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9-11-22 09:34刘莉
市场观察 2019年9期
关键词:政府采购预算管理解决对策

刘莉

摘要:事业单位开展的政府采购预算管理工作作为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中的主要部分,通过解决政府采购预算管理工作中问题,可以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的效果,同时还可以对政府财政支出情况进行严格管理,从根本上避免政府的腐败行为发生。因此本文将对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管理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之后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管理;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事业单位开展的政府采购工作会将《政府采购法》中的相关要求作为基础,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需求,利用法定程序与工作方式,利用财政性资金采购需要的货物、工程与服务行为。政府采购工作作为我国发展的必经之路,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预算管理作为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工作中的关键部分,可以优化并加强事业单位政府采购行为,从而加强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工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水平,使其财政资源配置更加合理与科学。

一、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开展预算管理的重要价值

开展政府采购预算管理工作,可以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效果。开展财政性资金的国家宏观调控,可以确保我国经济社会处于健康、有序的状态进行运行,通过对事业单位的政府采购预算进行调整,可以确保财政收支的平衡性,从而帮助政府对市场形成有效的管理、调控。与此同时,事业单位开展政府采购预算管理工作,可以使资金规划更加合理与科学。通过开展政府采购预算管理工作,可以帮助事业单位负责人、管理人员制定更加可行的未来发展目标与方向,从而加强政府采购计划的合理性与科学性[1]。通过合理规划,每个单位的负责人可以基于不同角度针对整体规划提出相应看法与建议,加强相关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形成有效的采購预算规划标准与相应依据。事业单位开展政府采购预算管理工作,可以进一步加强资产管理水平与财务管理水平,加强各项工作的开展效率与衔接效果。另外,事业单位可以将政府采购整体预算逐级分解至各个部门层级中,以不定期或定期方式对比某阶段各个部门预算目标与实际执行的实际情况,从而帮助事业单位及时发现运营过程中存在问题并高效解决,进而促进事业单位获得稳定发展。

二、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管理中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开展的政府采购预算管理工作还处于初级的探索时期,缺乏有效、完善的监督制约管理机制,从而对政府采购工作的顺利开展产生严重影响。目前我国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管理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缺乏完善政府预算管理控制制度

事业单位内部缺乏完善的采购管理机制,及时部分事业单位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其与实际的采购工作需求并不完全相符。与此同时,在部分事业单位的政府采购预算管理制度中,没有将工作流程与采购工作人员的具体职责进行充分明确与规定[2],使工作人员开展相应工作时无法做到有章可循,工作的规范性与可操作性很差。另外,事业单位的政府采购部门内部缺乏审核监督机制,使采购预算管理部门作为执行者的同时还是监督者,从而降低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二)政府部门预算与采购预算编制缺乏同步性

事业单位的政府部门预算与采购预算编制之间缺乏良好的同步性,在编制政府采购预算过程中,缺乏良好的资金保障与支持。政府采购预算不会囊括在部门预算范围中,使采购预算编制过程缺乏有效依据,还有较多预算并不会在国家制定的相关政策范围中。政府采购预算资金缺乏保障,造成较多事业单位在开展政府采购预算项目执行与执行工作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同时缺乏严谨性与科学性。

(三)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过程脱节问题

由于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每级事业单位的工作习惯为分散式采购,这种采购模式与目前市场经济环境完全不符,从而对政府的发展形成严重制约与阻碍。另一方面,由于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财政状况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政府采购预算无法指定统一的标准,使实际开展采购预算管理工作过程中,预算与采购工作会互相分离、互不干涉。这样就会造成实际实行工作时,事业单位政府利用各类自筹资金或预算范围外资金进行采购的过程中,很大一部分资金没有加入到政府的采购预算范围内,造成大量国家资源受到损失与浪费,对国家与百姓的切身利益形成严重损害。

(四)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问题

我国大部分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模式十分粗放,采购预算项目缺乏具体性,从而降低了预算编制质量。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政府财政部门开展的采购预算管理工作应编制部门预算与滚动预算,但没有针对采购预算编制质量方面提出明确的要求。例如较多政府采购预算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争抢资金、争抢盘子的问题,即使没有充分做好工作准备,也会继续进行预算项目的安排,最终造成预算编制的制定过程十分盲目,进而导致政府内部存在重复盲目购置、高标准配置等资产浪费问题。

三、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管理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管理工作应遵循原则

通过构建完善、科学的政府采购预算管理制度可以对政府采购预算管理工作起到优化与完善作用,加强事业单位政府工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事业单位开展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工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循相关原则:第一,实际性原则。事业单位在制定政府采购预算项目过程中,应将政府工作实际情况作为基础,做到精打细算,严格遵循国家采购项目管理的相关规定与要求[3],遵循采购项目的实用性原则,避免发生国家资源受到浪费的问题发生。第二,事业单位编制政府采购预算过程中,应在预算中彻底反应出政府内部各项收支的实际情况,不能在其中设置预算范围之外的项目资金,充分贯彻并落实政府采购预算管理的全面性原则。第三,事业单位编制政府采购预算过程中,应严格遵循国家相关制度与法律法规,兼顾预算编制中的每一项重点工作,同时应将事业单位自身的实际情况作为基础开展编制工作。第四,统一性原则。事业单位应严格遵循统一性的工作原则,彻底依据国家规定的统一口径、预算表格与计算方法对预算进行合理的统计与整理。处理预算范围外资金过程中,事业单位应将自身的年度支出计划作为基础,在全面考虑预算外资金与预算资金,提高政府采购预算工作的统一性。政府采购预算工作应将事业单位每个部门的预算作为前提,与此同时将其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有机融合。

(二)成立完善采购监督制约机制

事业单位的政府采购行为作为政府预算从采购至结束的全部过程整体称呼。事业单位应对政府采购行为进行严格监督,其中的主要内容应包含政府采购预算、采购计划、采购项目、采购合同等方面的实际实施效果。事业单位应成立这种监督制约机制,才能加强政府采购资金的利用效率,使政府采购行为更加透明、高效,从根本上提高事业单位的廉政建设水平。

(三)严格遵循相关规定开展采购预算工作

事业单位内部如果不严格遵循政府采购预算开展相应工作,就会造成无预算采购或超预算采购等问题的发生,对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工作的顺利开展产生严重危害。事业单位的政府采购预算作为政府采购工作开展的重要基础,因此财政部门针对事业单位采购预算、采购项目、采购资金来源等方面制定了十分详细与全面的相关规定。事业单位应将政府采购的实际情况作为基础,制定合理、有针对性的采购预算。例如对于大部分基建项目可以采用政府集中采购的模式,利用数量优势获取价格优势。与此同时,采购较为分散的物资过程中,应严格遵循政府结构内部相应规定开展采购工作。通过严格遵循相关规定高效制定采购预算,不仅可以确保工作效率获得提升,还可以最大限度防治政府内部发生违规采购的问题。

结语: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管理工作至关重要,因此应将其中问题有效解决,才能避免资金浪费,逐渐形成更加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从根本上提升政府预算采购管理工作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王玉芳. 事业单位业务层面内部控制探析[J]. 北方经贸,2017(01):133-134.

[2]潘晓豫. 基于新预算法下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研究[J]. 财经界(学术版),2017(12):84-85.

[3]杨凯. 浅谈事业单位政府集中采购存在的不足及策略[J]. 财经界(学术版),2018(06):56.

猜你喜欢
政府采购预算管理解决对策
政府采购商业保险服务刍议
高等学校教学及科研设备政府采购操作实务
食品行业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机制的构建与完善
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对影响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原因及对策的研究
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
计量器具政府采购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