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加
曹雪芹出身金陵名门官宦之家,早年在南京江宁织造府经历了一段富贵风流的生活。到雍正六年(1728),曹家因亏空获罪被抄家,时年13岁的曹雪芹随家人迁回北京老宅。随着家业的不断衰败,曹雪芹后又移居北京西郊,靠卖字画和朋友救济为生,在这里度过了他的余生,并于此创作了伟大的作品《红楼梦》。
在西郊居住期间,曹雪芹生活十分困顿,他的朋友爱新觉罗·敦敏在《瓶湖懋斋记盛》中载,曹雪芹家“筑石头为壁,断枝为椽,垣堵不齐,户牖不全”,经常是“举家食粥酒常赊”,生活有时靠亲朋好友接济。尽管如此,曹雪芹还不忘扶持比他更贫穷的人。
曹雪芹精通医术,为许多贫苦的百姓治愈了顽症。敦敏在《瓶湖懋斋记盛》还记载了曹雪芹救助一个姓白的老太太的故事:乾隆二十二年(1757)的冬天,曹雪芹到他住处附近的白家疃访友,偶然遇到无钱看病的白媪,然后给她医治眼疾。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使得其眼“今春渐能视物矣”,并且为她垫付了药费。由此,曹雪芹赢得了那一带百姓的信任和拥戴。
面对窘迫的生活现状,为了生存,有着高超的风筝扎制技艺的曹雪芹不得不扎糊一些风筝去卖,换些钱糊口。有一年临近年关,老朋友于景廉来看望他。这个于景廉是江宁人,因为当兵时脚部受伤,旅居京师,家里人口繁多,生计艰难,仅靠画画为业,难以养家糊口。于景廉向曹雪芹哭诉自己家中啼饥号寒的境况,曹雪芹听后很是难过。
二人交谈中,于景廉说到京城有某公子购风筝,一掷数十金。曹雪芹突然想到家中还有些竹、纸,于是就扎了几只风筝送给于景廉,让他卖了好度过年关。几天后,“是岁除夕,老于冒雪而来,鸭酒鲜蔬,满载驴背,喜极而告日,不想三五风筝,竟获重酬。所得共享之……”原来于景廉把风筝卖了个好价钱,过了个好年,特意赶来酬谢曹雪芹。
曹雪芹由此受到启发,他决定把自己掌握的有关风筝的资料和制作经验整理成书,“将扎风筝的手艺传开,使鳏寡孤独、老幼病残,皆可自食其力”。
就这样,曹雪芹在写《红楼梦》之余,历数年心血,写出了一部风筝专著《南鹞北鸢考工志》。书中详细介绍了43种风筝的“扎、糊、绘、放”四艺,详细阐述了风筝起放的原理、种类,以及扎糊、绘画的方法。
为了让没什么文化的穷人易学易懂,他还在书中绘制了彩色的图谱,并配有歌诀。其中的《肥燕扎糊诀》写得更是生动形象,可操作性强:“肥燕四四法分明,一头两腹尾根停。七段等分论条架,两膀对扎半圆形。中间应照拍子计,尾竹上端中线缝。下端条短如何定?横放架子首尾平。上条健直两梢软,下条扁軟缓随行。论纸中间方四块,两膀各四力均衡。裆肥腿软风好泻,保稳不致左右倾。膀角配花要扎牢,上大下小利泻风。”
按曹雪芹设计图样扎出来的风筝,大的可达数丈,小的不到一寸,都能御风而飞,不致倾覆,深受买家青睐。这些通俗易懂的风筝技术受到百姓欢迎,就连当时执掌皇家画苑的名士董邦达,读了书稿后,也极为称赞,还欣然为《南鹞北鸢考工志》写了序。
摘自《文史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