元和三年(公元86年)八月,汉章帝“幸安邑,观盐池”。(《后汉书》)皇帝为何要到安邑去视察盐池,而且还被史官正式录入史册呢?

因为盐在汉朝统治者心目中的地位很高。盐是百姓日常所需之物,几乎每天都要用到,关乎民生不是小事。西汉政府曾特地下令要求各地降低盐价,比如汉宣帝地节四年(公元前66年)九月,诏日:“盐,民之食,而价咸贵,众庶重困。其减天下盐价。”盐实行专卖后,其利润极高,国家收益丰厚,皇帝重视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于是汉章帝视察盐池也是一件国家大事,当然要被史官记录在册。

那么,汉章帝为何去的是安邑盐池?在汉代,安邑(今山西运城一带)地属河东郡,《博物记》中记载:“有山泽近盐。”《后汉书》也记载该地区:“有铁,有盐池。”

安邑的这个盐池,历史上也叫做“河东盐池”,出产池盐,是我国古代重要产盐地,因是国家垄断所有,也被称为“解池”,位于中条山的北麓,面对黄河由北向东的转弯处,属季节性气候带,夏季气温高,多东南风,风速为四季之冠,强劲的东南风使盐水加速蒸发,凝结成质量上好的池盐。

安邑盐池是一个狭长形盐池,长达51里,宽7里,周长116里,范围大,产量高,汉代在这里设有司盐都尉管理盐业生产,而且建有司盐城,这个盐池对国家税收贡献极大。汉章帝巡视的就是这个当时全国最大的盐场。

再有,这个盐池地处古代华夏文明的中心地带,开发利用很早,面积广产盐量大,据记载也是历史上周穆王、秦穆公“观盐”的指定地点。有关秦代文字记载中,赞不绝口的“大夏之盐”(安邑曾是夏朝的都城之一),即指安邑盐池所产之盐。西汉时期的皇帝也常常到这里举行“观盐”盛典。可以说,河东安邑的盐在汉代是很受推崇的。所以,汉章帝要到安邑视察盐池。

东汉时期,除了河东盐池之外,《后汉书》还记载:“又有龟兹盐池以为民利。”龟兹属地在今新疆库车一带,“龟兹盐池”所指具体地点目前还是各执其词,但在西汉以至东汉时期,龟兹盛产钾盐是毫无疑问的,而且盐业生产是龟兹国的一个重要经济来源,设有盐官管理盐池、碱湖,龟兹也向汉王朝贡盐。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为获取暴利增强势力,各地枭雄对百姓竭尽榨取之能,其中也包括垄断盐利。曹操之所以能称雄东汉末年跟他理财得法也密切相关,他不仅实行屯垦获得了充足粮草,而且还垄断了一些工商业获取巨额利润,比如设置谒者仆射监盐官,实行盐业官营,获利极多。曹操还曾命令凉州刺史徐邈兼任护羌校尉,利用武威、酒泉的盐池制作销售池盐,在河西走廊,也就是现在通称的“丝绸之路”的一段,与内地以及西域商人贸易,获取大笔资金,不仅用于购买粮草军用物资,而且还“市金帛犬马,通供中国之费”。

刘备在蜀地不仅大力发展农桑,也很注重商业,设置了司盐校尉垄断盐铁专卖,“利入甚多,有裨国用,而西南边境收缴的金银犀革盐铁之利,复多输入”,刘备势力因此不断壮大,才有了与魏、吴抗衡的底气。

那么,吴国的盐政是怎样的呢?吴国地域濒海,很多地方可以煮海为盐,官方设置有司盐校尉和司盐都尉从事盐业制造管理,垄断盐业销售。这从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盐铁官营”简上能窥其一斑。吴简中有这样的记载:“右三年入盐贾(价)米一千一百二斛一斗四。”所谓的“盐价米”是指吴国官方垄断盐场,配卖盐给百姓后,民间以米作价缴纳官府。据说有学者依据若干吴简折算出这样的公式:1斗盐=6.01斗米。且不论此换算能精准到什么程度,但当时的盐价远远超过了米价,这是确凿无疑的。

西晋统一政权建立后沿袭了三国时期各地方政权的盐制,禁止民间煮盐,官方依然垄断盐的专卖。此后的东晋以及南朝历代政权,却又上承了东汉的比较宽松的食盐课税政策。

但是,北朝政权采取的是对民间生产贩卖食盐抽税和官方经营专卖盐的混合政策,尤其是北周严格实行“盐池、盐井有禁”的经济政策。隋朝统一南北建立大一统王朝后,早期呈现出经济繁荣、国力富强的局面,为稳定人心,巩固统治,官方大幅度减少了百姓税负,表现在盐政上尤其突出,既不搞食盐专卖,也不收盐税,甚至连酒榷、市税都“尽罢之,所仰惟赋调,亦复甚轻。”(《国史大纲》)隋文帝不收盐税自开皇三年(583年)开始,终隋一代,即便隋炀帝那么好大喜功、挥霍无度,也没有再收盐税。

但是,隋朝国运很短,转眼就到了历史上有名的大唐。唐朝的盐政执行的又是另外一种政策了。

猜你喜欢
开国盐池龟兹
丝绸之路上的龟兹
开国将军李俭珠离休务农
开国中将彭明治的多彩人生
硝板上的文明——漫谈千年运城盐池科技史
龟兹乐舞
新型均布式化盐装置在化盐池中的应用
盐池湾野生白唇鹿种群的发展趋势调查
龟兹古乐
黄克诚:忠诚无私、善谋敢谏的开国大将
刘先胜:从秋收起义走出的开国中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