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佳佳
苏州市姑苏区沧浪街道道前社区党委将党建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以古城保护为抓手,成立“一文、一艺、一护、一洁”四个行动支部,从社区生活各方面入手,全方位服务居民生活。
在苏州市姑苏区沧浪街道道前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墙上,一张古井分布图颇为引人注目,图上密密麻麻的按钮标注着街道每一口井的位置。“当居民院里的古井需要清淤时,就按亮井对应的按钮,我们看到后会第一时间赶到,帮助居民处理。”益泉古井保护队现任队长徐荣明笑着说。
自2004年居民刘逸泉成立古井队起,15年间,古井队在古城区走街串巷,清淤维修,让社区古井重新焕发了生机。“我们社区四分之一的居民都是老年人,从小吃井水长大,对井的情感十分深厚。之前居民发现家中的古井淤塞时,着急却无能为力,因为整个苏州都没有一支专门保护古井的队伍,现在好了,大家再也不用担心古井出问题了。”道前社区党委书记陈戈说。为发挥党员在古井保护中的先锋模范作用,2017年,社区党委成立了益泉古井行动支部,这是苏州市第一个行动支部。“在党员的努力下,社区128口古井的位置、照片信息已经整理完毕,这既是对‘流动的历史’的记录,让后来者有据可考,也方便今后对古井巡查。”
类似益泉古井行动支部,道前社区一共有四个行动支部。“我们根据辖区的实际情况,推出了四个行动党支部,即一文、一艺、一护、一洁,基本上涵盖了社区服务的几个主要方面。”陈戈介绍道,其中,“一护”就是益泉古井队党支部,而“一文”是鹿麟书院党支部,“一艺”是指尖秀非遗文化园党支部,“一洁”是古巷卫士队党支部。
鹿麟书院以学习传统国学为特色,原本就集合了社区一些爱好国学的老党员和居民骨干,经常开展文化交流活动。成立了鹿麟书院行动支部后,支部将党员活动与兴趣活动相结合,在诵读新党章的时候邀请居民一起观摩,“党员+群众”共学,不仅激发了党员的榜样意识,也加强了对居民的宣传教育功能,提升了学习的有效性。同时,书院党支部整理辖区资源、梳理特色文化,定期开展国学大讲堂,编写了《鹿龄书院》等诸多教材,全方位、多层面地向居民传递传统文化和礼仪知识。
“指尖秀”原本是一个专门从事非遗文化传承体验的社会组织,成立行动支部后,支部党员更是致力于传承非遗文化,将民间传统手艺与当代艺术结合再创新,定期组织开展专题研讨、主题党课、手工实践等活动,开展非遗活动300多场,传承发扬非遗手工作品种类20多种,棕编是其中之一。一次偶然的机会,指尖秀非遗文化园园长熊国好在街边看到棕编艺人王雨雯编织的棕编作品,被她精湛的手艺吸引,邀请她加入非遗文化园。2016年,作为指尖秀非遗文化园的项目,草棕编申报姑苏区非遗项目,并在2017年获得通过。
道前社区地处古城,辖区多是小街小巷,道路狭窄,古巷卫士队党支部嵌入辖区网格,按网格划分进行分工合作,常态化开展巡巷、清洁行动,与社区警务站携手共同维护古巷社会治安,及时上报各类安全隐患。同时,通过宣传,提高居民们的古巷保护意识,带动广大居民群众共同打造清洁美好的古巷环境。
“总之,我们所有工作的开展,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居民。”陈戈道出了建立行动支部的初衷和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