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三个第一”硬杠杠建设高质量专业化干部队伍

2019-11-22 20:31:34余俊慧
党的生活(江苏) 2019年7期
关键词:政治素质实干岗位

■余俊慧

坚持用政治标准的“第一标尺”丈量干部。准确把握干部工作的政治定位、突出党员干部的政治属性,把政治标准放在首要位置、把政治过硬作为首道关口。完善政治考察评价措施,坚持考察谈话必问、征求意见必听、民主测评必测、考察材料必写,确保政治考察见人、见事、见思想。实施干部任前“政治体检”,开展拟提拔人选政治鉴定、廉政鉴定“双鉴定”,探索实施新提任干部政治素质专项测试,切实把好“政治关”。强化政治表现日常研判,构建重要岗位干部政治表现记实档案,定期与纪检监察、公安、法院以及信访等部门联审,发挥干部信息管理综合平台大数据功能,用好平时考核、专项考核、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等成果,为干部政治素质精准“号脉”。

坚持用实干担当的“第一底色”衡量干部。坚持“重实干、讲担当”的导向,把敢不敢扛事、愿不愿做事、能不能干事作为识别干部、评判优劣、奖惩升降的重要标准,把干部干了什么事、干了多少事、干的事组织和群众认不认可作为选拔干部的根本依据,引导干部既想干愿干积极干,又能干会干善于干。强化考察识别,把推动改革创新、敢于担当作为纳入干部考察的内容,拓宽考察领域、延伸考察触角、改进考察办法,深入甄别干部有没有对发展“涛声依旧”的焦虑、对事业“久久为功”的韧劲、对责任“舍我其谁”的担当。推动担当作为,用好“三项机制”保障,既正向激励,又反向倒逼;既坚持标准,又不拘一格,大胆地用、坚决地调、该容的容,提拔使用了一批遇事不躲、临难不怯、担责不推的干部,有效提振了队伍“精气神”。

坚持用事业为上的“第一砝码”度量干部。聚焦事业需要,多考虑“该用谁”、少琢磨“谁该用”,注重从工作经历的简与复、工作阅历的深与浅、工作岗位的难与易、工作成效的优与劣去分析、评价干部,从“更合适、更胜任”的角度去选拔、使用干部。突出人岗相适,紧盯产业发展,选又博又专的干部;聚焦中心任务,选攻坚克难的干部,围绕产业强市、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任务,用好地方机构改革、国有企业改革有利契机,做好谋篇布局、排兵布阵,提升干部与岗位的匹配度、契合度。注重人事相宜,最大程度把岗位安排与个人意愿有机结合,把干部放在与之相适配的事业中去“称斤两”“掂分量”,用实绩来评判干部到底是“内功深厚”还是“花拳绣腿”,让干部在推进事业发展中健康成长,使事业在优秀干部推动下兴旺发达。

猜你喜欢
政治素质实干岗位
比武激活力 实干写担当
人大建设(2020年5期)2020-09-25 08:56:28
浅谈企业保卫人员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必要性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5:38
做事应经得起“火炼”——实干不能玩“虚”
当代陕西(2019年7期)2019-04-25 00:22:58
浅谈国有企业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7:06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乡村地理(2018年2期)2018-09-19 06:44:06
三八妇乐 实干为要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中华儿女(2016年14期)2016-12-20 18:22:28
提高医院干部队伍思想政治素质的思考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现代企业(2015年4期)2015-02-28 18:48:18
实干的智慧