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浩然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北京100080)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群众生活环境、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工程项目数量直线上升。但建筑质量管理,尤其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管理,并没有跟上建筑行业的整体发展,不同建筑企业管理质量存在问题相当多。包括劳动力整体水平低下,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不高;很多企业在施工中偷工减料、弄虚作假、以次充好等现象。上述问题给混凝土工程带来很大影响,工程倒塌等事故出现的频率增加,社会影响十分恶劣。我们日常都生活在住宅里,我们的安全会直接受到住宅质量的影响,因此,严格管理建筑质量,是为大众人身安全提供保障。
在混凝土工程中,麻面问题出现的概率最大,对建筑物带来的影响较大,而且不同的建筑物面临的问题不同。如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小范围的缺浆问题会经常出现,造成建筑物表面凸凹不平,不合理使用混凝土也会导致这个问题;在承重方面,麻面问题不会造成太大影响,但建筑物表面外观质量会受其影响。要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必须加强混凝土质量的控制与管理。
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这种建筑材料在不同土建工程中都会有所应用,建筑物的结构、整体质量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混凝土质量的影响,房屋使用者的人身安全同样受其影响。根据实践经验,种种自然因素或者人为因素会影响到混凝土施工的质量,由此,建筑物的质量一定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阶段,要严格把控施工质量,这样才能保证建筑物的整体质量。就我国工程发展而言,提升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水平可以更好地促进我国建设水平的提升。
在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工程质量以及工程进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混凝土原材料的影响。
(1)水泥:其标号、品种很多,要以实际使用部位的环境和设计图纸要求为基础,选择合理的标号和品种。选择高标号的水泥配出高强度混凝土。
(2)细骨料砂:检查其级别、质地、细度模数、有害物质含量,其中含泥量和有害物质含量对于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较大。
(3)石子:粗骨料石子,检查其级别、质地、颗粒含量、含泥量等。碎石的直径要在1~3cm,经过煅烧的白云石或石灰石不能用于结构受力部位。
(4)水:如果用水无法直接使用,那么,在拌制混凝土时要先进行抗腐蚀试验和水质化验。
(5)外加剂:许多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都需要添加一定量的外加剂(如有抗冻要求、抗渗要求、水下浇筑等),部分外加剂影响混凝土的性能,在选择外加剂时一定要严格管理和控制。
对于混凝土材料科学而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相当关键的一个环节。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以砂率、单位用水量和水灰比三个基本参数为基本特征。配制的混凝土需要根据不同工程需求,达到设计要求的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并且还要综合考虑工程经济效益。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是配合比方法中最基本的一种,混凝土配制强度如下式可知:
式中:fcu,0——混凝土的配制强度,MPa;
Fcu,k——混凝土设计龄期的强度标准值,MPa;
t——概率度系数,依据保证率P选定;
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在混凝土的配合比中,进行设计时应以施工单位送检的原材料为基础,以强度以及工作性能为前提,由检测单位给出检验报告(包括施工单位自检报告,监理单位平行检测报告),并给出配合比优化方案。有很多问题存在于混凝土的配制阶段,由于在实际中我们无法满足由实验所得的配合比要求,配合比计算结果仅仅作为一个参考,需要结合实验室系统试验的结果,以及现场施工中选取的原材料进行不断地优化设计。
混凝土施工关键步骤是混凝土浇筑施工。现代建筑施工企业一定要合理选择混凝土原材料,要熟练掌握建筑施工技术,以工程具体情况为依据,确保混凝土建筑方案具有针对性,确保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达标。
在搅拌过程中,要对施工提出严格要求,控制原材料计量。通过水表对水量进行严格控制,调整水量时,不能只以经验为前提,要事先准备好外加剂,添加外加剂要经过严格称重计量才可以下砂石料,通过这种方式发挥外加剂的最大作用。
搅拌前,要在施工现场按实验室调配的混凝土配合比进行搅拌。根据经验得到最优投料顺序,混凝土拌和时间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搅拌;混凝土材料必须按照检测机构审核、满足条件的材料进行拌和,不得私自改变原材料的选取。在配料过程中,要以重量计相应的材料,应当在表1允许的范围内控制误差。
表1 允许误差
混凝土拌和时间应通过试验确定,表2中所列为最少拌和时间。
表2 最少拌和时间
每台搅拌机使用之前,应检查搅拌机叶片是否有缺陷,防止搅拌过程中出现搅拌卡顿、不均匀搅拌、搅拌时间受影响等现象。在混凝土搅拌阶段,要对离析、泌水等情况进行观察。
在现场,应以干掺法处理掺合料,进行均匀搅拌。在拌和用水量中扣除外加剂溶剂量。应在合理的范围内,对拌和物进行二次筛分后的粗骨料进行控制。
如有以下问题出现于搅拌后流出的混凝土,要对其进行重新拌和。
(1)原材料使用错误或者称料质量不够时。
(2)搅拌时间过长,没有进行充分搅拌,流失大量水分以及搅拌不均匀等情况。
(3)混凝土坍落度过大或者达不到要求时。
拌和还应注意以下情况:
(1)搅拌机内注入的总拌合料应在机器容量的99%之内,过量会导致搅拌不均匀。
(2)冬季施工,混凝土拌合物温度较低时,应在规范要求的搅拌时间上另外加30s的搅拌时间,新拌混凝土内部不能出现冰块。
(3)在浇筑之前,监理工程师要做如下工作:对于不同的薄壁型、剪力墙、梁柱、板等混凝土浇筑,采用的振捣器类型应有所差别,检查覆盖材料、冬期、雨季、夏季、气温、气候等情况,检查混凝土浇筑量和模具是否适合,检查混凝土浇筑需要的振捣器的数量、规格、类型是否满足施工规范要求,对人员配备情况、水电供应情况以及浇筑方法等进行检查。
混凝土作为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施工材料,具有施工速度快、工期短、硬化强度高等特点。但在实际施工中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施工质量问题,比如混凝抗压强度不能满足要求、混凝土收缩产生裂缝等问题,对于混凝土的结构稳定性以及建筑工程耐久性造成较大破坏。控制混凝土质量,要评估混凝土各方面的性能,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达标,提升混凝土施工质量。
(1)项目施工质量监督部门要严格制定施工质量目标,执行相应标准,要详细监督全过程。
(2)各班组要实行“三检”制,即针对工序质量,专职质量监督员和检查班组长、上下工序人员和同工序人员之间相互进行检查,工序人员自我检查。如果发现违反质量、技术操作规程,对其进行纠正和制止。
(3)对于各项工作,专职质量监督员要进行客观、独立的监督,如果存在工序操作不合格情况要及时指出,使其改正,严格执行“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施工”的原则。
就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来说,现阶段已经有很多人开始关注工程质量评价,在接下来的发展历程中,会更加科学,以此确保工程高质量、高效率完成。对于建筑工程,混凝土这种材料非常重要,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也最为关键,诸多因素会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为此,针对原料检验、配比控制、技术选择、养护管理等环节,施工单位的控制一定要到位;对于施工质量,监理单位管理监督一定要到位。通过这种方式提升施工质量,确保混凝土工程具有安全性、经济性和实用性。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质量问题既是一个技术问题,又是一个管理问题,要以认真的态度控制好每一个施工细节,在原材料选择以及浇筑过程和后期养护阶段的每个环节都不能马虎,在施工设计和材料保证的基础上,确保混凝土结构更加稳定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