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2019-11-22 23:55陈琳沈亚男
中国集体经济 2019年30期
关键词:农业院校乡村振兴人才培养

陈琳 沈亚男

摘要:中国是农业大国,“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三农”问题事关国民素质、经济发展,事关社会稳定、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又具体谈到乡村振兴战略。国家重视“三农”问题,提出一系列乡村振兴实施原则,其中“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为农业院校培养人才提出了新要求,农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面临着改革创新。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业院校;人才培养

一、乡村振兴战略对人才的需要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这一战略的基本在于“三农”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把 “三农”问题列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定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振兴中国的必须途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的五个具体路径分别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和乡村组织振兴。乡村振兴战略涉及面广,方向繁杂,亟需解决的问题难题多,但所有的切入点是“人”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到人才的作用,他明确指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在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五个要求中,无一不需要人来实施。人才是盘活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必须是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队伍人扎根农村,才可能让乡村振兴战略变为现实,才能让村庄变成产业兴旺的、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文化有传承和治理有效、美丽富饶的村庄。人才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人才是第一资源,当前,我国农村人才流失严重,青壮年外出为主,而留守老人和妇女为主要生产力的乡村人才构成缺乏有效的生产能力与市场竞争力。要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要建立农村现代化,建立一支新型人才队伍。一方面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建立职业农民制度,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一方面要加强建设农村专业技术队伍,如农业技术队伍建设、农业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农业院校要针对现代化农业下人才需要实用技术型农业技术人才、复合型农业人才、创新型农业人才的几大新特点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为保障乡村振兴培养一批心系故土、心向农村、心爱农民的新型优秀农村人才队伍,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稳步进行。

二、当前农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大学是优质人才的输出地,乡村的持续发展,需要一批批熟稔“三农”的热血青年投身乡村工作,如此才能为乡村的振兴发展保驾护航。涉农高校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与其他高校相比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面更有优势,更能为社会培养适宜的农业人才。涉农院校肩负时代责任,积极响应国家战略,联合其他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凝聚合作助合力,完成乡村振兴的时代人物。我国现有农业高等院校26所,另有涉农的高职、大专,系培养农业人才的主要阵地。现阶段农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存在以下问题。

1. 专业认同度低,存在官僚思想,脱离土地,脱离“三农”思想,不能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农业院校的毕业生在经济大潮的影响下,到“三农”一线工作的意愿低。在求职择业的时候往往存在嫌农村、基层脏累差,向往地位高、收入高的工作,有些学生还存在官僚思想,一心只想进入体制内就业,很少有学生能够从农村来、到农村去,服务“三农”的意识薄弱,以笔者所在的农业院校为例,很多农业类专业,如农业资源与利用、植物保护、农学、食品科学等涉农的本科专业,考研的学生占50%以上。这一选择往往与农村基层薪资待遇低,发展空间相对狭窄有关。

2. 人才培养模式陈旧,不能符合新时代背景下“三农”人才的需要。农业院校与其他专业的育人模式不同,应紧密联系生产。但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中,现有的教学条件,如农业院校在实验田、实验室、科研实验基地上仍存在硬件的缺失。在人才培养的方向上,与社会需求、时代背景脱节。不能及时掌握企业及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人才培养大而空,学生走向生产岗位后,课本知识与生产实际相脱离,不符合“三农”人才的需要。

三、农业院校在时代背景下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懂两爱”的人才队伍必不可少。针对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现有的典型问题,为符合时代背景,作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高等院校,农业院校应在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入手,改變现有的培养模式,适应社会需求;培养新型人才,培养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能够打破常规,改变现状的人才。

1. 动员学子利用社会实践等第二课堂宣传乡镇振兴战略,并提高个人服务“三农”的意识。结合暑假、寒假社会实践,鼓励号召学子充分发挥农业院校人才优势和专业优势,着力培养专业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结构与乡村振兴战略需求相适应的“一懂两爱”的专业人才,自觉肩负起服务地方经济的崇高使命,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导向,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立足人力资源和技术储备优势,以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为核心,以乡村振兴科技支撑为抓手,广泛动员学生结合家乡实际,以宣传乡村振兴战略精神为重点,深入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等宣传。通过社会实践中学生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激发学生学农爱农、“一懂两爱”的服务“三农”的精神。同时将所学所想结合实际生产,了解现代农业发展方向,树立用科技手段为“三农”事业服务的决心。

2. 鼓励高校学生创新创业,用新技术、新思路为乡村振兴战略服务。聘请校内教师、企业导师,利用“互联网+”、三创赛等渠道,帮助学生结合当地精准扶贫及地区特色,识别农业生产中创新创业项目机会、选择创业项目、培育创业项目、孵化创业项目、加速落地创业项目。利用创业教育课程与学校的创新创业产业园,帮助学生孵化项目。以笔者所在的甘肃农业大学为例,2016年,甘肃省高校中首个创新创业学院在我校成立。 “稼穑创客”的地方成了甘农大学生“双创”的孵化器。92家大学生创业公司破壳而出。

3. 根据生产变化,对专业课程设置进行调整。农业生产是一个衔接的过程,有生产前、生产中和生产后三个环节。农业院校在人才培养的方向上,应多学科交叉,建设一支懂生产、会生产、能销售的队伍。如遗传育种与植物营养学、植物保护相结合,对农作物及畜牧等产品的食品加工、食品销售的交叉链接,实现完整的产业链。

4. 建立校企合作,协同联动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校企合作,即学校和企业联动合作,根据供给关系,共同培养人才。校企合作在填补社会需求、整合社会资源方面独占优势,同时带动生产、学习、研究三者共同创新,促进高校和企业资源共享,合作共赢。校企合作是当前高校培养社会现代化生产建设人才的重要创新途径。

校企合作目前在高校的实行情况以本科学生毕业实习为主,仅在大四下学期组织学生前往企业或实训基地进行生产操作,时间多为2~3个月,实习实践时间短、课本知识渗透浅,并不能较好的发挥校企合作的优势,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同时,校企合作涉及的本科专业有限,可供选择的项目数量相对较少,不能全方面覆盖所有本科专业,同时存在资金、人员流动等问题。

鉴于企业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载体,高校也是为社会需要培育人才的摇篮,涉农企业又具有生产操作性强的特点,农业院校应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推行“3+1”的培养模式。即本科四年,学生按照教学计划在学校前三年完成专业课学习,其中包括理论课程学习与实践课程学习,之后在第四学年完成“1”,即赴实训基地或校外实习基地进行生产的实际操作,目的在于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和职业素质。这一培养模式力求所有本科专业都应结合市场需求,因此高校应主动寻求就业市场,建立校企合作。高校可以加大与生源地有名气的新兴经营主体,即与农科专业相关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或种养大户之间的技术支持和专业实习基地的建立。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生产密切联系,即解决了为社会需求培养人才的要求,又解决了高校实训基地不足的问题。

(作者单位:甘肃农业大学)

猜你喜欢
农业院校乡村振兴人才培养
高等农业院校宠物专业产学研协同创新育人平台的构建与实践
高等农业院校学科专业优化调整研究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农业院校大学生英语写作焦虑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强本固基,建设高质量的农业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