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失业保险支出水平区域差异及其影响

2019-11-22 09:34侯欣怡马啸宇向梓源
市场观察 2019年9期
关键词:区域差异

侯欣怡 马啸宇 向梓源

摘要:本文为研究成都市各城区失业保险制度的运行状况,采用失业保险支出水平的一般模型,结合成都市各城区数据情况及实际调研结果,进行计算与实证分析。该研究对成都市失业保险制度在实践中是否坚持了适当的支出水平具有一定的验证作用;对成都市各城区失业保险支出是否有效促进再就业具有检验作用;对在《失业保险条例》今后的发展完善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失业保险支出水平;失业保险;区域差异;失业保险支出结余率

一、引言

失业保险支出水平作为衡量国家、地区失业保险制度是否合理的重要指标,对今后完善与指导失业保险条例有着重要的作用。2018年成都市被评为“新一线城市”,在全国GDP过万亿的17个城市的总量增速对比中,成都市以1.5万亿的GDP与8.0%的增速位列榜单第8位,高于全国1.4个百分点,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时效性。社会保险制度体系的趋于完善,其区域性差别逐渐地体现出来,各地区的再就业情况受到经济水平影响的同时,也反作用于各地的经济状况。本篇论文在我国2017年末发布的《失业保险条例(修改草案征求意见稿)》文件背景下,选取成都市为研究范围,探究不同经济水平下各城区的不同失业情况,以及在公平与效率并重的前提下,提出改进建议。

在不同经济水平下的各城区,其失业保险制度的运行与发展都各不相同,如何兼顾公平与效率,是此篇论文探讨的主题。我们欲以失业保险支出水平(U)作为衡量各城区失业保险制度运行情况的重要指标,计算判定各城区的失业保险制度的运行情况,以及提出需要改进的方面。

二、具体分析

失业保险支出水平(U)是保证失业者基础生活、促进失业者再就业等支出的基金总额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权衡指标之一。为建成失业保险支出水平的一般模型,做出如下假设:

(一)失业率(D)使用成都市2017年整体失业率3.15%为基数进行计算;

(二)各城区人均失业保险支出水平(B)使用成都市整体水平数据进行计算,即:成都市失业保险基金总额(31.81亿元/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8.46萬人);

(三)在计算各城区的城镇劳动人口(L)时,使用成都市整体劳动人口占比(63.6%)求得,即:各城区年末户籍人口*63.6%=各城区城镇劳动人口数;

(四)建成失业保险支出水平的一般模型,主要探究不同失业保险支出总额等对保险支出水平造成的影响,不考虑各城区利用率不同等影响因素。

失业保险支出水平(U)受失业保险支出总额(E)与城区生产总值(G)影响,

公式为:U=E/G     (1)

失业保险支出总额E公式:E=L*D*B   (2)

将(2)式代入(1)式中,失业保险支出水平(U)可以表示为:

U=L*D*B/G    (3)

根据假设及失业保险支出水平一般模型,计算如下:

锦江区:0.21%;青羊区:0.23%;金牛区:0.25%;武侯区:0.43%;成华区:0.31%;龙泉驿区:0.20%;青白江区:0.34%;新都区:0.37%;温江区:0.32%;双流区:0.55%;郫都区:0.40%

成都市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为13889.39亿元,就业从业人员数为912.92万人。全市参与失业保险416.91万人,全年失业保险基金支出31.81亿元,其失业保险支出水平为0.23%。

以上可知,各城区失业保险支出水平最低值为0.20%,最大值为0.55%,最大差值为0.35%。成都市各城区中大于成都市整体支出水平的城区有7个城区,小于成都市整体支出水平的城市有四个。而我们通过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的失业保险基金支出情况所得数据知,各城区创业补贴占比率与其失业保险支出水平为正向相关关系,失业保险支出水平越高的城市更加重视失业保险基金的利用率,较大程度的兼顾了保障基本生活和促进再就业两方面的需要。综上所述,成都市各城区失业保险支出水平各不相同,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

三、政策与建议

根据上述分析所得的各城区失业保险支出水平的差异情况,直接影响着失业者所得到的失业保险金、创业补贴等多个方面。为保证失业保险制度的运行,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提高成都市各城区创业、培训等金额在失业保险基金支出中的比重。积极的失业保险政策应该同时保证基本生活和促进再就业两方面的需要。而提高创新、创业的补贴,可以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保障社会的安定。在各城区失业保险基金支出结余率居高不下的前提下,提高创业、创新、培训的比重还会大幅减少失业保险基金的负担,形成良性循环。

(二)为了提高失业保险制度的运作效率,更好地实现失业保险体系的三大作用,一方面,应提高同区的再就业率,依据各城区的主要产业与劳动分工,制定不同的再就业培训计划。例如,再就业培训机构开设易学的第三产业培训项目,帮助失业者更好的融入当下的就业环境,增设实习课程,增强社会竞争力。以此提高再就业培训的效率,方便失业人员就近选择新工作,降低就业难度,缩短通勤距离。

(三)另一方面,降低“跨区再就业”的难度,应提高各区域劳动力市场的开放水平,简化申请手续。中心城区与新开发区的人员流动较为容易,而其他区域主要从事第一、二产业的务工人员跨区工作存在诸多困难,申请手续较为繁杂,可再按照地理位置或产业分工继续划分区域,有利于产业内劳动力的流动。继而简化手续,降低难度,促进产业间的人才流动。

参考文献:

[1]《中国失业保险支出水平的测度模型与实证分析》 柳清瑞、于婷婷 2009.1

[2]《社会保险制度区域差异及其影响研究》 王传真 2009.5

[3]《成都市区域经济差异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曹力维 2007.4

[4]《就业问题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雷速 2005.5

[5]《我国社会保险支出对就业影响效应研究》 秦淑贞 2018

[6]《江苏省失业保险基金地区性差异研究》初雪、陈兴鹏、贾卓 2016

作者简介:侯欣怡(1998.3-),女,汉族,籍贯山西太原,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保险学

猜你喜欢
区域差异
区域差异的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我国城乡居民财产分配现状及区域差异研究
商贸流通业对经济发展贡献的区域差异分析
我国工业资本配置效率的空间异质性分析研究综述
城镇化、商业化与农村金融
中原经济区物流资源配置水平及差异性研究
中国主要城市房地产价格差异性研究及其原因
中国农村住房状况的区域差异与影响因素分析
福建省产业结构的区域差异分析
关于金融支农水平区域差异与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